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新華社報道,印度南部喀拉拉邦近期“食腦蟲”感染病例數激增,今年已累計確診129例,造成26人死亡。
![]()
圖源:新華國際
據《印度教徒報》等媒體報道,截至當地時間18日上午,喀拉拉邦仍有53名患者因原發性阿米巴腦膜腦炎在醫院接受治療。其中,該邦首府特里凡得瑯患者數量最多,共報告36例病例,3人死亡。當地媒體稱,喀拉拉邦民眾依賴野外池塘和未經氯化處理的水源,而近期季風引發內澇造成水源污染,此外,人們常在野外玩水也是當地近期病例多發的原因。
據當地衛生官員通報,17日報告的兩例病例分別在特里凡得瑯和科澤科德。科澤科德的患者有在度假村游泳池游泳的經歷;特里凡得瑯的患者是一名工人,因癲癇發作前往醫院就診,醫生檢測其腦脊液發現其被“食腦蟲”感染。該患者此前曾在溪流中清洗手腳。
喀拉拉邦衛生部長維娜·喬治表示,今年并未出現單一水源引發的聚集性病例,而是以散發個案為主,這給流行病學追蹤和溯源調查帶來困難。目前已采取對公共用水和可疑水源消毒等防控措施。
不過,隨著多地接連報告新增病例,不少民眾感到擔憂。一些民眾表示已將日常鍛煉由游泳改為散步。
“食腦蟲”學名為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蟲,是一種極為罕見且致命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狒狒阿米巴原蟲和棘阿米巴。
由于它們主要通過破壞腦組織引發顱內感染,導致嚴重的腦炎 / 腦膜炎,所以被形象的稱為“食腦蟲”。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感染后會導致原發性阿米巴腦炎(PAM)。感染途徑是經鼻腔吸入被污染的水體(如溫泉、湖泊),潛伏期為1-9天,主要癥狀為高熱、嚴重頭痛、嘔吐、抽搐、嗜睡和昏迷。PAM病死率高達98%,被認為是與狂犬病相當的“致命殺手”。
棘阿米巴原蟲和狒狒阿米巴原蟲,感染后會引發肉芽腫性阿米巴性腦炎(GAE)。感染途徑包括皮膚傷口、眼部或呼吸道傳播,潛伏期為數周到數月,主要癥狀為頭痛、發熱、意識模糊、癲癇發作和神經系統功能障礙。GAE病程發展稍慢,但致死率也很高。
![]()
圖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 )
雖然感染“食腦蟲”的死亡率極高,但公眾也不必因此恐慌。
首先野外雖存在致病性的阿米巴原蟲,但“食腦蟲”感染人體的概率極低,而且預防并不難,避開高風險動作,風險基本為零。另外感染后也并非無藥可救,近年來醫學界已經有多藥聯合成功救回的病例,但是需早識別、早用藥。
另外,以下預防措施還需謹記:
避野水:盡量避免在野外湖泊游泳或戲水,避免攪動水體沉積物;
護口鼻:在自然水體活動時佩戴鼻夾、泳鏡;
防傷口:皮膚有破損時避免接觸自然水體;
潔鼻腔:使用滅菌生理鹽水或煮沸冷卻后的水沖洗鼻腔;
排陳水:長期未使用的水管,需先排放積水再使用。
孩子在野外水域游泳、玩水后若出現頭痛、發熱、嘔吐、嗜睡等要及時就醫。
撰文 | 梅斯醫學
編輯 | 木白
版權說明:梅斯醫學(MedSci)是國內領先的醫學科研與學術服務平臺,致力于醫療質量的改進,為臨床實踐提供智慧、精準的決策支持,讓醫生與患者受益。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謝絕媒體或機構未經授權以任何形式轉載至其他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