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多輪創紀錄上漲后,世界黃金市場于10月22日迎來“急剎車”,現貨黃金與黃金期貨價格雙雙大幅跳水,單日跌幅創下2020年8月以來的5年最深紀錄。
這場暴跌源于投資者集中獲利了結,疊加美元走強、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等因素,同時引發白銀、鉑金等其他貴金屬同步拋售,讓此前一路高歌猛進的貴金屬市場陷入短期震蕩。
10月22日交易時段,黃金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數據顯示,現貨黃金價格單日下跌5.5%,最終報收4115.26美元/盎司,跌至一周以來的最低水平。
美國12月結算的黃金期貨表現更弱,跌幅達5.7%,收于4109.10美元/盎司。這一跌幅不僅打破了近期金價“連漲慣性”,更成為自2020年8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單日市值蒸發規模顯著。
![]()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暴跌前一交易日,黃金價格剛剛創下4381.21美元/盎司的歷史新高,年初至今的累計漲幅已達約60%。
從“歷史峰值”到“單日暴跌”的快速切換,反映出當前黃金市場的高度敏感性,前期漲幅過快積累的大量獲利盤,在市場出現輕微信號時便觸發集中拋售,形成“踩踏式下跌”。
回顧此次暴跌前的黃金牛市,主要由三大因素推動。首先是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升溫,市場普遍預測美聯儲將在后續政策會議中下調基準利率,而黃金作為“無利息資產”,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吸引力顯著提升,投資者紛紛增持黃金以規避利率下降帶來的資產縮水風險。
![]()
其次是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引發的“避險需求”。全球多地局勢動蕩,促使機構與個人投資者將黃金作為“安全避風港”,大量資金涌入黃金市場,進一步推升價格。
最后是各國央行的“購金浪潮”,為優化外匯儲備結構、降低對單一貨幣的依賴,多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成為支撐金價長期上漲的“壓艙石”,這一趨勢自年初以來始終未變,為金價提供了強勁支撐。
此次金價暴跌的直接導火索,是投資者的“集中獲利了結”。獨立金屬交易員TaiWong分析指出:“截至10月21日,黃金市場仍處于單邊買入狀態,但過去一周在歷史峰值區域的劇烈波動,已釋放出明顯的風險警告信號。大量投資者選擇在高位拋售,以鎖定前期積累的豐厚利潤,避免后續價格回調導致收益縮水,這種集體行為直接引發了暴跌。”
![]()
除獲利了結外,多重利空因素進一步放大了跌幅。一方面,美元指數在當日上漲0.4%,由于黃金以美元計價,美元走強使得持有其他貨幣的投資者購買黃金的成本上升,間接抑制了需求,對金價形成下行壓力。
另一方面,本周早些時候金融市場情緒明顯回暖,投資者風險偏好回升,原本流入黃金的“避險資金”開始轉向股票、大宗商品等風險資產,削弱了黃金的避險需求。
高級分析師Jim Wyckoff直言:“當市場不再恐慌,投資者更愿意追逐高收益資產,黃金這類避險品種自然會受到負面影響。”
黃金的暴跌還引發了貴金屬市場的“連鎖反應”,白銀、鉑金、鈀金等品種均出現大幅拋售。
其中,現貨白銀跌幅最為顯著,單日暴跌7.6%,收于48.49美元/盎司;鉑金下跌5.9%,報1541.85美元/盎司;鈀金也下跌5.3%,收于1417.25美元/盎司,三大品種跌幅均接近或超過黃金。
Tai Wong對此解釋道:“白銀此次跌幅遠超黃金,主要是因為前期白銀漲幅更大、投機性更強,一旦市場情緒轉向,白銀的波動幅度通常會高于黃金。
此前白銀價格一度觸及54美元/盎司的短期峰值,當價格跌破50美元關鍵支撐位時,大量投機資金加速撤離,進一步放大了跌幅。若后續黃金能維持相對穩定,白銀可能仍會處于劇烈波動區間。”
當前投資者的目光已聚焦于即將發布的美國9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報告,該報告因美國政府關門推遲,預計于10月24日公布。
市場普遍預測,數據將顯示美國通脹同比上升3.1%,這一結果可能會強化美聯儲“下周降息0.25個百分點”的預期,而降息仍將為黃金提供長期支撐。
專家表示,從長期來看,若美聯儲如期降息,黃金作為“抗利率下跌”資產的優勢仍將存在,需求大概率維持高位;但短期內,前期獲利盤尚未完全消化,疊加市場對經濟數據、政策變動的敏感反應,貴金屬市場可能仍會出現明顯“震蕩”。
花旗專家進一步預測,若美國政府結束關門、市場風險情緒持續回暖,金價可能在未來2-3周進入盤整階段,逐步消化短期波動,尋找新的價格平衡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