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1月,復出后的鄧小平將視察的第一站定在廣東,中共中央副主席葉劍英與他同行。鄧小平到廣東后,廣東省主要領導同志把當時愈演愈烈的“逃港”作為重大的惡性政治事件向他作了匯報。
![]()
鄧小平
所謂“逃港”,就是從1951年到1980年,大量的大陸非法移民以偷渡的形式從廣東進入香港。以深圳為例,在公開的文件里,新中國成立后“深圳歷史上共出現了4次大規模偷渡”,分別為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據廣東省委邊防口岸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統計,從195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記載的“逃港”事件就有56.5萬多人次。
鄧小平聽了廣東省領導的匯報后,卻顯得出奇的沉默,他連著吸了幾根煙,眺望著窗外的羊城街景,沉默了好一陣子才說:“我們的政策有問題,這事不是部隊所能管得了的。逃港,主要是百姓的生活不好,兩邊的差距太大了!”
鄧小平的這幾句話,讓不少領導同志百思不得其解:說政策有問題,難道不準外逃政策有變?說部隊管不了,誰又管得了?
![]()
直到10天后鄧小平離穗回京,他說的那番句話仍然沒有揭開謎底。不過廣東省委書記吳南生似乎悟出了鄧小平的弦外之音,不久以后,他帶上秘書,一竿子插到深圳的田間地頭進行實地調查。
吳南生經過調查,發現了一件蹊蹺的事:深圳有個羅芳村,河對岸的新界也有個羅芳村。不過深圳羅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新界羅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萬元;寶安一個農民勞動日收入為0.70到1.20元,而香港農民勞動的日收入為60至70港幣,兩者差距懸殊。難怪在廣東一些地區,普遍流傳著“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人家八分錢”(指寄信到香港叫親屬匯款回來),“內地勞動一個月,不如香港干一天”的說法。這也誘使許多人“前赴后繼”逃亡香港。
眼前的事實終于使吳南生恍然大悟,他終于明白了鄧小平那番話的意思,經濟收入對比如此之懸殊,難怪人心向外!更耐人尋味的是,新界原本并沒有一個什么羅芳村,居住在這里的人,竟然全都是從深圳羅芳村逃過去的!
![]()
吳南生
鄧小平回京后,對深圳一直念念不忘,他敏銳地認識到,“逃港” 問題的實質不在于群眾覺悟的高低,也不在于資產階級的誘惑,而在于“左”傾錯誤路線所導致的國民經濟凋敝,以及由這種凋敝所帶來的艱難的民生。鄧小平強調要恢復過去行之有效的政策,發展經濟,“生產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決逃港問題”。
中國最高決策者從“逃港”這一歷史怪圈中認識到,光是靠“堵”是堵不住的,必須把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
1978年7月,剛到任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第一次視察,便來到逃港最嚴重的寶安縣,他考察了羅芳、蓮塘之后,來到沙頭角。在那條獨特的“中英街”,書記看見幾塊豎在街中間的石頭,把一條窄窄的街道一分為二,粵港兩邊貧富懸殊,對比非常鮮明:香港那邊車水馬龍,顯得繁華熱鬧;而屬于寶安的這邊卻是破破爛爛,雜草叢生,蕭條冷落。有不少老百姓都過境去買東西,還有的過去了就不再回來了。
![]()
70年代的寶安縣汽車站
如此強烈的對比,使書記內心受到極大震撼,他說:“解放那么長時間,快30年了,那邊很繁榮,我們這邊卻破破爛爛!”
當天晚上,書記來到了蓮塘臨時收容站,他看到里面關著許多被抓住的偷渡者,就問其中一個人:“社會主義那么好,我們自己當家做主人。你們為什么要跑到香港那邊給人當奴仆,受人剝削?”
偷渡者的回答很簡單:“我們窮,收入也低,到香港容易找工作。”
站在一旁的寶安縣委書記方苞告訴書記,有很多偷渡到香港的人,很快就寄錢回來,他們的家人一兩年就可以蓋上新房。
![]()
這次視察對書記觸動很大,他親身體驗到了老百姓對改革開放、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以及發展經濟、縮小與香港差距的緊迫性。
此后廣東省委主要負責同志率先向中央提出設立經濟特區的設想,他們還提出了幾條新措施:讓香港資本家進設備開采沙石出口、收入兩家分成;吸收外資搞些加工業;恢復邊境小額貿易等。廣東省領導鼓勵當地干部說:“只要能把生產搞上去的,我們就干,不要先去反他什么主義。他們是資本主義,但有些好的方法我們要學習。”
1980年8月26日,經黨中央批準,經濟特區在“逃港”最嚴重的深圳最先建立,由此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深圳特區的誕生,使廣東人民看到了希望,中國大變革的洪流從此一瀉千里, 困擾了廣東幾十年的逃港偷渡現象,終于畫上了句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