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學習強國平臺發布
2025年夏季全國縣級融媒優秀作品
武清區融媒體中心報送作品
你的,我的,我們的京津冀
作為全市唯一上榜作品
受到廣泛關注
一起看看吧~
當北京疏解的產業項目在武清落地生根;當來自河北的創新人才在武清匯聚成長;當通州、廊坊和武清的產業協作成鏈成群……京津冀協同發展早已不是新聞里的宏大敘事,而是武清百姓餐桌上新鮮的蔬果,家門口熱火朝天的建設項目,不斷優化調整的京津城際運行圖。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正惠及人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座鑲嵌在京津之間的“明珠”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將區域協同發展的藍圖一筆一畫勾勒成人民生活的幸福實景。
交通協同:“一網”暢通
![]()
時空距離的壓縮,讓協同發展更具質感。“1小時環京通勤圈”加速形成。2025年,京津城際每周五新增3趟停靠武清站的列車,讓跨城上班族的通勤時間縮短了半小時;4條京津定制快巴覆蓋京津主要居住區,跨域公交、通勤定制公交無縫銜接,讓雙城生活“像坐地鐵一樣方便”;京津塘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穩步實施,京津塘高速楊村西出入口、大王古莊出入口加快推進建設,進一步提升區域交通一體化水平。
產業協同:“鏈”上融合
![]()
產業協同發展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三個率先”突破領域之一。作為全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區域之一,近年來,武清以京津產業新城建設為抓手,聚焦“京津智谷、科創新城”定位,加快智能科技、生物醫藥、云數據應用等6條重點產業鏈成龍配套、成鏈成群,探索品牌共建、“飛地”共營、招商共促、利益共享等合作新模式,推動全區產業發展在協同中發生了嬗變。
文旅協同:說走就走
![]()
行駛在同一條“快車道”上的京津冀,一盤棋帶來的“小確幸”觸手可及。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武清佛羅倫薩小鎮人潮如織,運河不夜城開業即成“頂流”,停車場上,一多半是北京、河北牌照的汽車——而大家于此感覺早已“不再新鮮”。京津冀三地聯動,消費提質升級,文旅產業加速融合。
政務協同:一站通辦
![]()
“區域通辦”不斷擴展,三地社保卡“一卡通辦”率先實現京津城際鐵路刷卡乘車,農文旅融合新業態加速構建,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生態發展帶建設。
生態協同:藍綠共織
![]()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京津冀協同發展以來,武清的生態環境變化有目共睹:"京津之腎"生態涵養功能顯著增強,2024年生態環境質量指數相比2017年上升14.5%,植被覆蓋度較2017年提高16.1%,2024年,全區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改善44.12%,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比2015年改善37.9%……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一幅生態畫卷正在三地間徐徐鋪開。
醫療協同:幸福加倍
![]()
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十一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在醫療領域的協同上已碩果頗豐。在醫療體系共筑中,武清開通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醫療機構41家、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醫藥機構127家、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費用直接結算醫療機構46家、實現異地就醫免備案直接結算。
教育協同:“聯姻”育才
![]()
推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全局中具有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十一載耕耘結碩果,在教學研用融合中,三地累計組建12個基礎教育共同體、3個教育聯盟,實現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行動與這片土地上每一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十一年的時間,京津冀奮力爬坡過坎,樁樁件件耀眼成果映襯的是三地百姓的安居樂業、是“煙火氣”氤氳中津津有味的日常,更是每一個平凡日子里的欣欣向榮。(作者:仲夏、姜碩、毛建芳、趙爽、史朝)
來源:美麗武清
審核:劉浩楊
編發:蘇紀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