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貿網資訊,根據10月17日公布的歐盟文件,日產汽車歐洲公司計劃將其車隊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比亞迪合并,以達成2025-2027年更嚴格的排放目標,避免面臨歐盟罰款。
![]()
(圖片來源:汽車新聞)
【強強聯手的排放聯盟】
日產此前多年始終與聯盟伙伴雷諾集團( Renault)、三菱汽車(Mitsubishi)進行排放量合并,但僅在歐洲銷售純電動與插電混動車型的比亞迪,憑借其零排放優勢成為更具吸引力的新選擇。面對可能高達數十億歐元的罰款風險,近年來多家傳統車企紛紛與純電動品牌組建排放聯盟。此次日產-比亞迪聯盟將于2025年生效,車企需在今年底前完成2025年度排放合并協議。
【戰略轉型的必然選擇】
日產發言人向歐洲汽車新聞透露,與雷諾的排放合并協議將于2024年底終止。“經過對潛在合作伙伴全面評估,比亞迪因具備充足的碳排放積分及綜合競爭力優勢而獲選。此舉將助推我們穩步實現零排放轉型。”該發言人強調。而雷諾集團則于10月20日表示目前暫無新聯盟計劃。
日產作為純電動領域先驅,雖正不斷擴充歐洲電動汽車產品線,但截至8月其僅有艾睿雅一款車型保持可觀銷量。數據顯示,日產前8月在歐純電銷量1.31萬輛,約占其總銷量19.9萬輛的6.5%;同期比亞迪在歐銷量達9.55萬輛,其中純電車型占比約六成。
【聯盟格局深度重構】
除日產-比亞迪聯盟外,歐盟文件顯示韓國雙龍汽車(Ssanygyong)已與中國小鵬汽車組建新聯盟。當前歐洲已形成由特斯拉主導的最大排放聯盟,成員包括豐田、福特、馬自達等主流品牌,斯特蘭蒂斯更將其中國合作伙伴零跑國際納入其排放聯盟。梅賽德斯-奔馳則牽頭組建第二大聯盟,吸納智馬達(smart)、沃爾沃(Volvo)和極星(Polestar)等品牌。而寶馬、現代起亞及大眾集團尚未公布合并計劃。
這場席卷歐洲的“排放聯盟潮”已然成為檢驗車企電動化轉型的試金石。日產棄傳統盟友而選擇比亞迪,既凸顯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的全球競爭力,也暴露出傳統車企在電動化轉型中的現實困境。當碳排放積分演變為硬通貨,歐洲排放聯盟正在重構全球汽車產業競爭格局——特斯拉憑借先發優勢坐收紅利,中國品牌則憑借技術實力贏得話語權。面對2025年迫近的碳排放大考,尚未結盟的巨頭們毫無疑問將掀起新一輪風波。
這場關乎生存的排放博弈,到底誰會是最終贏家?
(編譯:全球汽貿網Mickey)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