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一個最基本的問題,212 T01 一臺自重在2.1噸的非承載越野車,日常由大梁和懸架系統支撐全部重量,而車身或車頂部分,只有最基本的車身鋼鋁合金結構,當大于2.1噸的負載以重力加速度的形式,以拋物線角度加速,觸地位置剛好是高強度鋼材質的A柱、B柱+駕駛艙構成的幾何結構,這個結構來承受2.1噸X未知加速度的全部重力,結構發散沖擊力后產生結構形變,但依然保留了駕駛員和副駕駛員生存空間,就是汽車工程里常說的“黃金三角生存空間”,且工作人員順利將駕駛員救出,駕駛員無大礙,這應該是一個非常成功的車身結構設計的正面案例,事件邏輯是一個簡單的初中物理題。
![]()
而我看到的相關評論,卻只看到了A柱形變,而沒有關注B柱的完整,車頂的過度力,包括當車輛完全翻轉后,車頂與車頭所形成的夾角度數,這些都是構成“黃金三角生存空間”的最基本參數,車身是一個整體設計的結構,車身所受到的力來自于四面八方,并非單一方向的力,或固定方向受力,這對于車身整體結構設計就有著非常高的科學性和難度。
![]()
這是一臺改裝后的212 T01,參加鋼架攀爬比賽車主并沒有加裝防翻滾鋼架,加以其它改裝自重且一定大于官方的2.1噸,如視頻所顯示,車輛發生向后翻滾時,后杠距離地面,參考工作人員身高,目測距離大于1米,212 T01車身長度4.8米,也就是車頭部分是在5.8米左右的高度向后翻滾,我們知道燃油車最重的就是車頭部分,當車頭部分在5.8米的位置,向后下方產生勢能,直至墜地,A柱幾乎承受了絕大部分重力加速度,這個接觸重量一定大于2.1噸且是成倍數增加的重力,所以“黃金三角生存空間”的出現,進一步說明了212 T01在車身結構設計上是滿足國家強制標準安全法規的,且這是一次成績優秀的買家秀。
![]()
百年來,汽車企業不遺余力的為生命至上的安全,做著各式各樣的嘗試,“可潰式車身”“三明治車身”“丟輪保艙設計”都是在不斷的積累嘗試,2020年F1巴林站,格羅斯讓賽車失控,將近200公里時速撞擊護欄后賽車解體起火,而堅固的“單體殼”設計的乘員艙,使得格羅斯讓可以從大火中自行逃離粉碎的賽車,這些都是最大限度保證駕駛艙完整的優秀案例,汽車安全絕不是部件零損傷,目標都是“以犧牲車輛的完整性,最大限度保護人員安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