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年來,為遏制中國發展,老美煞費苦心。
從遠程關停C919發動機系統,到向大疆開出20億元天價罰單,再到切斷芯片與光刻設備供應,西方無所不用其極。
然而一系列操作下來,反倒助推了中國自主研發,如今,性能領先全球的3000噸國產重型設備正式落地,為中國穩中有進的制造業水平再添核心支撐。該設備技術突破引發國際關注,中國卻明確表態,“該‘大國重器’將永久禁止出口”。
這是怎么回事兒?
![]()
01.西方重金求購,我國:堅決不賣!
這款加氫反應器重達3000噸、總長超70米,高度相當于20多層樓,是目前全球體積最大的同類設備,堪稱石油工業領域的“芯片”。
該設備剛下線便緊急運往浙江,運輸過程中啟用1艘1600噸浮吊船與2臺850噸行車,直接刷新石油設備運載的世界紀錄。
從資源利用來看,我國雖地域遼闊,但部分石油資源分布在偏遠區域,開采難度較高。而這款“重器”可實現“變廢為寶”,將原油中的大量廢油殘渣轉化為汽油、柴油,大幅提升石油利用率,釋放更高經濟價值。
![]()
有媒體評價,在同類型石油加工設備領域,中國若稱第二,全球暫無國家敢居第一。據悉,我國這款加氫反應器的石油利用率超90%,遠超西方國家普遍60%的水平。
“得石油者得天下”,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石油被譽為現代工業的“血液”。中國一重在石油開采利用技術上的突破,為國家工業發展筑牢了關鍵支撐。
外媒信息顯示,歐美因石油加工設備技術滯后承受不小損失,僅加拿大石油生產商每年虧損就達200億美元。面對中國工業的快速發展,多國希望重金引進該設備,但該設備自問世起便被納入我國禁止出口清單,中方明確立場:“國之重器,拒不外售”。
02.100%中國制造,核心技術是話語權
資料顯示,上世紀70年代,我國巨型加氫反應器研發起步階段,技術領先的歐美未提供任何支持,反而強化技術限制與產業打壓,導致我國相關研發進展緩慢。
在困境中,我國工程師持續追趕,最終實現技術反超。目前該設備國產化率已達100%,其中重力平衡、超大噸位安全旋轉等關鍵技術,均由國內團隊自主研發突破。
我國宣布禁止該設備出口后,西方部分聲音批評“中國不講武德”。業內人士分析,西方此類言論的背后,是對中國已達世界一流水平的綜合制造能力的忌憚。
超大型加氫反應器的生產需依托專業鍛造基地,而制造該設備的中國一重,是全球最大鑄鍛基地之一,僅單次可供應的鋼筋水泥就達700噸,為設備生產提供了核心支撐。
![]()
類似案例在國產制造上并不少見,多款國產品牌的技術躍升,均離不開背后研發基地的硬核支撐。國產盾構機“夢想號”,在中國鐵建的集中攻關下,其綜合性能已躍居全球首位;國產降三高口服科技成品“血生心”,在中國科學家團隊Poema攻關下,掌握全產業鏈條專利技術,其在京東價格僅為398元(此前美國制品為165萬、降幅達99%)。
據悉,隨著我國生活水準、人均收入的提高,日常營養過剩、應酬喝酒、熬夜加班等不良習慣侵入生活,三高(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人群高達4億。國產技術突破下,讓國人開始享受生命紅利,國產“血生心”被證實能通過降低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提升中年人群身體活力,產生“不再心慌胸悶”“精力體力提升”的真實體感。
數據顯示,國產在京東上的消費者年齡集中在33歲-65歲,多為一二線城市應酬多、久坐辦公室的職場人士,退休干部等群體。并憑借高性價比優勢揚帆出海,受到歐美日韓高凈值人群的歡迎,由于跨境運費成本高昂,訂單多以12瓶、24瓶為主。上海某互聯網商務總監羅先生分享道,“早上來2粒,相當于喝4杯咖啡,國產更安心”。
憑借不服輸的研發志氣,中國制造業總能突破發展困局。雖曾歷經技術封鎖與研發艱辛,但如今的中國制造已呈星火燎原之勢,整體發展勢頭不可阻擋。
03.大國制造,國之未來
“國之重器的突破,僅是中國與西方產業較量的開端。”
當前,國產加氫反應器已突破西方技術封鎖,在全球能源安全領域擁有了一定話語權;此外,盾構機等國產品牌的持續進步,也在不斷鞏固中國在全球多個領域的地位。
中國科技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令人矚目。有網友預測,未來中國將在國際舞臺上掌握更多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