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東陽 來源 | 李東陽朋友圈
都說時尚是個圈,如今,輪到網球裙了。
走上街頭,隨處可見身著網球裙的人群;寫字樓里,針織開衫配短款網球裙的白領踩著高跟鞋掠過;咖啡館露臺,運動鞋搭亮色網球裙的辣妹曬著日光浴;就連周末的CityWalk隊伍中,百褶網球裙配Polo衫的穿搭也成了吸睛焦點。
曾經只屬于網球場的運動單品,如今徹底跳出賽場框架,成了中產辣妹的新寵。
![]()
圖 源 :小紅書截圖
當瑜伽褲的熱潮逐漸降溫,這條自帶性感基因的裙子,正悄悄改寫運動時尚的商業規則。
時尚的魅力就在于其目空一切的顛覆性,在你尚未感知到時它已經爆賣好幾輪,成了最賺錢的賽道之一。
于是全體目光再次向其靠攏,一條裙子的秘密開始猛烈激起了商業市場的陣陣漣漪。
![]()
網球裙,最新時尚單品
“現在穿網球裙的,十個里未必有一個打網球。”有業內人士一句話點破了這股潮流的本質,網球裙早已脫離運動屬性,進化成多功能為一體的時尚單品。
這股熱潮并非憑空出現。早在前兩年,網球風穿搭就時不時在社交媒體挑逗大眾的時尚神經,而2024年的盛夏,隨著運動風潮的持續發酵,這股力量終于迎來總爆發。
從奢侈品到平價品牌,幾乎所有時尚玩家都已下場布局:Gucci將菱格紋與網球裙結合,打造出兼具貴族感與運動風的高端單品;Celine 的簡約款網球裙搭配同品牌針織衫,成了小紅書 “法式精英風” 的標配;Lululemon 則憑借透氣面料與修身剪裁,收割了大批注重舒適度的中產女性;就連安踏、李寧等國產品牌也迅速跟進,推出百元級別的高性價比款式。
![]()
圖 源 :LACOSTE天貓旗艦店
網球裙為什么突然走紅?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商品是最直接的審美投票,網球裙的火爆與其身上附著的貴族氣質密不可分。
網球自誕生起就與精英圈層深度綁定,著裝禮儀、賽場規則無不透著優雅與精致,這種基因讓網球裙天然具備品位標識屬性。就像高爾夫球包象征圈層一樣,一條剪裁得體的網球裙,成了中產辣妹無聲的身份宣言。
其次,是復古風潮的強勢助推。當下流行的Tenniscore風格,正是對80年代網球時尚的復刻,百褶裙擺、撞色包邊、迷你 logo,這些元素在現代設計中重新煥發生機。
年輕人對復古風的追捧,讓網球裙既符合懷舊情緒,又具備新鮮感,完美適配社交媒體的傳播需求。
在小紅書上, 穿搭話題下已有超 10 萬篇筆記,每一條都在演繹網球裙的時尚可能性。
最重要的一條是,網球裙是性感與舒適的完美平衡。與緊身裙的刻意性感不同,網球裙的魅力在于克制的誘惑:A 字版型修飾胯部線條,內襯設計解決走光顧慮,百褶裙擺隨動作開合,走動時露出的腿部線條自帶動態美感,讓不同身材的女性都能找到自信,這正是它能擊敗瑜伽褲的關鍵所在。
![]()
工服、潮流兩開花
穿著網球裙,班味都淡了許多,不少人在社交媒體表示。
如同都市白領的JK制服那樣,網球裙走起路來裙擺一甩,就能自帶一種元氣的氛圍,松弛感拉滿。
網球裙能征服職場,本質是擊中了新一代打工人的核心需求。
首先是場景融合的實用性。當代年輕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通勤、健、身約會的無縫切換成了剛需。網球裙恰好滿足了這種多場景需求:早上穿它上班不違和,下班后直接去健身房無需換裝,晚上約飯搭件外套又能快速變裝,這種“一衣多穿”的特性精準適配了碎片化的生活方式。
其次是情緒價值的滿足。傳統職場穿搭強調專業感,卻常常犧牲舒適度與個性表達。
![]()
圖 源 :小紅書網友
