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大疆還是買影石?”最近這成了不少年輕人糾結的新問題。背后原因很直接——這兩家智能硬件巨頭正在瘋狂打價格戰。
國慶假期剛結束,大疆就率先出手,對旗下多款熱門產品進行大幅降價,包括云臺相機、運動相機和航拍器等,部分機型直接便宜了上千元。
![]()
圖源:網絡
有意思的是,面對大疆的降價,影石創始人劉靖康在微博上玩了一手“反向操作”。他半開玩笑地說:“可能有一部分因為我們影石的原因導致大疆降價”,還表示要“表達歉意”。
具體怎么道歉呢?他宣布,在10月2日到8日期間購買大疆產品的用戶,只要曬出訂單,就能獲得影石提供的100元無門檻代金券。同時,轉發這條微博的用戶還能參與抽獎,獎品是影石或大疆的“全家桶”產品。
![]()
圖源:微博
這波操作相當巧妙,影石不僅借勢做了一波營銷,還成功圈了一波好感。評論區很快熱鬧起來,有人說“已經有了大疆,想試試影石”,有人調侃“還能這么玩”,還有人說“劉總太凡爾賽了,但我們消費者喜聞樂見”。
不過,大疆的突然降價也讓不少剛原價購買的用戶直呼自己是“大冤種”,吐槽“被大疆背刺”的聲音一度把大疆送上了熱搜。
其實這已經不是兩家第一次正面剛了。之所以戰火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在于雙方在各自的主戰場上增長見頂,不得不闖入對方“腹地”尋找新機會。這場仗,早晚都要打。
那么問題來了:在這場硬碰硬的較量中,影石到底能不能剛得過大疆?
降價上千元,價格戰打瘋了?
大疆這次玩真的了。
國慶剛過,這家無人機巨頭就放出了“史上最大力度”的降價消息——Mini 4 Pro直降近1500元,Action 4便宜了950元,爆款Pocket 3也降了900塊。這場從10月9日持續到14日的促銷,讓不少剛原價買完的消費者直呼“被背刺”。
![]()
圖源:網絡
對此,大疆客服作出分層回應:線下官方門店購買的用戶享受7天價保;線上電商平臺訂單可申請價格保護;山姆等特殊渠道用戶則享有專屬限時補貼方案。
有意思的是,距離大疆總部僅10公里的老對手影石,其90后老板劉靖康非但沒有趁勢追擊,反而在微博上玩起了“反向操作”。
他公開表示,大疆降價“可能有一部分因為我們影石的原因”,并承諾在此期間購買大疆產品的用戶,只要曬出訂單就能獲得影石100元代金券。這條微博很快沖上熱搜,網友紛紛調侃:“這波格局打開了”“劉總太會了”。
![]()
圖源:微博
這確實是劉靖康一貫的風格——永遠不按常理出牌。從大學時期破解周鴻祎手機號碼,到用七千張學生照計算“南大平均臉”,這位年輕的創業者總能在關鍵時刻打出讓人意想不到的牌。
今年6月影石上市時,他身著文化衫、手持全景相機敲鐘的另類畫面,就已經向外界展示了這種特立獨行。
![]()
圖源:網絡
而這種獨特的行事風格,在隨后與大疆的競爭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7月23日,影石剛剛宣布進軍無人機領域;僅僅24小時后,大疆就官宣將于月底推出全景相機,正面迎戰的意味不言而喻。
隨后的較量更是針鋒相對——影石提前發布2999元起的無人機,大疆立即將對標產品定價至相同價位;當大疆新品陷入“鏡頭起霧”爭議時,劉靖康一邊說“這只是個例”,一邊宣布自家產品直降500元繼續施壓。
8月,戰火進一步蔓延。影石官宣全景無人機公測時,劉靖康在辦公區大撒現金紅包慶祝;9月,雙方戰火延續:大疆發布對標影石GO Ultra的Osmo Nano,影石則在柏林電子展展示全景無人機。
![]()
圖源:網絡
目前,兩大巨頭的競爭已從產品延伸至全維度對抗。
大疆正在瘋狂擴建市場團隊,與影石爭奪頭部KOL資源;影石則全力守擂,廣告預算大幅提升,基本覆蓋了各個流量渠道。在線下,擁有470多家門店的大疆遭遇影石的快速追趕——后者正在深圳、廣州等城市加速布局,某新一線城市的計劃開店數量達到去年同期的3倍。
更值得玩味的是,影石還從大疆挖來了資深員工張博擔任中國區銷售負責人。這位熟悉大疆銷售體系的老將,正在全力推進影石經銷商體系的改革。
