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15日是“全球洗手日”,該節日的設立旨在呼吁全世界人民正確利用肥皂洗手,形成主動、正確的洗手健康行為。
我們的雙手每天要接觸數以萬計的病原微生物,它們可能來自生活中的各個角落,例如桌椅板凳、電梯按鈕、手機屏幕等等。一雙未清潔的手,可以通過觸摸眼、口、鼻,將病原體輕松送入體內,也可以在日常接觸中傳播給他人。
![]()
保持手掌清潔的好處?
1. 用洗手液(肥皂)洗手可使腹瀉疾病減少30%。
2. 用洗手液(肥皂)洗手可使急性呼吸道感染減少高達20%。
3. 用洗手液(肥皂)洗手對于減少霍亂、埃博拉、非典型肺炎、新冠肺炎和猴痘等疫情相關病原體的傳播起著重要作用。
4. 手部衛生可以預防醫療相關性感染,并有助于減少抗生素耐藥性的傳播。
5. 手部衛生可能有助于減少被忽視的熱帶疾病。
關于洗手的常見誤區
1.不要簡單揉搓洗手
在生活中,不僅要多洗手,還要會洗手,除了洗掌心,手部其他部位也要清洗,科學地清潔雙手,可以清除手部污物和細菌,防止接觸感染疾病。
2.不要洗手時間過短
洗手時間過短,不能有效去除病原體,建議雙手揉搓不少于20秒,確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縫、指甲縫、手腕等處均被清洗干凈。
3.不要僅用清水洗手
只用清水洗手,不能有效去除手部污垢,大量病原體仍停留在手上,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并持續一定時間,才能有效去除致病菌。
4.不要用洗手盆洗手
經過反復洗手后,洗手盆里的水已弄臟了。用臟水洗手,手仍然是臟的,達不到洗凈手的目的;洗手時,要注意用流動水洗手,使雙手充分浸濕。
5.不要共用毛巾干手
洗手后應自然干燥或用一次性紙巾擦干。最好不要使用毛巾,因毛巾容易潛藏病菌,易使洗凈的雙手沾染病菌,更不要用公共毛巾。
正確洗手的方式
洗手時,使用流動水和洗手液(肥皂),每次揉搓20秒以上,確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縫、指甲縫、手腕等處均被清洗干凈,具體步驟可遵循下圖的“七步洗手法”。
![]()
遵循科學的洗手方式不應只在全球洗手日這一天,而應該貫徹到生活的每一天,預防疾病,守護健康,從洗手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