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雞排哥大火,我上期視頻提到過一個在中學門口賣6元雞排的食品安全問題,但這幾天當地多個政府部門和文旅局真是把雞排哥的流量推到了極致。
這樣真的好么?
以后外地人提到景德鎮,首先想到可以到中學門口排隊買雞排?
景德鎮設鎮應該是在東晉時期,景德鎮素有世界“瓷都”之稱,景德鎮瓷器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御窯史和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的陶瓷生產史。
這些,未見景德鎮文旅局推流宣傳。
敢問景德鎮文旅局,捧紅了雞排哥,對等地文旅產業有多大帶動作用,是為了每年節假日外地游客來景德鎮的學校門口排隊買雞排么?對當地的產業、就業、稅收有帶動作用么?
相比之下,可以看看北方最大的民窯磁州窯。瓷器圈有句話叫“南有景德、北有彭城”,彭城就是位于河北邯鄲的磁州窯之鄉,邯鄲被譽為“成語之都、太極之鄉”,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000多年的建城史,并且3000年來從未改過名字,世界上最早的粟和黍的發源地,戰國時期趙國都城位于邯鄲,秦始皇的出生地也在邯鄲,曹操建都鄴城,就是現在的邯鄲臨漳縣,臨漳還是六朝古都宋朝時期的陪都就是邯鄲的大名縣,抗戰時期,八路軍129師司令部就在邯鄲涉縣,邯鄲永年廣府古城還是“楊氏”和“武氏”太極拳的發源地,全國有一半以上的成語典故都出自邯鄲。
以上我只說出了一部分的邯鄲歷史文化,但就是這么一個有這么多歷史文化資源的城市,多年來文旅發展極為落后。這么好的資源,卻沒有幾個拿的出手的景點,以前的文旅產業,對邯鄲的貢獻極低。
但是,這兩年不一樣了。
邯鄲抓住了近年來的文旅熱,開始最大限度的對外推廣邯鄲的城市文化名片,先是打造“成語之都”與央媒共同舉辦成語相關的綜藝節目,請名人來邯鄲采風推流,政府也很有魄力,硬是把一個爛尾的商業街,打造成了“邯鄲道”,一到節假日“邯鄲道”就人山人海,邯鄲各區縣的特產,也開設了“邯寶坊”線上線下同步推廣,同時也讓各區縣推廣自己的文化旅游產業還通過體育賽事、文化演出等形式,吸引外地游客,邯鄲本地人,明顯感覺到了這兩年文旅的高速發展,外地人也有更多的人了解到了邯鄲這座城市。
景德鎮和邯鄲的文旅推廣,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有意思的是,相傳景德鎮瓷器師祖趙慨是河北滏陽人,就是現在的邯鄲磁縣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