這場同城德比已演變為一場涉及產品、價格、渠道、人才的全方位較量,兩大智能影像巨頭的市場爭奪戰仍在持續升級。
互攻腹地,影石強攻大疆
自今年6月登陸科創板以來,影石創新的市值表現令人矚目——在短短三個月內從700億元一路攀升,一度突破1400億元大關,截至10月仍在1100億元高位震蕩。
![]()
圖源:雪球
作為資本市場的新銳力量,為何一上市就選擇與行業巨頭大疆正面交鋒?這背后是影石面臨的增長瓶頸問題。
根據Frost&Sullivan的數據,2023年全球全景相機市場規模僅為50.3億元,即便到2027年預計也只能增長到78.5億元。
![]()
圖源:網絡
作為全球全景相機領域的領頭羊,影石目前已經占據超過80%的市場份額,即使影石在全球全景相機市場實現100%的占有率,其業務規模也僅能達到數十億元級別,增長空間相當有限。
如果僅依賴現有業務,單靠股價短期沖高難以支撐其長期估值邏輯,影石必須開拓新的增長領域,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已成為當務之急。
無人機市場恰好提供了這樣的機遇。
據MarketsandMarkets預測,2025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將達到261.2億美元,到2030年有望增長至405.6億美元,期間復合年增長率達9.2%。這個賽道顯然更具想象空間。
實際上,影石布局無人機領域早有端倪。招股書顯示,自2020年7月以來,公司持續注冊了多項“無人機”“全景無人機”相關專利,覆蓋結構、螺旋槳、動力系統等核心環節。此次推出“影翎Antigravity A1”全景無人機,算是厚積薄發。

影翎Antigravity A1 圖源:網絡
對影石來說,做無人機有個天然優勢:運動相機的核心技術都集中在影像系統和智能算法上。影石擅長的防抖、畫面拼接、智能追蹤等技術,可直接用于無人機,無需從零研發。其破局關鍵不在于飛行性能上硬剛大疆,而是利用自身優勢,在全景拍攝、AI創意玩法等方面做出差異化產品。
長江證券的測算顯示,在樂觀情景下,影石有望在無人機市場獲得20%的份額,對應營收規模約192億元,相當于再造數個影石。
資本市場顯然也信了這個故事。8月14日影石宣布全景無人機開啟公測后,股價連續兩日漲停,市值激增400億元,市盈率一度突破200倍。這樣的估值水平,顯然不是單靠全景相機或運動相機業務所能支撐的,反映出市場對其挑戰大疆的高度期待。
戰局的另一面,大疆在海外遭遇阻力后,掉頭殺入影石核心的運動相機領域,也是順理成章。
根據公開數據,2024年全球運動相機市場中,老牌選手GoPro以28.7%的市占率位居第一;而影石則以27.3%的份額緊隨其后;大疆雖暫居第三,但其25.8%的市占率與影石僅有1.4個百分點的微弱差距。
![]()
圖源:網絡
如此接近的份額,意味著大疆隨時可以祭出價格戰的利器,在影石最熟悉的戰場上,打響一場赤裸裸的份額爭奪戰。
于是,一個急需新增長,一個感到被威脅,兩家總部相距僅十公里的公司,在今年下半年默契地沖進了對方的核心領地。
結果有利有弊,但影石挑戰不小
在影像器材圈,大疆和影石的對比一直是熱門話題。一位資深攝影師坦言:“大疆像是穩扎穩打的優等生,影石則像是總能有新點子的創新者。”
從企業體量看,雙方確實不在一個量級。2024年影石營收55.74億元,而大疆高達800億元,是其14倍以上;凈利潤方面,影石為9.95億元,大疆則達到120億元,差距超過12倍。這樣的體量對比,讓影石的每一步發展都面臨更大壓力。
從產品上來看,在全景相機領域,大疆Osmo 360憑借1英寸方形傳感器帶來出色畫質,夜景表現和動態范圍廣受好評;其強大的生態協同能力更是錦上添花,從統一的色彩、通用的配件到無縫的軟硬件聯動,實現了多視角創作的完整閉環。
![]()
圖源:網絡
不過缺點也是有的。一些專業用戶反饋,這款產品仍存在明顯拼接痕跡,軟件體驗也有待優化,尤其是在8K錄制時容易過熱的問題較為突出。
