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以后,俄羅斯的表現,足以證明他們已經沒有實力繼續在國際上爭霸了。主要還是經濟原因,由于造血功能無法滿足日常開銷,俄羅斯不得不斷臂求生,逐步放棄了大量海外港口。
但把前人好不容易打下的基業,徹底葬送,這也不是俄羅斯人愿意看到的。所以當時的俄羅斯,還保留了一些復興的基礎。比如說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港。包括越南的金蘭灣,其實他們也想保留,但由于后期經費不足,外加亞太地區對俄國來說太過遙遠,最終他們選擇在2002年徹底撤出金蘭灣。
這也算是大帝職業生涯中,為數不多的污點。只不過這種污點,不應該算在大帝頭上。這就好比是克里米亞戰爭中的亞歷山大二世,純粹是前人惹得禍,后人來背鍋。
大帝為了成為俄國歷史上真正可以和彼得一世、葉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這些人齊名的大帝,那么他在守成有余的情況下,還得開疆拓土才行。
![]()
克里米亞不能在大帝時期落在北約手里
蘇聯雖然解體了,但是對于一些重要的蘇聯版圖上的港口,俄羅斯還是非常重視的。比如說波羅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遠東的海參崴,以及克里米亞半島上的塞瓦斯托波爾港。
其中圣彼得堡和海參崴,在蘇聯解體以后,都是俄羅斯版圖上的一部分,唯獨塞瓦斯托波爾港,是屬于外國的,也就是烏克蘭。
烏克蘭有兩個直轄市,一個是首都基輔,另一個就是塞瓦斯托波爾市。除此以外,克里米亞半島上,除了有塞瓦斯托波爾這個直轄市外,還有一個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這同樣也是一個省級單位。所以克里米亞半島上,其實是有2個省級單位的。
特別之處在于,蘇聯解體以后,塞瓦斯托波爾港的黑海艦隊,分給了俄羅斯。所以俄軍并沒有撤離該港口,他們通過每年向烏克蘭繳納租金,繼續掌握該港口。
原本這種局面,俄羅斯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伴隨著實施休克療法,俄羅斯本就不怎么體面的經濟一落千丈,這個時候再讓他們每年掏幾千萬美元,去租借這個港口,他們肯定很心疼啊。
![]()
金蘭灣不就是因為交不起每年4億美元的租金,且不肯降價,結果俄羅斯只能選擇放棄嘛!別以為這很兒戲,其實這才是真正的現實。兜里沒錢你裝什么大佬?小弟們跟著你混,難道是圖你品德高潔,兩袖清風嗎?
如果說金蘭灣象征著俄國對外擴張的霸業,那么塞瓦斯托波就象征著俄國戰略收縮時的守成底線。
這個港口,是絕對不能在大帝在位時期,落到北約手里的。要想真正得到塞瓦斯托波爾,就必須要拿下整個克里米亞半島。所以當烏克蘭有加入北約想法的時候,俄羅斯果斷出手,在2014年奪取了克里米亞。
一氣呵成的操作,讓全世界都看傻眼了。甚至連烏克蘭當局當時也放棄了武力奪回克里米亞的想法。不得不說,到這一步,大帝已經無愧于大帝這個稱號了。其實這個時候功成身退的話,或許還真是這樣。
![]()
大帝時期,不能丟了塔爾圖斯控制權
蘇聯對外擴張的巔峰時期,在海外至少有30多個海外港口基地。不過投入最多,維系時間最長的一個港口,還得是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港。
1970年,敘利亞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阿薩德家族正式崛起,成為了敘利亞的掌舵者。這個時候,蘇聯與埃及的關系也已經漸漸破裂,為了在阿拉伯世界尋找到下一個合作對象,蘇聯找到了阿薩德家族。
阿薩德家族受寵若驚,畢竟敘利亞此前甚至只是跟著埃及混的小弟,如今卻得到了世界級霸主的青睞。為了表達自己的誠意,老阿薩德先生,特地在1971年將塔爾圖斯港雙手奉上,以換取蘇聯的大力支持。
兩者可謂是相輔相成的關系。蘇聯在地中海東岸,終于有了一個軍事港口,這將大大增加蘇聯對中東、北非等地的影響力。阿薩德家族,得到了蘇聯的庇佑,不僅可以坐穩江山,而且可以利用蘇聯的支持,將敘利亞打造成中東強國。
即便后來蘇聯解體了,相對于敘利亞來說,俄羅斯依舊是只能仰視的大國。所以這種關系一直維系到了2024年年底。這是跨度長達半個世紀的友誼。
所以,蘇聯時期,在地中海建立的基業,是絕對不能毀在大帝手里的。
這次朱大帥可謂是給大帝出了一道難題,如果交出巴沙爾,那有損大帝講義氣的威名,以后還有哪個小弟愿意跟著你混?
