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車遭攔索20條煙:別讓“鬧婚”淪為勒索的遮羞布…
10 月 19 日,陜西咸陽一場婚禮上的 “硬核解圍” 視頻引發(fā)全網(wǎng)熱議。伴郎史先生親歷的這一幕,揭開了傳統(tǒng)婚俗變味的尷尬現(xiàn)實 —— 本應(yīng)喜慶的迎親路,竟成了 “攔路索財” 的現(xiàn)場。
![]()
當(dāng)日,迎親車隊載著新娘即將抵達新郎家,三輛小車突然橫亙路口,車主們直言要 “喜錢” 才肯放行。婚禮儀式吉時將近,新郎急得滿頭大汗,一番溝通后兩輛車陸續(xù)挪開,唯獨一輛理想汽車紋絲不動。車主拋出的條件更令人咋舌:不僅要紅包,還得奉上 20 條中華香煙,否則絕不讓路。
![]()
“當(dāng)時雙方僵持了十多分鐘,吉時眼看就要過了。” 史先生回憶,就在新郎手足無措時,人群中有人大喊 “兄弟們,一起抬車”,十多名伴郎立刻響應(yīng),合力托住汽車底盤與車身,齊聲喊著號子將車抬到了馬路牙子上。這場 “暴力解圍” 未造成車輛損傷,婚禮得以順利進行。更令人意外的是,事后查明,攔路車主竟是新郎父親的朋友,所謂的 “鬧婚” 不過是一場熟人導(dǎo)演的勒索。
這起事件戳破了不少地方 “婚鬧” 變味的真相。正如網(wǎng)友所言,許多人借著 “討喜” 之名行勒索之實:老頭老太太攔門要紅包、路人借機攔車索煙,看似是習(xí)俗,實則早已淪為糟粕。這類行為不僅攪亂婚禮秩序,更模糊了 “喜慶互動” 與 “強制索財” 的邊界。20 條中華香煙加紅包的訴求,遠(yuǎn)超正常 “喜錢” 范疇,本質(zhì)上已是變相勒索。
更值得警惕的是,惡俗婚鬧往往披著 “傳統(tǒng)” 的外衣觸碰法律紅線。法律人士指出,即便以 “鬧婚” 為名,若通過阻攔、脅迫手段索要財物,金額超過 2000 元便可能構(gòu)成敲詐勒索罪。此前北京翟某某借婚姻勒索千萬被判十二年的案例,早已為 “以婚謀財” 者敲響警鐘 —— 當(dāng) “討喜” 變成脅迫,習(xí)俗便成了犯罪的遮羞布。
惡俗婚鬧的滋生,源于 “人情綁架” 與監(jiān)管缺位的雙重困境。在熟人社會中,受害者往往因 “顧面子” 不愿追責(zé),反而助長了索財者的氣焰。河南洛陽曾出現(xiàn)新郎被綁梯子潑醬油的鬧劇,施暴者竟以 “自愿娛樂” 辯解,實則已涉嫌侮辱人格。這種將低俗當(dāng)熱鬧、將勒索當(dāng)習(xí)俗的認(rèn)知錯位,讓婚鬧陋習(xí)屢禁不止。
但文明新風(fēng)正在悄然生長。廣東佛山順德 “紅包疊一下還給客人” 的做法獲中央文明辦點贊,當(dāng)?shù)?“紅事一杯茶” 的簡約習(xí)俗,展現(xiàn)了婚禮回歸本真的可能。多地婚俗改革試點更明確禁止攔路索財、低俗鬧婚,用村規(guī)民約與宣傳引導(dǎo),厘清了 “習(xí)俗” 與 “侵權(quán)” 的邊界。
咸陽伴郎團的抬車之舉,是情急之下的無奈選擇,卻也折射出公眾對惡俗婚鬧的零容忍。婚禮的核心本是見證愛與承諾,而非算計與脅迫。當(dāng) “討喜” 變成 “勒索”,當(dāng)熱鬧淪為鬧劇,這樣的 “傳統(tǒng)” 早已失去存在的意義。唯有堅守法律底線、回歸文明本質(zhì),才能讓婚禮真正成為值得珍藏的人生儀式,而非啼笑皆非的尷尬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