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264 年正月,綿竹城西。鄧艾穿著破舊囚衣,剛從囚車掙脫,衣袍上還留著繩索勒痕。
他望著遠處馬蹄揚塵,嘴角扯出苦笑。陰平古道九死一生闖過來,終究沒躲過背后暗箭。
“大將軍!末將田續,奉衛監軍之命來接應您!” 帶頭將領高聲喊。鄧艾剛要回應,田續突然目露兇光,持刀劈來。
![]()
刀光閃過,鄧艾想起江油城下的事:當年田續臨陣退縮,他本要斬田續,最后卻赦免了。
“!” 鄧艾之子鄧忠怒吼拔劍,可五百甲士圍成鐵桶,把父子倆困住。
狗賊
田續提著兩顆血淋淋的人頭回成都時,衛瓘正在官署擦竹簡。出身河東大族的他,用鄧艾的血洗清了構陷嫌疑。
![]()
偷渡陰平:老將軍的巔峰時刻,也藏著禍根
景元四年(263 年),鄧艾的命運在陰平古道改變。
當時鐘會率二十萬大軍在劍閣與姜維對峙,打不進去。年近七十的鄧艾,決定帶三萬偏師偷渡陰平 —— 這是沒人敢想的計劃。
“將軍,前面是摩天嶺,懸崖百丈,沒路走!” 副將望著峽谷說。
![]()
鄧艾解下氈毯裹住自己:“當年韓信背水一戰,今天我就滾下山去!” 說完縱身跳下,雪地上留下血痕。
將士們紛紛效仿,這支 “突然冒出來” 的軍隊,最終叩開江油關城門。
捷報傳到洛陽,司馬昭手詔八百里加急到成都:“封鄧艾為太尉,增邑兩萬戶。”
可鄧艾是屯田民出身,沒察覺戰功已得罪世家大族。后來他擅自以 “承制” 名義分封蜀漢君臣,針對他的陰謀已在暗地策劃。
![]()
權力爭斗:鐘會的壞主意,衛瓘的小心思
鐘會的中軍大帳里,燭火搖晃,謀士們正商量事。
“鄧艾在蜀地私封官員,明著不把大將軍放眼里!” 一個幕僚摔下改后的鄧艾奏章,“把‘宜早圖吳’改成‘應自王蜀’,再添幾句反話......”
司馬昭看著 “謀反證據”,嘴角露冷笑。他清楚鐘會有野心,卻要借鐘會的手除鄧艾。
![]()
之后監軍衛瓘帶一千人到成都,要抓手握重兵的鄧艾 —— 這事看著根本不可能。
“各位將軍聽好!” 衛瓘的檄文夜里傳遍軍營,“朝廷只追鄧艾的罪,其他將士全不究!”
黎明時,剛睡著的鄧艾還沒反應,就被繩子捆緊。他盯著詔書,不甘心地說:“我是忠臣,怎么會落到這步田地?”
![]()
突發變故:鐘會造反失敗,鄧艾再遭劫難
成都局勢越來越亂。鐘會和姜維的謀反計劃泄露,十幾萬魏軍聽說要被 “活埋”,全鬧了起來。
亂兵沖進鐘會營帳,姜維揮劍死戰,血染戰袍,卻沒等來復國希望。
這時衛瓘躲在官署裝病,心里盤算著長遠事。聽說鄧艾被舊部救出,他冷汗濕透內衣 —— 鄧艾回成都,自己誣告的事必暴露。
衛瓘看著田續:“還記得江油城下的事嗎?現在能報當年的仇了。”
田續眼里閃過狠勁,帶五百死士連夜趕去綿竹。這個曾被鄧艾赦免的敗將,終于在仇人面前證明了 “忠誠”。
![]()
永遠的遺憾
洛陽太極殿上,司馬昭看著衛瓘的捷報,點頭說:“衛瓘辦得好,既除鄧艾又平叛亂,是國家忠臣。”
他轉身對賈充說:“鐘會之亂提醒我們,寒門武將終究不能重用。”
可事實又是怎樣的呢?