但是如果不交出巴沙爾,那么不僅塔爾圖斯港會丟,就連新開辟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也會一起丟了。這對大帝、對整個俄羅斯來說,無疑損失太大了。
![]()
青史留名時,大帝不允許自己再有污點
2014年,俄羅斯開始出兵支援敘利亞,緊接著,他們得到了敘利亞的另外一個軍事基地,也就是赫梅米姆空軍基地。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是大帝在海外開辟的第一個軍事基地。絕對是可以彪炳史冊的。畢竟在21世紀,俄羅斯相對弱勢的情況下,還能在海外開辟軍事基地,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
所以大帝對該基地是非常上心的。如果說保住塔爾圖斯港,屬于守成的功勞的話,那么開辟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就是大帝開疆拓土的功勞。
俄國歷史上,評定一位君主,最重要的標準,就是開疆拓土。只有為俄羅斯人民,打下更多的領土,這才是一個好君主。因為領土,代表著資源,代表著生存空間。
當然了,要想評為大帝,要求就比較高了。比如說彼得一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不僅為俄國開疆拓土,而且還開辟了關鍵的出海港口,諸如圣彼得堡和克里米亞。
所以當蘇聯解體,俄國丟了克里米亞以后,大帝能夠重新奪取克里米亞,這無疑也符合了成為大帝的標準。
大帝的職業生涯,是不容許再有任何污點的,所以他不可能輕易放棄敘利亞的這兩個軍事基地。
目前巴沙爾對大帝來說,是真的一點價值都沒有了。如果能用來換取兩個地中海東岸的空軍基地,這的確是一筆很劃算的買賣。但是這種沒有任何友誼根基的交易,真的能兌現嗎?
![]()
他是斯大林以后,俄國目前唯一有可能成為大帝的男人
從對俄國的功績來看,斯大林無疑是可以被稱之為“大帝”的。他不僅基本恢復了沙俄時期的版圖,而且向西占領了東歐各國,向東將唐努烏梁海收入囊中,控制外蒙。整個俄國歷史上,這絕對算得上是巔峰時期了。
斯大林本人,雖然是政工出身,但卻帶領蘇聯打贏了二戰,僅憑這份功績,就足以讓斯大林位列大帝行列。
可斯大林之后,俄國似乎再無類似人物出現。勛宗雖然有帝王之資,但是在軍事上一生毫無建樹,甚至在最后時刻,還給蘇聯留下了阿富汗的爛攤子。
時至今日,唯一可以追隨斯大林步伐的,或許就是如今這位大帝了。他也是目前為止,俄國歷史上第四位有可能成為大帝級別的人。
上位伊始,他平定車臣之亂,2008年他又在短短5天內打得格魯吉亞連連嘆息。2014年,他又奪取了克里米亞半島。2015年他出兵敘利亞,為俄國在地中海的軍事基地穩住了局面。2022年,他更是一口氣吞并了烏東四州。
除了最后一步棋,目前結局撲朔迷離外,此前的這些功績,全都會載入史冊。憑借這些功績,其實大帝已經足以在俄國名垂青史了。
所以他現在最希望做的事情,肯定是在俄烏戰場撈點好處,體面地退出。比如說傳言的那樣,占領頓巴斯,放棄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如果能這樣,那他在俄國史書中的地位,或許可以僅次于斯大林。但是烏克蘭人會讓他如愿以償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