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2025 年兒童淋巴瘤綜合治療新進展培訓班暨第七屆兒童淋巴瘤學術研討會在廣州生物島召開。本次會議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淋巴瘤專家委員會兒童及青少年淋巴瘤學組、學會兒童腫瘤分會、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兒童腫瘤科承辦。會議從兒童淋巴瘤臨床研究與綜合治療新進展出發,邀請到領域內權威專家學者共同就兒童和青少年淋巴瘤診療規范化與科研創新展開深度對話與經驗共享。
![]()
會議首先圍繞多中心ctDNA動態監測項目展開系統匯報。這項前瞻性臨床研究自2021年啟動以來,已累計入組830余例患者。在病理亞型分析方面:57例霍奇金淋巴瘤(HL)的階段性研究結果已完成分析并進入投稿階段,研究揭示基線ctDNA特征可用于預測患者的治療反應;102例間變大細胞淋巴瘤(ALK+ALCL)初步分析顯示,治療結束時ctDNA狀態具有重要的預后判斷價值。與會專家一致認可ctDNA動態監測在兒童和青少年淋巴瘤診療中的價值與意義,并就當前ctDNA臨床決策難點、復發患者新發突變等議題展開深入討論,明確了2026年研究重點將聚焦于成熟B細胞淋巴瘤和T淋巴母細胞淋巴瘤的階段性總結與分析。
病例討論環節同樣內容豐富,見解深刻。圍繞3個疑難病例,專家們就ctDNA與臨床/影像學結果不一致的應對策略(如 “分子復發”的解讀、殘留病灶處理等)、ctDNA在治療決策中的參考價值以及檢測技術應用中的爭議點進行了深入剖析,形成多項臨床共識,為復雜情境下的診療實踐提供了重要依據。
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兒童腫瘤分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張翼鷟教授對全國十余家中心的積極參與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并指出動態監測研究實施中的挑戰,呼吁各方協同努力,持續提升研究質量。
下午的議程涵蓋了多個專題報告,包括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治療進展、兒童伴有免疫缺陷的淋巴瘤及淋巴增殖性疾病,以及造血干細胞移植在兒童青少年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應用等。與會專家還就信迪利單抗聯合化療治療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方案展開熱烈討論,并倡議基于近年兒童淋巴瘤最新臨床進展,盡快修訂“華南淋巴瘤協作組方案”,以整合區域資源,推動兒童淋巴瘤診療的標準化與協同發展。
張翼鷟教授在總結發言中高度評價本次會議的成果,認為會議有效促進了研究成果與臨床經驗的深度融合,為兒童淋巴瘤領域注入了新的學術動力。她強調,在與會同道的共同努力下,應持續推進兒童淋巴瘤全國多中心合作,著力解決ctDNA技術應用中的現實問題。在兒童淋巴瘤已取得較高治愈率的背景下,未來應在維持療效的同時,致力于降低治療毒性,推動診療策略向更加精準、個體化的方向邁進。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