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天空,米格-15戰機是捍衛領空的利劍,能駕馭它的飛行員堪稱 “天之驕子”,可1962年3月3日,一架米格-15突然偏離航線,徑直飛向臺灣桃園機場。駕駛它的劉承司,成為新中國首位叛逃的飛行員,他最終的結局如何呢?
![]()
湖南籍的劉承司,青年時憑借過人天賦考入航校,彼時新中國剛創辦六所航校,培養飛行員的成本堪比等體重黃金。1956年畢業,劉承司被分配至東海艦隊海軍航空兵6師16團3大隊8中隊,授予少尉軍銜,前途一片光明。
在戰友眼中,劉承司技術扎實卻虛榮心強,可1959年發生的 “手表事件”,成為他人生轉折的拐點。當時單位為飛行員配發高檔手表,輪到劉承司時,卻因隊長手表損壞被臨時調劑,承諾后續補齊的手表遲遲未到。
看到戰友們把玩新表,劉承司怒火中燒,他竟上街買了只鬧鐘,用繩子系在脖子上訓練,鬧鐘滴答聲在機艙里格外刺耳。正值浙閩輪戰關鍵期,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任務,領導當即停飛并要求他寫檢討。
“憑什麼別人有我沒有?部隊就是偏心!” 面對開導,劉承司拒不認錯,直到數月,他突然提交誠懇檢討書,領導以為其思想轉變,便批準復飛。沒人料到,這份檢討是叛逃計劃的偽裝。
![]()
復飛后的劉承司表面如常,私下卻開始搜尋臺灣電臺,當時通訊技術簡陋,他趁訓練間隙頻繁與敵臺聯絡,每次都速戰速決避免暴露。敵臺不斷許諾:“到了臺灣,黃金美女應有盡有,保證你享盡榮華。”
1962年3月3日,劉承司執行常規訓練任務,升空后突然改變航向,壓低高度向臺灣飛去,同時呼叫敵臺請求護航。臺灣方面立即清空航線,令正在訓練的教練機避讓。
桃園機場塔臺發現米格- 15時警報大作,待確認是“投誠者”后,急忙指揮避讓。劉承司降落技術生疏,反復嘗試才著陸,導致空中待命的教練機油料耗盡。兩名飛行員跳傘時不幸卷入尾翼,當場身亡,其中包括王牌教官李樹元。
剛落地的劉承司還不知釀成慘劇,就被鮮花和閃光燈包圍,蔣介石親自召見,賞賜 1000兩黃金,破格授予上校軍銜,安排擔任空軍電臺副臺長,臺灣媒體將他塑造成 “義士”,組織演講煽動大陸人員叛逃。
![]()
除此之外,臺灣當局為劉承司籌備了婚事,新娘是警務處督察的女兒蔡健美。劉承司不知道,這位看似溫柔的妻子,實則是奉命監視他的特務,其全家都在軍警系統任職。
1964年3月3日,叛逃兩周年當天,兩人舉行盛大婚禮,可這段政治婚姻毫無溫情,蔡健美因長期從事特務工作失去生育能力,夫妻間始終隔著猜忌的高墻。劉承司漸漸發現,自己不過是被利用的宣傳工具。
劉承司的 “上校” 軍銜徒有虛名,從未接觸核心軍事機密,電臺副臺長也只是負責錄制宣傳節目,1000兩黃金被分批發放,每次支取都需詳細報備,實則被變相管控,昔日的 “英雄”,淪為被軟禁的囚徒。
當時,劉承司的叛逃引發全軍震動,空6師從師長到中隊干部全部免職,在外學習的師長也從大校降為上校,部隊被調離前線待命,上級借此展開全軍整頓,引發后續一系列人事變動。
![]()
隨著時間推移,劉承司的利用價值耗盡,臺灣當局逐漸淡化他的存在,取消了定期的宣傳活動。劉承司被安置在偏僻住所,身邊始終有便衣監視,連與大陸親友聯系的權利都被剝奪。
晚年,劉承司獨居在老舊公寓,蔡健美早與他形同陌路,他曾試圖申請回大陸探親,卻因身份敏感被兩岸同時拒絕。
90年代末,有消息稱劉承司在臺北病逝,葬禮上僅有幾名臺灣空軍低級軍官出席,場面凄涼。
從天之驕子到孤魂野鬼,劉承司的悲劇始于一塊手表的虛榮,終于對利益的貪婪。他背叛的不僅是部隊,更是國家耗費巨大資源的培養與信任,那些黃金與虛名,終究成了刺穿他人生的利刃。
同期的軍人,有人在戈壁隱姓埋名研制武器,有人在邊疆用生命守護國土,他們或許沒有黃金萬兩,卻贏得了民族的銘記。劉承司的結局印證了:背叛者或許能得到一時好處,卻永遠逃不過歷史的審判。
![]()
歷史從來公平,忠誠者被永遠鐫刻在豐碑上,背叛者只會淪為警示后人的注腳。劉承司的故事提醒我們:個人欲望的堤壩一旦潰決,終將被時代的洪流吞噬,唯有堅守信仰方能行穩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