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2025武漢企業100強正式揭曉。今年榜單入圍門檻為47.38億元,較上年(47.24億元)略有提高。有8家企業躋身“千億營收俱樂部”,與上屆持平;“百億級”企業56家,比上屆增加3家;百億以上企業營收總額接近3萬億元,占比超過九成。
上榜企業資產總額達到6.3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研發經費總額604.24億元(74家企業填寫數據),擁有專利授權總量近12.6萬件。40家企業有海外收入,同比增加7家,主要來自建筑工程、商貿物流、光電子信息等優勢產業;海外營收總額同比增長57.76%。
值得一提的是,民營企業入圍數量達到50家,再創歷史新高,首次超過國有企業。新入圍的15家企業中,有13家民企。不過榜單TOP20企業中,國企占據14席。
從產業結構來看,服務業企業占據58席,較2021年增長了10家。信息服務業企業作為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典型代表,今年榜單中有6家來自該領域。相應的,建筑業企業減少至17家,較2021年下降了11家。
![]()
武漢金控上升2個名次,排在榜單第八位,取代中鐵十一局,躋身“千億營收俱樂部”,去年實現營收1061.88億元,同比大漲31.5%,成為首家營收突破千億元的市屬國企。利潤總額12.5億元,繼續保持在市屬國企中領跑;累計繳納稅費23億元,同比增長18.6%。
這家企業成立于2005年,2015年更名掛牌為金控集團,是省內首家掛牌的金融控股集團。旗下全資、控股企業137家,涵蓋多種金融業態以及集成電路、北斗導航、現代物流、新能源等實業板塊。
近年來,武漢金控加快推進“做強主業、轉型發展、服務本土”。截至2025年8月,資產總額達到2908億元,預計年底將突破3000億元。2028年集團計劃實現營收2000億元,全力沖刺世界500強企業。
![]()
排在3-7位的分別是卓爾智聯(1623.59億元)、中國寶武武漢總部、九州通(1518.10億元)、葛洲壩集團、湖北交投(1208.85億元)。卓爾智聯首次以獨立主體申報,同時奪得“2025武漢服務業企業100強”第一。
這是卓爾控股的核心企業,武漢第一大民營企業,聚焦商貿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主業,已連續舉辦15屆漢交會、5屆數貿會,建設并運營漢口北國際貿易城(全國建筑規模第一、交易額第二的現代商貿物流平臺),搭建中農網、卓鋼鏈、化塑匯、CIC、海上鮮等智能交易平臺,發起設立華紡鏈,累計為30多萬家客戶提供交易、物流、金融、跨境貿易等商貿流通及供應鏈服務。自2021年起,已連續四年營業收入突破千億規模。
東風公司位居次席,同時蟬聯“2025武漢制造業企業100強”第一。去年營收同比減少10.4%至3691.79億元。其前身是始建于1969年的第二汽車制造廠。半個多世紀以來累計產銷汽車超過6200萬輛,上繳稅費約7000億元。截至去年底,總資產4703.86億元,員工數量11.7萬人。
2024年,東風汽車上市7款全新、2款改款新能源自主乘用車車型和7款新能源商用車車型。全年累計銷售24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2.5%;終端交付256萬輛,同比增長4.8%;其中,新能源汽車銷售86萬輛,同比大漲64.4%。自主品牌銷售137萬輛,同比增長34.8%;其中,自主新能源銷售81萬輛,同比增長122.5%,東風嵐圖夢想家躍居新能源MPV市場第一。
![]()
中建三局連續第二年排在榜首。作為全球最大投資建設集團——中國建筑集團旗下的骨干子企業,成立于上世紀60年代中期(1975年調遷湖北),是全國首個行業全覆蓋房建總承包特級企業,擁有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公路工程以及石油化工四大類共計14項特級資質,年在建工程超過2000座。
從在深圳國貿大廈、地王大廈施工中締造“深圳速度”,到承(參)建國內20多個省(區、市)第一高樓、不斷刷新中國城市天際線,再到業務拓展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立60年來,累計獲得國家專利、國家級工法1600多項,榮膺近300項魯班、國優獎,2024年合同總額更是首次邁上萬億平臺。
“十四五”以來,在鄂投資基礎設施、城市綜合體、建筑產業園等重點項目129個,新獲土地超過131萬平方米,完成投資額614億元,累計在鄂入統產值12720億元。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