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內很亂,美軍130萬人發薪都面臨困難。可越是這樣,帝國主義的本質決定了其必然瞄準戰爭。而最好得戰爭,就是在把俄羅斯拉入戰爭泥潭之后,再對中國故伎重演。這不,看解放軍動靜不大,美國智庫著急了,直接以“中國視角”,推出了一個“攻臺”路徑。
![]()
這個“路徑”的推出,誰最緊張?我們具體看看所謂“路徑”的內容。
據美多家網站報道,位于美國紐約州的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學,雪城大學日前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兵棋推演,25名國際關系和軍事安全專家首度以“中國視角”來規劃如何“攻臺”,試圖理解北京可能采取的行動路徑。
其推演的所謂“攻臺”路徑,主要觀點有三個,“攻臺”路徑也是三個。
三個觀點,其實都是一個腔調,目的也很清楚,就是忽悠特朗普,讓其敢于介入臺海沖突,看透這一點,再來分析以上這個智庫的三個的觀點,就可以看得更加透徹。
其第一個觀點:以“更可能”借由“克制的武力”和“算計的政治”,采取“有限導彈打擊+政治威懾+誘惑投降”的策略,迫使臺灣當局屈服,同時避免引發美軍介入。
“克制的武力”,“算計的政治”,完全是“以小人之心,量君子之腹”,企圖以這種所謂精準的表述,刻畫解放軍作戰能力質的飛躍,尤其是大陸始終堅持的“和平統一”方針。
所謂“有限導彈打擊+政治威懾+誘惑投降”的策略,也僅僅是警告特朗普,大陸的策略可能不觸及特朗普動武的“紅線”,目的依然是忽悠特朗普,降低武力介入的標準,向拜登學習,在中美博弈激烈的當口,將武力保護臺灣,作為一張遏制中國的“大牌”。
![]()
其第二個觀點:強調傳統的“威懾”理論和思維面臨三大挑戰。這也是告訴特朗普,以前的威懾對中國已經起不到作用了,目的是忽悠特朗普提高威懾力度,依然是為特朗普的中美博弈提供“超級彈藥”
一是“威懾”不能只聚焦“擊退攻臺”。目的是鼓動特朗普和臺灣當局進一步媾和,讓特朗普向賴清德提供更多的攻擊性武器。這一招是非常惡毒的。畢竟,美對烏克蘭軍事援助具有可參考性。大陸在這方面應該有一個明確的“紅線”:直接攔截沒收美對臺“進攻性武器”。
二是 “可信威懾”不僅取決于(美國)總統的聲明或前線部署,更取決于中國對美國政治體制的判斷,總統是否敢動武、國會是否支持、民意能否接受傷亡、盟友是否愿意共同行動。這其實是提醒特朗普將武力保護臺灣具體化,也是警告特朗普早做準備,畢竟面臨國會批準、民眾支持、盟友幫助的“三道關”。
三是美國須防止中國取得政治勝利。這是提醒特朗普政府,中國完全可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或者是“西安事變2.0版”,或者是又一次“國共合作”,總而言之是要美國警惕“臺灣投降”
其第三個觀點:美國不能只準備“想打的戰爭”,或者忽視軍事決策背后的政治脈絡,應力阻中國取得“政治全勝”。
這更是提醒特朗普“臺灣牌”的重要性,也是告誡其不要等待“想打的戰爭”,而是從現在的中美博弈就開始,將“臺灣牌”融入對中國的全面圍剿。
以這些觀點支撐,兵推由此出現了三種最受討論的戰略路徑:一是有限導彈攻擊搭配外交最后通牒,以“政軍嚇阻”取代“軍事登臺”;二是漸進式升級行動,不直接攻擊美軍;三是開戰即重創美軍力量,讓臺灣立即面對“孤立現實”。
這三種路徑其實充盈著對特朗普的算計,也就是告訴特朗普,“開戰即重創美軍力量”的可能性,以及“開戰即重創美軍力量”的選擇性,從而讓不可一世,其實掌控世界的特朗普產生焦慮感!
事實上,根據報道,多數專家認為,美方傳統上默認的“大規模登陸戰”或“先發制人攻擊美軍”的劇本,或許誤判了中國的戰略思維。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不會和這些美國智庫專家一樣瘋狂,也就是“開戰即重創美軍力量”的可能性為零。
![]()
但是,美國膽敢介入,那就面臨一場毀滅性的打擊,勢不可擋!
事實上,特朗普已經開始打出“臺灣牌”,而且比拜登更加窮兇極惡!
最新消息:美參眾兩院通過了新版國防授權法案,包括多項涉華消極條款,其中明確將撥款10億美元用于所謂“臺灣安全合作倡議”,加強美臺防務合作,邀臺參加環太演習。
一句話總結:美國智庫的心思已經放在如何忽悠特朗普身上,驢技窮的特朗普打出“臺灣牌”必然更加窮兇極惡,一舉收復臺灣時機正在成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