大家聽說過踢貓效應嗎?
先讓我們一起來看這個故事:
公司老板因看報誤時,超速駕駛被罰,仍遲到。憤怒之下,他無故訓斥銷售經理。經理受屈,轉而對秘書挑剔。秘書不滿,遷怒于接線員。接線員無處發泄,回家責罵孩子。孩子委屈,踢貓發泄,貓逃竄時引發車禍,傷及無辜孩子。
這一系列連鎖反應,即為“踢貓效應”的縮影,展示了情緒負面傳遞的嚴重后果。
踢貓效應,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 人的不滿和糟糕心情,會沿著等級的強弱向下延伸,由金字塔尖的等級最高者擴散到等級最低者,而最后那個無處發泄的最弱小者,往往就成為了最后的受害者。
美國洛杉磯的一位心理學家加利·斯梅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自己兩個性格完全相反的朋友在一起聊天,一個樂觀開朗,生性活潑;另一個多愁善感,常常為了一點兒小事而郁郁寡歡。幾個小時后,當加利·斯梅爾加入他們的談話時,竟然發現,那個樂觀開朗的朋友也開始唉聲嘆氣起來。
可見,壞情緒的傳遞就像是一根看不見摸不著,卻無盡頭的鏈條,如果我們遇上不開心的事情,就不加選擇地向自己身邊的人發泄,不僅會將不好的情緒傳遞下去,給他們帶來困擾與傷害,還會影響彼此的關系和感情。
![]()
拿破侖曾經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只有控制好情緒,才能控制好局面,把握自己的人生。
如何科學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1. 先讓自己緩一緩
暴風雨般的憤怒,持續時間往往不超過12秒鐘,爆發時摧毀一切但過后卻風平浪靜,控制好這12秒,就能排解負面情緒。
2. 憤怒時選擇獨處
人在憤怒的時候往往會失去理智,看誰都不順眼,任何一件不經意的小事都會成為我們發泄怒氣的借口。當火氣上涌時,有意識地遠離他人,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待上幾分鐘,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好處。
3. 給情緒找個出口
生氣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悶氣。面對壞情緒,我們一定要學會適當的發泄,給情緒找個出口,找個空曠的高樓大聲喊幾句,或者下樓走走,暫時離開辦公室等。
![]()
4.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放寬自己的心胸,保持穩定的心態,打開自己的格局,才是智慧之道。這需要不斷的練習和認知的改變,是不容易的事,但我們不斷努力行動,就會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
如果我們不幸成為了“踢貓”鏈條中的“受害者”,如你莫名其妙地被上級批評了一頓,或者事先已經匯報過且達成一致的工作突然被否定,還被批評一頓,你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時該怎么辦呢?
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自己首先應該控制好情緒,保持冷靜,不要做任何對抗行為,不要讓矛盾再升級,盡快去分析或尋找事情發生的原委,嘗試轉換角度站在對方的位置去思考。注意不讓自己的壞情緒污染別人,但也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
正確的方法是:意識到情緒的問題來臨時,對自己說幾聲“STOP,我要馬上停下來”。不要讓不愉快的情緒在心頭存儲,可以試著深呼吸,因為呼吸系統能影響情緒反應,多深呼吸幾次,滾燙的情緒就會慢慢降溫,幫助你恢復平靜。
還要學會轉移注意力,你可以暫時離開讓你感覺不好的環境,出去一段時間。遠離讓人“情緒激動”的現場,某些時候走為上策,或者聽聽輕快的音樂,或吃點零食或甜食,心情都會變好,或者找一個能看到天空的地方,仰望天空,去感受大自然的遼闊,心中的郁悶之氣也會隨之消散。通過這些方法,你的情緒就會逐漸平靜下來。
你還可以打個電話給自己生活中的朋友或家人,和他談談你的遭遇,無論他能否給你實質性的幫助,不知不覺間,在傾吐的過程中,壞情緒都會被疏導和排泄出來。
如果可能,盡量躲開那些情緒不穩定的人,防止一次次被“冷箭”傷害。
無論自己在職場中受了多大的委屈,都不建議把職場上的壞情緒帶回家,拿家人來撒氣。工作也是為了生活,為了家庭,回家后,請忘記工作中的煩惱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