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徐風
近期,企查查向上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擬向A股主板發起沖擊。作為商業查詢類龍頭,企查查盈利能力表現搶眼,上市或許并非難題,但對個人業務過于依賴、同質化競爭及合規管理問題,才是未來需要關注的焦點。
【現金流充沛,毛利率超90%】
自啟信寶母公司合合信息2024年登陸科創板后,又一家“查查”類企業要沖擊上市了。
企查查成立于2014年,三位聯合創始人陳德強、楊京和施陽曾是蘇州本地一家IT公司的軟件工程師,創業最初原本是基于對運動的熱愛打造了一款體育場館租賃工具,以解決尋找場館時的信息差問題。
在取得初步成功后,彼時正值商業數據放開的政策東風,2013年《征信業管理條例》施行,次年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線運行。創始人團隊敏銳察覺到了市場機遇,便創立了企查查。
企查查在成立至今的11年間快速崛起,離不開蘇州本地工業園區以及多個創投機構的融資加持,尤其是早期蘇州工業園區200萬元的“雪中送炭”。
自2015年起,企查查共經歷了8輪融資,包括燧石資本、蘇州高新創投、萬得投資、興富資本等多家實力機構。截至2023年10月最后一輪融資估值已經接近百億,并于當年底啟動了上市輔導。
剖析企查查的上市動因,并非基于現金壓力。招股書顯示,早在2023年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分別為5.49億和4.14億,到2025年上半年則變為1.21億和15.95億。交易性金融資產主要用作結構性存款和理財,賬上貨幣資金的明顯減少也或部分劃入該項目,從而更好地解釋項目資產的暴增。
在現金流充沛的情況下企查查仍計劃募資15億,用于產品研發、數據庫升級等項目。其上市除了借助資本市場提升自身競爭力外,此前投資機構實現上市退出也是重要因素。
從業績上來看,近年來企查查維持著較快的增長步調。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間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18億、6.18億、7.08億,期間復合增長率為16.89%,歸母凈利潤為1.9億、2.59億和3.17億,復合增速達29.17%。
![]()
企查查的盈利能力也十分可觀,2025年上半年高達90.74%的毛利率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也是屈指可數,能直接比肩高端白酒,同期貴州茅臺毛利率為91.3%。
當前商業數據查詢行業的市場格局基本穩定,但多年來同質化問題仍揮之難去。
【同質化困局亟待突破】
國內商業數據查詢市場在經歷了近些年的競爭洗牌后,“三查一寶”的市場格局已定,但同質化難題正成為業內玩家業績增長的攔路虎。
據灼識咨詢與QuestMobile數據,2023年企查查以28.7%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僅次于天眼查的42.3%,愛企查與啟信寶則分別為18.5%、10.5%。
招股書顯示,近些年來國內商業數據市場規模增長較快,由2018年的168億增長至2023年的501億,復合增長率為24.4%。此后增速有所下降,預計到2028年增速為18.1%,依然不算慢。
然而,從行業可比公司的財報可以看出,業績已經出現了放緩跡象。
以合合信息為例,202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雖然實現了22.51%的增速,但凈利潤增長卻由2024年的23.93%下降到了6.63%。
![]()
同時,企查查在招股書中并沒有給出上半年具體的業績增幅,但近年來也逐年放緩,營收增速已經從2023年的19.31%下降至次年的14.56%。
業內玩家的業績放緩,一方面與行業激烈競爭不無關系,從兩家費用開支就可以窺知一二。其中合合信息的銷售費率一直處于較高位置,上半年更是達到了30.9%,創出了近年來階段新高。企查查雖然相對較低且處在下降趨勢,但仍然在15%以上。
![]()
更為重要的是,“三查一寶”極其相似的業務模式使得同質化競爭越發嚴重。
以企查查和天眼查官網頁面對比來看,兩者主要以爬取公開數據為主,面向個人和企事業單位提供工商信息、知識產權、司法信用等信息服務。兩者的收費項目也高度相似,主要包括個人和企業兩大類,具體分為VIP和SVIP兩種。
在收費價格上兩家略有差別,其中個人服務差距不大,企查查VIP會員略高于天眼查,SVIP價格相同。企業版的差距較為明顯,企查查的SVIP價格低于天眼查,比如3年期SVIP為2880元,天眼查則為3288元。
企查查企業版定價低于天眼查,也反映出其希望進一步打開企業業務的市場空間。
目前,企查查的主營業務包括個人會員類產品、企查查專業版和數據接口三大類,上半年個人業務占比達84.21%,但針對企事業單位的企查查專業版和數據接口合計占比僅14.45%,顯示出其對個人業務過于依賴的事實。
值得一提的是,行業激烈的競爭不只是停留在幾家頭部企業之間,還有為拉動用戶和日活提供免費信息查詢的APP,很大程度上分流了行業的付費市場。就比如早期的愛企查,以及當下的企知道和同花順旗下快查等。
與此同時,合規管理也是企查查值得重點關注的問題。
【合規風險是潛在隱憂】
鑒于商業查詢行業對公開數據索取的特性,企業的合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在用戶信息保護及服務方面。近期企查查就因為業務違規被處罰。
10月9日,企查查因違反征信業務管理規定被監管層處以罰款1萬元,時任業務主管魏某莉也被罰款300元。
雖然處罰金額不大,但當下正值企查查沖刺IPO的關鍵時期,或對上市進程產生影響。
另外,在黑貓投訴平臺上關于企查查的投訴超過了2700條,涉及誘導消費、自動續費、售后退款難等多個話題。
據快查APP顯示,近年來企查查因名譽權、網絡侵權、買賣合同糾紛等涉及多起訴訟,包括近800條立案信息和超690件司法案件。
對于合規管理企查查也進行了揭示,在業務過程中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知識產權糾紛、數據安全事故、內控和訴訟風險。
招股書還提到,雖然企查查不斷完善數據清洗規則和算法,但難以確保所有數據的準確性,若未來因數據匹配、展示有誤導致公司新增重大訴訟糾紛案件,可能對公司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對于行業相似的業務模式,AI大數據等技術應用也是構建商業壁壘的重要因素之一,招股書中也提到了產品研發和功能迭代的創新風險。
從行業來看,隨著數據要素三年行動計劃的公布,挖掘和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成為未來目標。并且在AI大數據時代下,商業數據查詢行業可以說正處在紅利期,但由于業內玩家同質化的商業模式并非都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為打造差異化,企查查將企業方向作為突破口,比如推出了招標查查、建筑查查、企查查專業版等SaaS類生態產品,在金融領域上線了企查查金融版,推出了全球首款商查大模型“知彼阿爾法”等。
出海也是企查查的發展戰略之一,但業務起步較晚,招股書顯示2024年才開始開拓少量境外業務,目前收入占比尚不足1%。總體來看無論是出海還是其他生態場景構建均無法替代傳統的個人會員業務。
企查查作為業內龍頭,當下比上市更該焦慮的是同質化破局問題。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當個人業務漸成為紅海,企業方向才是差異化突破口,而在這條路上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內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臺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產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