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港媒援引航運業資訊媒體《TradeWinds》報道稱,中美港口費戰開打后的首個倒霉蛋出現——一艘美企經營的貨柜船被中國方面征收近500萬元人民幣特別港務費。
3天前,美國美森公司營運的這艘載運量達2378標準箱貨船停靠中國寧波港,14日卸貨。卸貨這天正好趕上中國特別港務費生效,結果被收取了627943美元(大約470余萬人民幣)。
早一天卸貨,該船就可以躲過一刀,所以絕逼的倒霉蛋。
不過,這家企業喜提中美(特別港務費)雙征活動的首血,也可以聊表安慰。
美國率先加征特別港務費,但中國人說收就收、雷厲風行、不打折扣,而且是后發先至。
這就是中國效率,連收費都比美國要快。
不要小看了中國的這次首收,其中可以看出很多問題。
首先看執行力強弱。
要知道,美國人在拜登時期就嚷嚷著要收取這一費用,可一直到特朗普時期才被落到實處。
中國發起反擊,也就是幾個月前。
雙征活動開始幾天后,只看到中國收美國船舶的特別港務費,卻沒看到美國收中國船舶的港務費,差別就在于執行力。
這說明,中國高層的決策機構與基層的執行機構一體聯動、如臂使指,所以才能夠拿到這個一血。
其次看執行方法優劣。
中國這邊是主動征收費用,到岸后由海關即時收繳,貨到付款、拒不賒欠。
美國那邊則是主動申報,船東自己上報繳費。如果有人不繳,一旦被發現將遭到重罰。
可能一些人會說,你看美國的制度多么科學,這樣可以節省很多人力。
以前,我也一度認為美國這種主動申報制更科學,現在看那不過是落后的表現。
由于美國港口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特別是信息化程度低,如果要像中國這樣主動征收,那將導致人力成本高企,港口擁堵。
就說之前小額包裹收費,就一度導致大量包裹積壓、港口癱瘓,最終不得不改成主動申報,相關部門只負責抽檢。
如此一改,很多包裹便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進了美國,中間自然少不了各種貓膩。
窺豹一斑,美國與中國相比,確實已經落后了。
正因為執行力不行、港口基礎設施建設不行,所以未來在這場雙征評比競賽中,美國大概率搞不過中國。
再說,中國還有很多辦法來規避這事。
比如,我們在美國周邊國家開設轉運港,采取螞蟻搬家的辦法規避收費。反觀美國,有這么靈活的應對嗎?
一個國家的衰落,它不是某一個方面,而是方方面面的。
美國搞不贏中國,也是全方位的落入下風。
拳怕少壯。老年人的經驗再豐富,但架不住他氣血兩衰,全身器官功能的全面退化,很難與素質全面的年輕人拼力量、拼敏捷,更不用說抗擊打能力。
美國VS中國,就是老年人VS年輕人,怎么看都贏不了。
一場簡單的雙征活動,高下立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