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方聯動
筑牢救治生命的防線
一條跨越近四千公里的光纖
一端連接著雪域高原
另一端連接著首都北京
依托遠程醫療服務平臺
形成跨地域緊急救治的生命鏈
![]()
近日,解放軍總醫院與西藏軍區總醫院、陸軍某醫院三方聯動,圓滿完成遠程實時超聲動態掃查與視頻會診。近年來,醫療保障中心遠程醫學科與第一醫學中心超聲診斷科積極推動智輔醫學診斷系統建設,與傳統遠程診療深度融合,逐步形成集遠程超聲報告解讀、遠程實時超聲會診與5G遠程超聲檢查于一體的協同體系,在提供精準超聲指導基礎上,通過實時交互與案例復盤,在緊急醫學援助的同時達到教學相長和協同共進的目的。

高原急情:時間就是生命
位于西藏的陸軍某醫院收治了1名突發急腹癥的邊防戰士。發病時右上腹持續性疼痛,伴有惡心、發熱,急性膽囊炎、膽結石是常見病因,但亦需警惕膽囊穿孔、化膿性膽管炎、膽管梗阻等嚴重并發癥。超聲檢查因其無創、便捷、實時、準確的特點,是急腹癥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然而面對這例較為復雜的病癥,當地醫院在超聲診斷的精確性和經驗上存在一定不足。為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準確救治,陸軍某醫院迅速通過西藏軍區總醫院發起遠程會診申請,希望能得到權威超聲專家的指導。

實時互聯:影像“零時差”傳輸
接到申請后,解放軍總醫院醫療保障中心遠程醫學科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完成三方聯通會診通道搭建。高清超聲動態影像的實時、無損與穩定傳輸是技術保障核心,通過對會診全程實時質量監控,實現指令與影像的精準同步,保障多方資源無縫對接。“請將探頭再向右肋緣下移動一點,對,就是這里,緩慢扇形掃描。”屏幕前,專家緊盯動態圖像,向遠在西藏的操作醫師發出指令。隨著探頭的移動,膽囊的形態、壁的厚度、腔內膽汁的透聲情況,以及后方伴有典型聲影的多顆結石,都清晰地呈現在專家團隊眼前。

幫帶輻射:鋪就“健康天路”
![]()
“圖像非常清晰。可以看到膽囊明顯增大,壁毛糙、增厚,這是膽囊炎的表現,多發斑狀強回聲,后方聲影干凈,是典型的多發結石特征。”會診專家一邊分析圖像,一邊向操作醫師和與會者講解診斷要點。“目前看,沒有發現膽囊周圍積液、穿孔的跡象,這排除了最危險的并發癥之一……”在“隔空”指導下,操作醫師系統地掃查了肝內外膽管、胰腺等關鍵區域,進一步排除了其他疾病可能。
經過實時掃查與多學科討論,最終明確診斷為“膽囊多發結石合并急性膽囊炎”,為了降低患者病情復發風險與并發癥發生概率,針對患者病情制定了先行積極抗炎、解痙、對癥支持治療和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診療方案。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超聲診斷科羅渝昆主任團隊結合實時圖像,對掃查手法、標準切面的獲取、影像細節的判讀、鑒別診斷的思路作了詳盡的講解。“為什么這里要重點看?”“這個聲像圖特征提示了什么?”“如何與類似的疾病進行區分?”……一場高水平的超聲診斷帶教課,在遠程協作中同步完成。陸軍某醫院醫師表示:“這種實時、手把手的指導,比看任何教材都直觀、都深刻!讓我們對膽囊急癥的超聲診斷有了全新的認識。”
在海拔數千米的高原,患者病情得到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的精準診斷,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此次遠程會診通過實時帶教將先進的診斷思路和技術規范“播撒”至邊疆基層,幫帶提升當地醫療水平,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的遠程醫療支援新模式,構筑起堅實的“生命健康天路”。
主管| 解放軍總醫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宣傳處融媒體中心
來源 |第一醫學中心、醫療保障中心
撰稿 | 張 坤 謝 芳
圖片 | 王艷華
刊期 | 第 2958 期
總編:熊 剛
主編:史艷菊
編審:張 密 李笑一
編輯:李笑一
郵箱:jfjzyy01@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