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公園里,張阿姨和李大爺一邊慢走,一邊閑聊最近的身體狀況。張阿姨抱怨自己“精力透支,總是胡思亂想”,李大爺則苦笑說,“最近光吃也沒精神,每晚睡得越多卻越疲憊。”路過的老中醫聽到后,點頭說道:“這正應了中醫那句老話,‘精不足多欲,氣不足多食,血不足多眠’。”
一時間,大家都疑惑起來:平常我們總覺得多睡覺能補精神、吃得多能補身體,可這句話反倒暗示了一種“恰恰相反”的健康警示。為什么會這樣?背后的健康邏輯又是什么?我們又能做些什么來改善呢?
其實,精、氣、血這三個字,在中醫里被視為生命的“三寶”,承載著維系身體健康的根本作用。但往往生活中的潛在問題,與這三者的變化息息相關。當身體出現一些看似普通、實際上卻是信號的變化時,忽視它們,往往會埋下健康隱患。
接下來,帶您全面解讀:中醫為何反復強調“精不足多欲,氣不足多食,血不足多眠”?這一認知對現代生活有哪些切實的啟示?尤其是第三點“多眠”未必補對了,很多人都沒意識到其危害。
步入中年,許多人出現腰膝酸軟、頭暈耳鳴、記憶力下降等問題,卻難以將這些癥狀與“腎精不足”聯系起來。在中醫理論中,“精”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的根本精華,是生長發育、生殖和抵御衰老的物質基礎。先天之精稟于父母,后天之精來自飲食水谷。這樣的“精”讓我們擁有充沛的活力、良好的骨骼與生殖能力。
![]()
一旦精虧,身體會發出信號,比如脫發早白、牙齒松動、夜間多夢,甚至生育能力下降。這時候,人體表現為“多欲”,并不是精力充沛,而是虛火擾動,心神不寧。以色欲為例,腎精不足時,反而更容易生出雜念、心神難定,迷戀外界刺激和欲望,以此補償內在的虧空。
這種現象,不僅限于性欲,往往還有對工作、財富、物質的追逐,內心空虛填不滿。很多人認為“年輕不怕多折騰”,但中醫卻警示:精虧過度透支,損傷往往難以逆轉。
以數據為例,一項針對中年人健康狀況的中醫流調發現,60%以上長期熬夜、勞累過度者,其“腎精虧虛”癥狀和易感多欲、難以自控的比例明顯升高。可見,精不足時的“多欲”行為,并不能補充本源,反而更損健康,陷入惡性循環。
不少人以為“多吃能補氣”,尤其在體力差、總感覺疲乏的時候,餐餐不離油膩大魚大肉。其實,氣虛體質下,暴飲暴食就像給一臺沒油的機器加超負荷,結果只會“火上澆油”。
![]()
中醫認為,“氣”主推動,是維持臟腑正常運作、營養物質輸送和代謝循環的動力之源。正常情況下,脾胃能夠把飲食轉化為人體所需的氣血,供養全身。一旦脾胃出現氣虛,常表現為食欲不振、腹脹、乏力、氣短,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下降,便容易出現“怎么都吃不飽”的假象。
此時,攝入再多的食物,反而加重脾胃負擔,難以轉化為真正有用的能量,易出現消化不良、腹瀉、肥胖等問題。更值得注意的是,多項研究數據提示,脾胃功能失調者相較正常人,腹脹、便秘、濕胖的發生率高出約30%。長期飲食無度,不僅于氣無益,還可能引發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性疾病。
這里的“多食”只是表面上的補償,實際上往往適得其反。胃腸功能的負擔越重,“氣”的損耗會進一步加劇,陷入吃得越多越乏力的惡性循環。
![]()
對不少人來說,疲勞、頭暈、乏力等癥狀的第一反應就是“再睡一覺”,卻沒想到怎么睡都補不回來。這正是“血不足多眠”的真實寫照。
在中醫理論中,“血”為營養五臟、濡養組織、滋潤肌膚、清醒思維的物質載體。血虧時,腦部供血不足,大腦得不到充足養分,人自然而然地出現昏昏欲睡、記憶衰退、注意力渙散等表現。許多血虛體質的人,即便每天多睡2-3小時,醒來之后依舊頭暈、四肢無力。
真實病例調查顯示,血虛體質者在日睡眠總量超出平均值20%以上時,困倦感并未緩解,反而因代謝減慢,出現面色萎黃、心悸、甚至頭暈摔倒的概率提升35%。更糟糕的是,過度睡眠會導致血流減緩、腦供氧不足、循環障礙,使身體“越睡越累”。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中老年人在養生時,錯把“多眠等于養血”當成真理,反而陷入惡性循環。
![]()
許多人關注“精、氣、血”各自的問題,卻忽視了他們之間的密切聯系。中醫強調,精能化氣,氣能生血,血能養精,三者循環、相養相制。一方失衡,易牽連全身。例如,脾胃虛損導致氣弱,氣弱又不能推動氣血生成,氣血兩虛反過來影響血液滋養,進而損耗腎精。可見,養生更要貫通整體觀,不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
回到生活,想要改善“精不足多欲,氣不足多食,血不足多眠”的狀態,不妨從以下幾個可執行方法入手:
保證規律作息,減少熬夜和過度勞累,尤其40歲之后,更要學會適當“存精蓄銳”,飲食以易消化、富含營養為主,粗細搭配、少油少鹽,避免暴飲暴食,養好脾胃才能提升機體營養轉化能力,居室勤通風、適度鍛煉,如慢走、八段錦、太極拳,有助于氣血流暢,輔助提升精氣血水平,心態平和,適時減少內心雜念和外在欲望,多做靜心養神的事情(如冥想、書畫、讀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