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和萬達這兩大地產巨頭,如今徹底撕破臉對簿公堂了。
天眼查最新數據顯示,萬科控股70%的海南萬駿公司,已經把大連萬達集團、萬達地產還有王健林本人都告了,案子定在2025年11月3日在上海二中院開庭。
![]()
事兒得從2019年說起,當時兩家湊一起搞“長春國際影都”項目,規劃214萬平方米的文旅綜合體,計劃砸200億,堪稱東北三省最大的影視文旅項目。
那會兒的合作模式特時髦,萬達出品牌和管理,萬科出資金,海南萬駿掏了50億,還約定了年化8%的資金占用收益,被業內夸是輕重資產結合的典范。
2020年開工時,王健林和時任萬科總裁的祝九勝都親自去奠基,那場面別提多熱鬧。
變故出在2020年下半年,房地產“三條紅線”一出臺,融資收緊得厲害,倆家的合作也跟著生了嫌隙。才合作兩年,2021年6月雙方就宣布散伙,萬達退了50億本金加2億利息,總共52億。
可萬科這邊不樂意了,按他們的算法,協議里寫的是復利計算,萬達還得補13.8億額外利息和逾期罰息,兩邊就卡在“資金占用收益”的解釋上吵翻了——萬達說給夠了,萬科說必須按協議原文來。
其實今天對簿公堂這事兒早有苗頭,2023年萬科就申請凍結了萬達商管19.8億股權,直接把萬達上市的事兒按下了暫停鍵,要知道萬達還簽了天價對賭協議,上市不成得回購380億股權加12%利息,那會兒就鬧得挺僵,后來國資委法律顧問斡旋也沒談攏。
更有意思的是現在的時間點,萬科正處在最難的時候,總負債破了8700億,凈負債率飆到55.3%,還是2008年以來最嚴峻的考驗。雪上加霜的是管理層還出了大問題,原董事長辛杰失聯身陷囹圄,當年去奠基的前總裁祝九勝也因涉嫌違紀被抓了。
![]()
這時候翻出舊賬起訴萬達,難免讓人琢磨是不是急著回籠資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一消息無疑是給危機中的王健林和萬達雪上加霜。因為最近萬達和王健林的官司可不少。
前幾天,王健林被限高的消息還沖上了熱搜,當時連帶著萬達一起被列入了執行人名單。雖然后續萬達負責人表示,王健林被限高屬于誤傷,后續也很快解除了限制,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萬達資金的緊張。
![]()
事實上,今年以來,萬達的處境很不妙。
9月初的時候,被北京金融法院執行標的4億余元。
與此同時,北京金融法院將萬達集團的三則股權凍結,凍結股權數額合計超94億元,凍結期限3年。
![]()
公開信息統計,截至目前,大連萬達集團股權凍結信息有49條,被執行金額約52.63億元,歷史被執行人信息有27條,被執行金額約90.30億元。
以上種種消息,足可以看出王健林巨大的債務壓力。
曾經“住萬科好房,逛萬達廣場”的口號還歷歷在目,當年的行業標桿合作,如今鬧到法庭見,實在讓人唏噓。
看來,商場之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無獨有偶,萬達與蘇寧易購的關系也是如此。
萬達和蘇寧這倆曾經的“合作伙伴”,如今鬧得一地雞毛,說起來全是利益那點事兒。
2018年那會兒,萬達商管急著湊錢沖上市,蘇寧又想擴線下零售版圖,倆人一拍即合跟撿到寶似的。當時蘇寧拉著騰訊、京東組成財團,一共給萬達投了340億,單蘇寧自己就掏了95億,占了4.02%的股份,還白紙黑字寫好:要是萬達商管2023年10月前沒上市,就得給投資方退錢回購股份。
![]()
結果理想挺豐滿,現實特骨感。到了2023年10月,萬達商管沖A股、港股沖了四次都沒成,上市夢碎,當初約定的回購條款一下就觸發了。
可這時候倆家都自身難保了——萬達商管短期負債超439億,兜里比臉還干凈;蘇寧更慘,之前瞎搞跨界并購虧了一大筆,2021年還過過債務違約的苦日子,這50多億回購款對它來說就是“救命錢”,能緩口氣的那種。
于是2024年10月,蘇寧急得不行,直接找仲裁機構要說法,張口就要萬達給50.41億。可萬達也不示弱,嘴硬說協議里沒明確對賭條款,還說蘇寧手里的股份早被查封了,想回購也回購不了,反正就是不給錢。等到2025年7月仲裁結果出來,蘇寧輸了,可它也不服氣,說還要接著走法律途徑要這筆錢。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就算蘇寧后來贏了官司,萬達現在這缺錢的樣子,估計也拿不出錢來。倆家就這么耗著,誰也沒占到便宜,妥妥的“雙輸”局面。
這事兒跟萬科和萬達鬧矛盾一樣,都透著商場上的現實。地產行業風光時,企業湊一起搭伙賺錢;行情收緊了,連利息的計算方式都能吵到對簿公堂。如今的行業的不景氣,曾經的巨頭們如今各自承壓,這場官司背后,藏著的是地產行業變局下的眾生相。
哪兒有什么永遠的朋友,說白了都是為了利益湊一起。好的時候能一起規劃藍圖,一旦利益受損,說翻臉就翻臉,誰也幫不了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