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下來,大批醫療服務價格進入調整期。
23項價格降低,30項價格調高
醫院10月15日起執行
10月13日,上海市醫療保障局、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關于降低本市部分醫療服務項目價格的通知》,明確下調連續動態血糖監測、結核分枝桿菌基因檢測兩項服務的收費標準。本次調價10月15日起執行。
![]()
通知要求,自10月15日起調整連續動態血糖監測、結核分枝桿菌rpoB基因和突變檢測的費用,調整后價格標準分別為200元/天、300元/次。
10月9日,河北省醫保局發布《關于調整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通知》,通知修訂和調整了部分醫療服務價格項目。
其中“免陪照護服務”(編碼011303000110000)計價說明項增加“3.本項目價格為一對三服務每人每日價格;一對二服務每人每日加收40元,一對一服務每人每日加收100元”,醫療機構開展相應服務可據實收費。
降低“血小板聚集(PAgT)試驗、血清果糖胺測定”等23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提高“Ⅱ級護理、中藥貼敷”等30項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并公布具體指導價格。
近一個月,河北省已連續發布兩次醫療服務項目價格調整通知。9月19日,河北省下調“連續動態血糖監測”“結核分枝桿菌rpoB基因和突變檢測”“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核酸檢測”“結核分枝桿菌多重耐藥性基因檢測”4個項目價格,同樣在10月15日起執行。
按照上述降低項目分類,醫院檢驗科收費將面臨大幅調整。
不僅河北省,將于本月15日執行的還有浙江省部分醫療服務價格。日前,浙江省醫保局發布《關于公布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首輪動態調整方案的通知》,明確本次共調整267項醫療服務價格,其中包含60項檢驗項目,覆蓋常規生化、免疫、分子診斷等重點領域,其中檢驗類醫療服務項目共60項,價格全部下調。
![]()
文件明確自2025年10月15日起同步執行檢驗費用降價政策,部分項目還明確要求醫療機構需在半小時內出具結果,且通知僅適用于在杭省級公立醫院。
全國醫院價格大調整
9月25日,在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第四場‘美好生活專場’解讀”直播活動上,國家醫保局價格招采司醫藥價格處處長蔣炳鎮介紹:“國家醫保局已印發33批立項指南,整合設立主項目1640個、加收項599個、擴展項156個。”
國家醫保局在會上明確,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加快編制藥學、檢驗、輔助操作等立項指南,指導各地醫保部門在2026年整體完成對接落地工作。
價格立項后,醫院收入會降嗎?
在社會輿論中,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常常容易被誤解為“壓縮醫院收費”或“降低醫院收入”。然而,從本次解讀活動和相關政策導向來看,國家醫保局的改革目標并非如此。相反,立項指南的深層邏輯,恰恰是為了讓醫院和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得到更為合理和充分的體現。
此次立項改革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通過“有升有降”的策略調整整體價格結構。一方面,適度提高技術勞務類項目的價格水平;另一方面,合理降低部分檢查檢驗類項目的價格。如此一來,不僅優化了收入結構,也強化了“價值決定價格”的原則。醫療服務價格立項改革不是為了削減醫院收入,而是為了優化更加合理的收入結構。
全國收費調整后,
會直接影響醫務人員的收入嗎?
改革醫療服務價格,
是否直接影響醫務人員的收入?
曾經有多位專家表示,醫務人員的收入與醫療服務價格高低、醫療服務的收入沒有直接關系。醫務人員收入的高低,主要受公立醫院的薪酬管理體制以及醫院內部績效分配方案影響,醫院如何對不同科室和醫務人員進行收入分配和獎勵,由醫院決定。
但也有網友認為,促進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統一規范,對醫生的收入可能會產生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并非直接且單一的,而是多方面因素交織的結果。
首先,從直接經濟影響來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統一規范是為了解決地區間價格差異大的問題,使醫療機構收費更透明,患者付費更明白。
在這一過程中,部分原本價格較高或較低的醫療服務項目可能會進行調整,以符合新的規范。對于醫生而言,如果其提供的服務項目價格有所上升,那么理論上其收入可能會相應增加;反之,如果價格下調,則收入可能會減少。
然而,這種影響并非絕對,因為醫生的收入還受到多種其他因素的影響,如醫院的績效分配制度、醫生的工作量、患者的支付能力等。
其次,從長期和間接的角度來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統一規范有助于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推動醫療行業的健康發展,這可能會帶來兩方面的正面效應。
第一,提升醫生職業尊嚴和收入水平。通過改革,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可以更加合理地反映醫生的技術勞務價值,使醫生的付出得到應有的回報。這有助于提升醫生的職業尊嚴和滿意度,進而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長期來看,這可能會對醫生的收入水平產生積極影響。
第二,促進醫生職業發展。隨著醫療行業的規范化發展,醫生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將受到更多關注,醫生可以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服務質量,來贏得更多患者的信任和認可,從而增加自己的收入來源。此外,隨著新型醫療服務項目的不斷推出和實施,醫生也有機會參與更多高附加值的服務項目,從而獲得更高的收入。
值得注意的是,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統一規范可能會對部分醫生的收入產生短期內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對于那些依賴高價服務項目或存在過度醫療行為的醫生來說,改革可能會減少其不正當的收入來源。但從整體和長遠來看,這種改革有助于凈化醫療環境,提升醫療行業的整體形象和信譽。
醫客說
醫療價格改革,是“價值回歸”的起點
這場全國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表面是“降價”與“漲價”的數字游戲,本質是醫療體系向“價值醫療”的轉型——讓藥品、檢查回歸“工具屬性”,讓技術、服務回歸“價值核心”。
對醫院而言,這是擺脫“以藥養醫”依賴、轉向“以技強院”的契機;對醫生而言,這是職業尊嚴被重新定價、收入與能力掛鉤的開始;對患者而言,這是“該省的錢省了,該貴的服務貴得明白”的公平。
正如國家醫保局所言:“改革不是為了削減收入,而是為了讓價格更合理。”當檢驗單上的數字更透明,當護士的護理操作被明碼標價,當醫生的技術價值被充分認可——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更健康、更可持續的醫療生態。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華醫網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