![]()
泰始九年(273 年),司馬炎下詔書為鄧艾平反:“鄧艾有功沒罪,該錄用他的后代。”
可那時鄧艾的孫子鄧郎已在西域流放多年,曾經的鄧家只剩幾座孤墳。
衛瓘后來官至司空,最終卻在 “八王之亂” 中被賈南風滅門 —— 應驗了杜預 “衛瓘必遭報應” 的預言。
鄧艾出身低,父親早死,從小跟母親過活。年輕時是屯田民,靠放牛糊口。
但他和別的屯田民不同:見了山川地形就仔細看,還在地上畫軍營布局。旁人笑他不務正業,他從不在乎。
后來鄧艾見到司馬懿,司馬懿看出他有本事,調他到身邊做事。從此鄧艾脫離屯田民身份,接觸軍政事務。
他在地方當官時,提過不少實用建議:挖河渠灌溉農田、推行軍屯存糧食。這些建議被采納后,為曹魏攢下物資,也為伐蜀打了基礎。
![]()
鄧艾的軍事才能,在和姜維的交鋒中顯現。每次對抗姜維,他都能判斷蜀軍動向,好幾次打退蜀軍。
洮城之戰時,姜維假撤軍想偷襲,鄧艾提前看穿,連夜帶軍去洮城布防,最后守住城池,粉碎了姜維的計劃。
![]()
景元四年伐蜀,是鄧艾軍事生涯的巔峰,也是悲劇的開始。當時鐘會大軍被姜維擋在劍閣,鄧艾提出偷渡陰平,多數將領覺得風險大,反對這個方案。
但鄧艾堅持帶隊出發。陰平古道七百余里,多是無人區,將士們鑿山開道、搭棧道,很快斷了糧。
![]()
好幾次斷糧時,鄧艾帶頭挖野菜吃,穩住軍心。到了摩天嶺,他先裹氈毯滾下山,給將士們做榜樣。
這份決心讓鄧艾成功到江油。江油守將馬邈沒料到魏軍突然出現,直接開城投降。鄧艾趁機進軍,在綿竹打敗諸葛瞻,最后進成都,蜀國滅亡。
![]()
進成都后,鄧艾約束士兵不騷擾百姓,還安撫蜀漢降臣,穩住秩序。可他擅自分封蜀漢君臣,犯了朝廷大忌。
那時曹魏規定,官員任免必須朝廷決定。鄧艾用 “承制” 封官,讓司馬昭不滿。鐘會正好改了他的奏章,誣陷他謀反。
![]()
鄧艾被抓時,不少將領為他抱不平。但衛瓘堅決執行命令,把他關進囚車。后來鐘會造反,鄧艾舊部救他出來,本想洗清冤屈,卻等來田續的追殺。
鄧艾的一生,是寒門子弟在亂世掙扎的縮影。他靠能力爬上來,卻因不懂官場規則,成了權力斗爭的犧牲品。
衛瓘和鐘會代表世家大族:出身名門,靠家族當官,看不起寒門武將。
![]()
司馬昭對世家大族又用又防,對寒門武將始終警惕。鄧艾的悲劇,說到底是寒門與世家勢力沖突的結果。
司馬炎建西晉后才給鄧艾平反,可那時鄧家已敗落,平反詔書只是廢紙。
衛瓘一時得意,最終沒逃過權力報應 ——“八王之亂” 中被賈南風殺死,家族覆滅。這正應了 “做多壞事早晚倒霉” 的道理。
![]()
鄧艾的故事,不只是武將的悲劇,更反映三國末期的政治狀況:世家大族壟斷權力的時代,寒門子弟再有才,也難擺脫被操控的命運。
他的軍事成就寫進史書,偷渡陰平成了古代戰爭經典戰例。可他的冤屈,直到現在還讓人可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