影石Insta360 X5則以可玩性見長,雙底傳感器提升畫質,AI剪輯功能豐富,可拆換鏡片設計實用。不過在高光壓制方面稍顯不足。
影石Insta360 X5的用戶張小北反映,在戶外強光環境下拍攝時容易出現天空過曝現象,且機身尺寸相比競品略顯龐大,攜帶不便。
運動相機領域,兩者算是各有所長。影石Ace Pro 2參數亮眼,搭載徠卡聯合鏡頭,支持8K錄制,AI雙芯顯著提升夜景表現,防抖與防水能力出色;而大疆Action 5 Pro則延續了其一貫的產品特質,在便攜性、質感處理和低光表現方面優勢明顯,生態整合能力突出。
![]()
圖源:網絡
這種差異化也延伸到了消費者選擇上。一位專業攝像師李晨分享道:“如果你追求穩定可靠的畫質和完整的生態系統,大疆是首選;但如果你喜歡嘗試新玩法,影石的創意功能更能滿足你。”
然而,當我們跳出消費級產品的范疇,從更宏觀的技術層面審視這場競爭時,就會發現影石面臨著更為深層次的挑戰。
特別是在無人機等新興業務領域,既有的體量差距使得影石的每一步拓展都顯得格外有挑戰。
大疆深耕行業多年,已構建起由3.8萬項專利組成的堅實壁壘。即便是小米等實力玩家入局,也未能撼動其市場地位。
對影石來說,發布產品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驗在于如何彌補在核心技術上的差距。
在關鍵技術領域,大疆實現了從操作系統到電池、電驅等核心零部件的全鏈條自研,這不僅帶來成本優勢,更確保了技術迭代的自主權。相比之下,影石在核心零部件上仍依賴外部供應,這不僅影響成本控制,也可能制約產品的快速迭代。
作為后來者,影石需要構建飛行控制、避障算法等核心能力。而用戶體驗層面的圖傳穩定性、操控流暢度等細節,都將直接影響產品的市場接受度。
再回到兩者的戰爭,目前價格戰的效應已經體現在了財務數據上。在這場硬碰硬的較量中,體量較小的影石率先感受到了壓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51.17%至36.71億元,這說明降價確實吸引來了更多顧客,東西賣得多了。
但凈利潤僅微增0.25%至5.20億元,凈利潤率從21.35%下滑至14.16%。這說明雖然賣得多了,但每件商品賺的錢變少了,利潤被價格戰擠壓了。
為什么利潤漲得少?因為花錢的地方變多了,除了產品降價之外,影石還把錢花在了研發做新產品和打廣告做營銷上。
為了盡快研發出能與大疆抗衡的無人機,上半年影石研發投入直接翻倍,燒掉5.62億元;同時為了搶占市場聲量,廣告營銷費用也水漲船高,花掉6.28億元,漲幅75%。這兩項支出就像兩個抽水機,把增收的利潤幾乎抽干。
![]()
圖源:網絡
這場巨頭之爭正在引發行業洗牌。消費者倒是能坐收漁利,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產品。而那些實力不濟的中小品牌,很可能會在這輪激烈競爭中悄然離場。
當然,企業不會永遠停留在價格廝殺階段。
小結
接下來的競爭將升級到三個維度:首先是生態布局,讓無人機、運動相機等設備實現智能聯動,配上一鍵成片的AI剪輯,賣的不是單個硬件,而是一整套創作解決方案;其次是AI賦能,讓相機自動完成構圖、跟蹤等原本需要專業知識的操作;最后回歸到用戶體驗的本質,看誰的產品用起來更順手、軟件更流暢。
表面看,這場價格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消耗戰。但深入來看,它正在倒逼企業轉型突破。短期陣痛難免,特別是對影石這樣利潤承壓的挑戰者。長遠來看,這樣的競爭反而會催生更優秀的產品和更完善的服務體系。
最終的贏家,或許是能享受到更好產品和服務的我們這些消費者。
參考資料;
1、《影石CEO劉靖康回應抽獎送大疆:接受批評,不過承諾過的福利照發;此前大疆降價,劉靖康發文表示可能有一部分是影石的原因》瀟湘晨報
2、《大疆降價,影石道歉》三眼Pro
3、《硬剛大疆,廣東90后干出1200億》財經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