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大財可富司機
本周一開盤前的觀點:
紅利/老登股東認為,連跌幾個月就是為了這次護盤。
券商股東認為,一直壓著不漲,終于有護盤的機會了。
科技股東認為,科技股進來這么多資金,不會賠本賺吆喝,在大跌的情況下強行賣出。
軍工和稀土股東認為,資金會抱團反制概念。
有色和貴金屬股東認為,全球主要貨幣擠水分,資源股還會繼續漲。
白酒和消費股東認為,資金要回流內需股,大漲。
小盤股東認為,大盤股抱團即將瓦解,資金風格轉換,小盤股要連陽。
創新藥股東認為,創新藥已經連續利空,再多放幾次利空都已經麻木了,必定反彈。
場外踏空資金認為,之前踏空,這次肯定要進來抄底了。
總結:大漲。
本周二收盤后的觀點:
牛還在,錢沒了。
日前一位叫“10W期權之旅”的網友,就剛經歷了這樣一場“噩夢”:44個交易日里,他從滿心期待入市,到中途盈利幾十萬,最后眼睜睜看著賬戶歸零,活脫脫上演了一出真人版“人還在,錢沒了”。
這位“10W期權之旅”的博主,最初是被另一位期權博主的戰績勾動了心思:對方幾天時間就從2萬賺到100萬,這樣的“神話”讓他動了入場的念頭。于是在8月5日這天,他正式進軍期權市場,文章末尾還帶著期許祈禱:“希望我也有好運。”
![]()
入市最初幾天,或許是“新手保護期”生效,他的操作格外順利。一開始主攻中證1000,后來切換到上證50,第一天就賺了1萬,第二天再賺8000元;連賺五天后,累計收益達到5.2萬。嘗到甜頭的他,心態也漸漸飄了,在日志里寫道:“這五天真是爽,照此下去,不成了世界首富了?”字里行間滿是初生牛犢的沖勁,卻沒意識到風險早已潛伏。
![]()
當意識不到風險的時候,風險就已經來了。隨著中證1000回撤,他堅持做多,8月14日一天就虧了2.5萬,盈利回撤50%。隨后,他陷入“追高-恐高-止損”惡性的循環。8月19日再次迎來爆虧,一天虧了2.5萬。事后他復盤時滿是懊悔:“高點追了中證1000,扛到有盈利沒走,結果在最低點止損;換倉上證50后,又遇上單邊下跌一下午,連一點反彈都沒有。忙活半天,一把回到解放前。”
更大的風浪還在后面。入市第11天,他迎來了“高光時刻”——單日狂賺10萬,日志里滿是慌亂又興奮的情緒:“慌亂,手足無措,語無倫次,我的天,這是要逆天改命了嗎?”到了第14天,又賺1.8萬的他,心態已經徹底放松:“今天沒有上周三的興奮了,就像是撿錢一樣的行情,無非是拿碗盛還是用鍋接的區別。”盈利的快感,讓他徹底忘了期權市場的兇險。
時間來到9月,市場波動加大,博主的盈虧起伏也越來越劇烈。9月3日單日虧損3.7萬后,他腦子一熱,直接充值90萬,將本金拉到100萬,想靠“重倉翻盤”;可現實給了他更重的一擊,9月4日一天就虧了17萬,剛加的本金瞬間縮水。
![]()
9月5日指數大漲,博主終于冷靜下來復盤:“越虧越加倉,最后割肉出局,典型的賭徒經歷。靜下來看,還是太嫩了,不適合百萬資金操作,出金50萬,以后期權期指一起做,期權做短線,日內必須出,期指長線。”
之后憑借著空倉觀望和做超跌反彈,博主的賬戶開始回血:9月11日單日回血14萬,他又找回了熟悉的感覺。甚至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一年掙一百萬。”
![]()
國慶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他小賺0.7萬。還興致勃勃制定了節后計劃:“如果節后低開,也許是買入好機會;我不會心灰意冷;如果高開,就兌現走人。依然樂觀,畢竟在牛市里。”
可誰能料到,10月14日他突然發了一個“大結局,歸零了”的帖子,字里行間滿是絕望:10月13日集合競價全部清空持倉結束以后,歷時40多個交易日的期權交易,最終虧完了所有本金,最高的時候利潤20多萬,昨天早上虧完所有利潤與本金。
![]()
他進一步說明了虧損的原因,“上周有個期指被套,他違背原則增倉加了期權,買了50左右的股指股權,周一開盤集合競價賣了,滬深300和中證1000都賣了,期指也平了,合計虧損30多萬,心灰意冷了,辛辛苦苦掙的錢,一會沒了,所以決定痛改前非,告別金融市場。“
![]()
從最初準備”大干一場“,到最后被市場”大干一場“;從渴望一年賺100萬,到把多年辛苦攢下的錢虧得一干二凈,前后不過40多個交易日。對這位博主來說,這段經歷像一場荒誕的噩夢,醒來只剩空蕩的賬戶。
期貨/期權的風險有多大?司機不至一次在文章里寫過。詳見《牛市爆倉,太慘了!》《百億私募敦和資管神操作:財經大V被迫交割1500噸蘋果現貨》。
最近,期貨日報搞了一次全國期貨(期權)實盤交易大賽,更是用數據印證了這份兇險。數據顯示,這次參賽的上榜人數一共有167928人,雖然期末權益最高的時候達到521.70億元,但最終整體凈利潤是-10.79億元。
更扎心的是,盈利的人只有36848個,占比剛過21.94%。也就是說,近八成參賽者都虧了錢。連專業參賽者都難逃虧損,更何況像這位博主一樣,可能連基礎概念都沒搞懂,就靠“羨慕別人賺錢”入場的散戶?
![]()
再看大賽分組數據,普通投資者集中的輕量組表現最差,盈利人數占比墊底,是所有組別中唯一虧損,虧損金額達到53億。量化組雖然有7.56 億元盈利,但那是靠專業算法和團隊操作,普通散戶根本學不來;高凈值組能以62.69%的盈利占比,賺到33.83億元,靠的是大資金抗風險能力,和小散戶的本金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
更讓人揪心的是,比賽期間整體凈利潤最低跌到過-34.03億元,很多人都是先賺后虧。就像這位博主,嘗過賺錢甜頭后,總覺得“還能賺更多”,最后把本金都搭了進去。
這位博主44天賬戶歸零的經歷,并非個例,而是無數盲目入場散戶的真實寫照:看著別人的盈利截圖心動,抱著“賺快錢”的想法沖進高風險市場,然后重復“滿倉買、賺了不愿走、虧了拼命補、最后歸零”的循環,最后只能在虧損的泥潭里束手無策。
期權的“以小博大”背后,藏的是“以小博沒”的風險。牛市里的“賺錢神話”旁邊,站著的是更多“本金歸零”的悲劇。在市場里,守住本金永遠比追求暴利重要,懂規則永遠比賭行情靠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