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風過處稻飄香
機械轟鳴收割忙
金秋十月是豐收的季節
梅里斯大地處處都是豐收的場景
梅里斯大豆喜豐收
在達呼店鎮紅旗村廣袤農田里,大型收割機轟鳴作響,成片的大豆植株被整齊地卷入機械,金黃飽滿的豆粒盡數歸倉,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喜悅。
![]()
這片繁忙的豐收景象,是梅里斯優化種植結構、推廣規模化經營的生動體現。合作社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今年紅翔股份經濟合作社自有種植與托管代收的大豆累計種植面積超過萬畝,通過應用大壟密植等種植方式,大豆長勢良好且產量可觀。
![]()
![]()
紅旗村紅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7000多畝大豆今年迎來了好收成,高油、高蛋白兩個品種畝產約450斤。目前全村大豆收獲已超九成,3-5天就能收完,錯季銷售的方式還能為每畝地多帶來三四百元收入。
![]()
今年,梅里斯瞄準市場需求,重點發展高油、高蛋白等優質大豆品種,在提升品質的同時有效促進了農戶增收。初步測算,農戶每畝地純收益可達300元以上,疊加大豆生產者補貼,種植效益十分可觀。
![]()
![]()
近年來,紅旗村積極創新經營模式,通過統一收購周邊散戶大豆,解決了小農戶銷售難題。同時,大力推行“錯季銷售、反季銷售”策略,將優質大豆經過篩選入庫,等待市場時機,巧妙地將產量優勢轉化為價格優勢,實現了從“豐產”到“豐收”的關鍵一躍,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
梅里斯水稻喜豐收
連日來,哈拉海農場金色的稻田里一派繁忙景象,三臺收割機在田間往復穿梭,金黃的稻穗被迅速卷入機器,運輸車輛密切配合,裝車同步完成,以高“割”猛進的態勢,全力推進水稻收獲工作,確保豐產糧食顆粒歸倉。
![]()
“轟隆隆——”聯合收割機的引擎聲在田野間此起彼伏,成為秋日里最振奮人心的“豐收序曲”。“我們結合地塊位置、大小、作物生長形勢等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水稻收獲和整地順序,采取戶間合作、多機齊上聯合作業的方式,爭分奪秒開展水稻收獲作業,力爭達到快速收獲、安全存儲、提前銷售、節本增效。”哈拉海農場農業發展部工作人員介紹。
![]()
不遠處,農業技術人員正撥開剛收割的稻穗檢查脫粒質量,收割機保障團隊也已經做好準備,這些看得見的細致保障,讓豐收的每一步都走得穩穩當當。
梅里斯玉米喜豐收
連日來,哈拉海農場搶抓晴好天氣,科學部署安排,積極開展玉米收獲作業,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
在哈拉海農場玉米統管地塊內,機聲隆隆,大型聯合收割機來回穿梭,成排的玉米被快速收割,金黃飽滿的玉米穗傾瀉而出,脫粒、轉運、裝車,一片豐收景象。
“為保障秋收進度,我們圍繞秋收全流程做足準備,從收獲前的天氣研判,到收獲中的機車調度、質量把控,再到收獲后的糧食管護、銷售,每一環都抓實抓細,確保秋收工作高效有序推進。”哈拉海農場農業發展部工作人員介紹道。
![]()
據了解,為保障秋收工作高質高效推進,哈拉海農場在作業過程中,嚴格執行標準化流程,嚴控留茬高度,全力保障作業質量,最大限度降低收獲損耗,確保玉米顆粒歸倉、豐收到手。
從“汗水農業”到“智慧農業”
從“單打獨斗”到“產業集群”
梅里斯的豐產豐收
是梅里斯大力發展優質農業
推動產銷銜接
促進農民增收的扎實步履
通過優化結構
創新模式、對接市場
這片肥沃的黑土地
正持續為端牢“中國飯碗”
筑牢鄉村振興之基貢獻力量
記者丨王子銅 鄂洪波 吳瀚
編輯丨趙偉男 校對丨徐 鵬
責編丨陳佳玉 總編丨叢明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