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協議本是政企互信的紐帶,卻可能成為企業難以掙脫的枷鎖。在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上岡鎮,投資人楊萬紅的"易家樂生活廣場"項目,就因鎮政府多項承諾未兌現,在十余年里從重點工程淪為"爛尾糾紛",企業深陷債務泥潭,而政府拖欠的兩千余萬元土地溢價金至今無果。
![]()
重點項目落地,協議承諾成"定心丸"
時間回溯到2010年9月,在上岡鎮政府與建湖縣委政法委的聯合引進下,揚州建設房地產開發經營有限公司帶著發展愿景進駐當地,計劃投資建設"易家樂生活廣場"(又稱上岡服裝城)項目。作為建湖縣當年的重點建設項目,政府專門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承諾實行"一事一議"的特殊支持政策。
楊萬紅展示的協議顯示,項目初期涉及80畝土地,雙方約定按縣城商業用地30萬元/畝的標準執行,企業先行繳納600萬元保證金。協議中特別明確了一項關鍵獎勵條款:若企業參與土地競拍時出現競爭者,30萬元/畝以上的溢價部分,政府將返還50%給企業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正是這些明確的承諾,讓我們下定決心投入巨資。"楊萬紅回憶道。
![]()
承諾接連落空,企業陷入資金絕境
然而,協議簽訂后的發展軌跡遠超企業預期。土地競拍結束后,實際土地出讓金飆升至8620萬元,較約定基準價大幅超出。依據協議計算,政府應返還的溢價獎勵款共計3099.35萬元,但僅在2011年4月支付700萬元后,剩余2399萬余元便沒了下文。
更讓企業始料未及的是核心招商條件的"縮水"。楊萬紅透露,企業之所以敢在僅有7萬多常住人口的區域規劃建設6萬多平方米商業用房,根本前提是政府承諾"新市場建成后關閉老招商場",引導原有商戶遷入。但2014年5月項目一期竣工時,老市場不僅照常運營,政府還在周邊批準新建了大量商業用房,直接導致"易家樂"商鋪嚴重滯銷,上億元資金無法回籠。
"前期投入已達數千萬元,騎虎難下的我們只能硬撐。"楊萬紅說,為維持項目運轉,他四處融資,利息雪球越滾越大。十余年里,上岡鎮換了六任黨委書記,他無數次向上級部門反映情況,得到的回應多是"建議走法律途徑",而百萬元級的訴訟費讓負債累累的企業無力承擔。
政企各執一詞,化解之路陷僵局
2025年10月,就此事聯系建湖縣相關工作人員,對方承認未支付土地溢價金的事實,但強調事件發生于2014年之前,此后類似款項支付已不合規。"我們咨詢過法院,只要沒有法定禁止情形,理應按協議執行。"該工作人員表示,因時間跨度長、債務規模大,且涉及政府向企業借款等待核實事項,目前協商條件不成熟,建議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這番回應讓楊萬紅倍感無奈:"政府認可協議效力,卻又以各種理由拖延,司法途徑的門檻我們又邁不過去。"如今,"易家樂"公司已累計拖欠工程款、農民工工資超億元,企業及他本人均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盡管2022年市縣兩級信訪部門曾成立工作組介入,但至今未取得實質性進展。
這場持續十余年的糾紛,折射出招商引資中"新官不理舊賬"、承諾兌現難等典型問題。正如法律界人士所言,招商協議的履行不僅關乎單個企業的生死存亡,更直接影響地方政府的公信力與營商環境建設。如何通過有效機制破解此類"時間遺留問題",實現政企糾紛的實質化解,仍是亟待解答的課題。
(來源: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