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 | 行星
來源 | 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10月14日,瀚天天成電子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瀚天天成”)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
貝多商業&貝多財經獲悉,此次是瀚天天成更新資料的一次申請,首次遞表時間為2025年4月8日。此前,該公司曾計劃沖刺科創板上市,于2023年12月獲受理,原計劃募資約35億元。
瀚天天成在招股書中稱,考慮到完成A股上市申請所需的時間、該公司對業務擴展的籌款需求以及2024年下半年的融資機會,根據最新的企業發展戰略,其最終決定于2024年6月撤回A股上市申請。
![]()
此番報考港交所,則是瀚天天成出于運用國際平臺優化資本結構、提升全球市場知名度做出的決定。不過,該公司亮眼的市場地位背后,大幅波動的營收、盈利的可持續性以及對政府補助的依賴,都將成為業界和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一、專注外延晶片,銷售與代工雙線并行
據招股書介紹,瀚天天成成立于2011年,由專注碳化硅(SiC)技術發展研究和開發超35年的業內科學家趙建輝博士創立,該公司開發了碳化硅外延關鍵技術平臺,形成覆蓋生長前預處理、外延生長、清洗、檢查等全套外延生長流程。
目前,瀚天天成主要從事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研發、量產及銷售,使用碳化硅外延芯片制備的功率器件在高溫、大功率應用中性能表現穩定,廣泛應用于電動汽車、充電基建、可再生能源、儲能系統、AI計算能力和數據中心等場景。
在過去的三年零五個月內,瀚天天成共擁有123家客戶,累計交付了合共超過50萬片碳化硅外延芯片。根據同一資料來源,全球前5大碳化硅功率器件巨頭中有4家是該公司的客戶,全球前10大功率器件巨頭中有7家是該公司的客戶。
瀚天天成的業務模式分為兩種,在外延片銷售模式下,該公司自行采購包括襯底在內的原材料進行生產銷售,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而外延片代工模式則由客戶提供襯底,其生長外延層并交付,向客戶收取輔助材料費用及代工服務費。
![]()
瀚天天成外延片銷售模式下的收入占比呈逐年增長態勢,由2022年的63.0%增至2024年的86.2%,2025年前五個月進一步增至86.4%;外延片代工模式的收入占比則出現明顯下滑,截至2025年5月末僅剩6.9%。
![]()
不過目前,瀚天天成的市場優勢依舊相當顯著。灼識咨詢報告顯示,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碳化硅外延代工廠,2024年在銷售和收入方面分別占據31.6%及29.2%的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一。
![]()
![]()
二、依賴政府補助,利潤與營收背道而馳
盡管瀚天天成已在市場中形成規模效應,其財務數據卻并不算穩定。
2022年至2024年,瀚天天成的收入分別為4.41億元、11.43億元和9.74億元,其中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14.7%。2025年前五個月收入,該公司的營收亦同比下滑約30%至2.66億元。
![]()
瀚天天成在招股書中解釋稱,其2023年收入的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全球電動汽車及充設施需求擴大,推動碳化硅功率器件銷量增長;2024年、2025年前五個月收入的回落則分別與外延片代工模式、外延片銷售服務收入減少有關。
不僅如此,瀚天天成的毛利也出現波動,由2023年的4.45億元下滑25.4%至3.32億元,2025年前五個月膝斬至4974.3萬元;毛利率更是由2022年的44.7%一路降至2024年的34.1%,截至2025年5月末僅剩18.7%。
![]()
瀚天天成稱,其毛利率的變動主要是由于服務類別和比例發生變化。以2025年前五個月為例,在該公司具競爭性的定價策略下,其毛利率較高的外延片代工服務占比下降,疊加2025年第一季度存貨減值因素,最終影響整體毛利水平。
然而,瀚天天成的凈利潤卻與收入、毛利指標背道而馳,先是由2022年的1.43億元降至2023年的1.22億元,2024年又實現了36.5%的逆勢增長,來到1.66億元;2025年前五個月,該指標再度出現回落,同比減少33.1%至1414.7萬元。
![]()
背道而馳的業績指標背后,是瀚天天成連年攀升的補助金額。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前五個月(同“報告期”),該公司分別收到政府補助1.35億元、4.74億元、11.19億元和8402.9萬元,占利潤的比重愈發顯著。
![]()
換句話說,瀚天天成的內生性業績增長動能并不充足,主要依靠政府補助維持利潤增長。一旦該公司無法繼續獲得相同水平的政府補助金并享受當前的優惠稅收待遇,其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都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三、募資擴產招工,存在大規模人員調整
瀚天天成在招股書中稱,其產品在碳化硅外延產品的核心指標均為行業領先,是全球率先實現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大批量外供的生產商,也是中國首家實現商業化3英寸、4英寸、6英寸和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全套批量供應的生產商。
雖然瀚天天成能夠提供多種規格的晶片,但目前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為其核心銷售產品,報告期各期該尺寸產品的銷量分別為8.16萬片、19.97萬片、15.66萬片和5.69萬片,銷售占比分別達到95.6%、99.6%、95.2%和94.8%。
![]()
值得注意的是,瀚天天成的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于2023年5月推出,銷量由當年的285片翻倍增至2024年的7466片,2025年前5個月該尺寸產品的銷量為2914片,在總銷量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至4.9%。
縱觀整個市場,8英寸晶片正以其面積較6英吋大1.8倍、邊緣裸晶比例由14%降至7%、裸晶數量增加90%等優勢逐漸獲得市場認可,灼識咨詢預計其全球銷量將由2024年的10萬片增至2029年的380萬片,復合年增長率約94.2%。
![]()
正因如此,進一步擴大碳化硅外延晶片產能成為瀚天天成此番赴港IPO的主要目的。該公司計劃將部分募資凈額用于8英寸晶片產能擴張項目,并預計在2029年將該尺寸產品的產能提升至每年46.3萬片,以應對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
此外,為確保8英寸晶片擴產、6英寸晶片提效雙軌增長期間生產順暢無阻,瀚天天成計劃于未來五年內每年分別招聘約76名、114名、107名、106名和97名新員工,共計招聘約500名生產人員,以支援產能擴張。
但值得注意的是,瀚天天成近年來曾出現大規模的人員調整,員工總數由2022年的402名猛增至2023年的833名,又銳減至2024年的592名,僅一年時間內便有241名員工離職;截至2025年5月末其員工總數進一步降至523名。
![]()
瀚天天成解釋稱,其員工人數的變化主要是由于其經歷了持續的業務擴張和產能爬坡,而后該公司引入更高效的設備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并在數字化、自動化方面持續努力,使得自身對與生產相關領域的員工和勞動力需求減少。
但這也側面印證著,瀚天天成的經營戰略節奏依舊存在諸多變數,資源整合與配置能力或將成為監管機構重點關注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