網球裙的出現打破了這種桎梏:它保留了職場著裝的得體性,又通過運動基因傳遞出輕松活力,讓年輕人在嚴肅的工作環境中也能保持自我。有網友調侃:“穿網球裙上班,摸魚時都覺得更有底氣。”
品牌們早已嗅到商機,開始針對性布局職場網球裙賽道。LACOSTE 推出含羊毛成分的針織網球裙,搭配同品牌 Polo 衫打造精英通勤風;Alo Yoga 則用啞光面料替代亮面材質,弱化運動感的同時提升質感。
這些設計上的微調,讓網球裙成功跨越休閑與職場的界限,也讓其消費場景從夏季延伸到全年。
數據印證了這股趨勢的爆發力。電商平臺顯示,帶有“職場”“通勤 標簽的網球裙銷量同比增 312%,遠超普通款式;而在一線城市的寫字樓集中區域,相關單品的復購率高達 40%。網球裙正在改寫職場穿搭規則,更在重塑年輕人的工作生活態度。
與之相對應的是瑜伽褲的失寵,瑜伽褲首先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審美疲勞,這一點從Lululemon此前的股價下跌、營收增速放緩可見一斑,瑜伽褲的巨頭都有些玩不轉了,說明中產朋友們在尋找新的替代品。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網球裙的走紅,消費者選購時要謹防智商稅。比如要警惕那些僅僅因為流行趨勢而定價過高的產品,或是那些沒有實際運動性能卻標榜為專業裝備的商品。
![]()
審美的權利游戲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在《區隔》中寫道:“文化消費方式和文化品位具有重要的區分功能,象征性地顯示階級地位。”網球裙的爆紅,正是這場審美權力游戲的生動注腳。
從歷史維度看,網球裙本身就是一場關于“身體權利”的斗爭。百年前,女性網球選手必須穿著過膝連衣裙配平角襯褲參賽,裙擺長度甚至成為賽事規則的一部分;如今,短款網球裙的流行,既是對女性身體解放的呼應,也是對傳統審美規則的顛覆。
![]()
這種變遷背后,是女性對“審美自主權”的爭奪,不再被刻板印象定義,而是自主選擇既美觀又舒適的著裝。
在當代消費語境中,網球裙的流行同樣印證了以上觀點。一方面,它延續了布迪厄所說的“區隔”功能。奢侈品品牌的入局不斷強化其精英屬性:Gucci的網球裙售價高達4900元,Celine 的經典款也要3200元,這些價格門檻天然形成了圈層標識。
正如布迪厄所指出的,資產階級通過文化消費建立“區隔感”,網球裙正是這種策略在時尚領域的體現。
但另一方面,大眾品牌的跟進又在消解這種階層壁壘。安踏推出99元的基礎款網球裙,迪卡儂的功能性網球裙售價僅129元,這些產品讓普通消費者也能享受潮流紅利。
這種高端引領加大眾跟進的模式,打破了傳統奢侈品對時尚話語權的壟斷,形成了布迪厄所說的“象征斗爭”,消費者通過平價復刻高端審美,實現對既定階層秩序的溫和反抗。
更深刻的變化在于,網球裙的流行標志著 “審美權力的下沉”。以往某一圈層的時尚容易擴散至整個大眾層面,如今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審美表達越來越自由。
小紅書上,不同身材、職業的用戶都在分享自己的網球裙穿搭,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只有個性化的表達。這種多元化趨勢,正是對商業塑造的審美疲勞的最好反抗。
就像此前走紅的騎行服、飛盤裝備一樣,網球裙的火爆本質是年輕人對新生活方式的投票。
既承載著中產階層的身份認同,又傳遞著個性化的審美主張;既滿足了實用需求,又提供了情緒價值。
本文首發于李東陽朋友圈(ID:LDYMarketi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