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20歲的女孩,高原反應命懸一線,在ICU里搶救多日。
她和幾個徒步搭子一起,在十一長假期間,到四川西部的高原山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徒步旅行”。
她之前沒有戶外經驗,而那幾個搭子,替她選擇了對新手并不友好的路線。
![]()
她出現了非常劇烈的高原反應,包括在酷寒的高山上,身體嚴重失溫。
危急關頭,那兩個徒步搭子,將這個女孩,丟給素不相識的其他“驢友”,揚長而去。
幸好一些熱心的“驢友”,設法將她護送下山,一進醫院,就直接送進ICU。
女孩的父母得知這個慘劇,接到女兒就醫的高額賬單,在網上向各界公開求助。
![]()
然而,眾多網民卻不買賬。
有人說:你20歲的游歷,我這窮鬼社畜,到了40歲依然玩不起。
還有人說那個女孩穿的衣服是奢侈品;或者說在網上出鏡求助的女孩父母,戴的是金手鐲。
總之一句話:我不相信你,你別忽悠我掏錢!
![]()
——平心而論,衣服看不出是不是奢侈品,至于“金鐲子”,更無從判斷,誰的肉眼也不是元素光譜分析儀。
真正令人寒心,甚至細思恐極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稀薄到了什么程度!
這令人想到當代社會學者李應斌的一本雜文集:《信任危機》。
![]()
![]()
“無責任,無擔當,無敬畏”
“高反女孩”的悲劇,最無可爭議的事實,是和她一起的徒步搭子,完全配得上書中對當今一些人的評語:
無責任,無擔當,無敬畏的“三無人員”;
誰信任這種人,誰就就無異于“把嬰兒托付給最差勁的熊孩子”。
![]()
那個來自江蘇的女孩,缺乏野外徒步經驗,又想嘗試一下,所以才在青年旅社,找了幾個結伴同行的搭子。
按照書中的觀點,這樣的情形,是一份飽含著人情溫度的重大托付,萍水相逢卻又基于道義的生死之交。
這是“混社會,闖江湖”的最可貴的品質;
自古以來的祖先,無論身在廟堂還是鄉野,都格外珍視這種義氣。
![]()
一起登山的搭子,總共三人,兩男一女。
加上那個女生,總共兩男兩女。
和那個缺乏經驗的女孩相比,那三個搭子,很可能都有一定的經驗,所以他們敢于選擇更困難的路線。
他們顯然都沒有考慮那個和他們一起的女孩,是怎樣的身體情況,會遇到怎樣的風險。
![]()
氧氣瓶、保暖毯之類,之前根本沒有準備。
結果,在爬山途中,女孩出現了劇烈的高原反應,步履艱難。
但那三個搭子,誰都不肯立刻帶著女孩下山,依然自顧自地往上爬。
他們只想著自己玩好,至于同伴,哪怕親眼看到她難受得要死,也無動于衷,血冷如冰。
![]()
女孩也只好咬牙跟緊,但她越發支持不住,包括頭暈嘔吐等多種癥狀。
此外,在非常寒冷的高山上,身體嚴重失溫。
就這樣一直爬到四千多米的高度,女孩實在支撐不住了。
在這種關頭,那幾個搭子把這個女孩,托付給素不相識的沿途驢友。
![]()
接下來的救助,乃至送往醫院的費用,都是熱心的驢友們幫忙。
也許,那幾個搭子,萬沒想到事情會惡化到這種程度,大概生怕承擔責任。
“沒出事故前,漠視風險,不負責任;出了事故,只求自己脫身,毫無擔當。尤其是,哪怕人命關天,內心也是漠然,根本沒有對天理良知尤其是別人死活的敬畏。”
書中這番話,值得那幾個搭子,好好讀一讀,尤其是,以此為鑒,對照下自己的行為!
![]()
![]()
“這年頭,誰可信?”
當女孩的父母,在網上向大家求助籌款時,也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從懷疑那個女孩穿的衣服是貴重名牌,到聲稱公開求助的女孩母親,“戴著金手鐲”……
還有人直接留言:你家肯定有房子,只要把自家房子賣了,就足夠支付醫藥費!
![]()
對類似情形,書中也有提及:
“這些年來,網上那些身患癌癥或者其他重癥,一邊展示自己生活,一邊向社會求助的人,只要出了點小名氣,幾乎無一例外都會經常被懷疑裝病、騙錢。”
“唯一的‘自證清白’之道,就是忽有一日,不幸病逝,看到噩耗的網友,才終于道歉認錯。”
![]()
作者慨嘆道:
任何社會,都難免有些不爭氣的家伙,辜負他人的信任,或者利用他人的信任,騙取私利。
然而更加可悲的是,同在一個社會里奔波的人們,彼此都把對方視為“不可信任之徒”。
每個人都儼然穿越到21世紀的福爾摩斯,以“有罪推定”的眼光,盯著別人的蛛絲馬跡,動輒斷言別人是騙子。
![]()
這種互不信任的環境,意味著:
一旦你真的有了需要大家幫助的遭遇,大聲求援,換來的卻是傷口撒鹽的冷嘲熱諷。
“這年頭,誰可信?”——這是如今的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流行語。
然而,當你處處懷疑別人,也在加劇社會的“互不信任度”,或者說,連你本人,也會在別人眼中,隨時可能被當做騙子防范。
捫心自問,有誰真心愿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
![]()
![]()
更理想的社會,應該什么樣?
那個嚴重失溫、危及生命的女孩,從某種意義上講,未嘗不是我們共同處境的一種寫照。
處在氣溫太低、無法保暖的環境,難以健康生存,而一個互不信任、血冷如冰的環境,也足以“凍死人”。
書中呼吁:重建人際信任,這是我們每個人,賴以共同取暖的溫度。
![]()
按照書中的邏輯,我們可以展望一個更理想的社會:
當初那幾個更有戶外經驗的搭子,面對愿意信任自己、愿意一起同行的女孩,應當意識到: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如果擔心無能為力,可以轉介紹給其他驢友,或者向他人求助。
這樣的話,如果依然同行,起碼也要提前備好氧氣瓶,和更保暖的服裝。
![]()
一旦發生明顯很嚴重的高原反應,照顧同伴、及時回程,遠比自己這一趟非要玩得盡興,不知重要多少倍。
“高反進入ICU”的慘劇,完全可以避免發生。
一旦發生了嚴重事故,大家也不妨懷著善意“伸把手”。
不捐錢也行,但不要冷嘲熱諷。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妨多一份真摯和厚道,多一份人際之間的善意。
這是化解信任危機、改善我們自己處境的最佳選擇。
何去何從,不言自明。
請在右下角“點贊”“在看”
第一時間閱讀文章
好看的人都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