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師說過,人來到這個世界,是不得不來;人離開這個世界,是不得不走。
不論是不得不來,還是不得不走,終究是天意、命數(shù)說了算,而不是凡人說了算。
降生塵世的時候,誰能決定自己的原生家庭、原生父母?誰都無法決定。
離開塵世的時候,誰能決定自己的離開時間、最終歸宿?誰都無法決定。
所謂“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就是這個道理。
人啊,什么時候離開紅塵,其實是有跡象的。
![]()
一、完成了使命,就需要離開。
有這樣一個說法: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有使命的。
大人物,對應著大使命;小人物,對應著小使命。可不論是大使命,還是小使命,都會決定一個人的壽元。
你看姜子牙,七八十歲才出山,幫助文王、武王統(tǒng)一天下。隨著周朝建立,姜子牙就赤條條來去無牽掛了。
你看冠軍侯霍去病,二十出頭,就橫掃匈奴。封狼居胥之后,霍去病就暴斃了,終年24歲了。
這兩人,都是超級天才,怎么前者活到了八九十歲,而后者二十出頭就沒了呢?
就跟“使命”有關(guān)。前者的使命,來得晚,所以晚走。而后者的使命,來得早,所以早走。沒辦法,這就是命。
![]()
二、環(huán)境大氣數(shù),碾壓個人小氣數(shù),就需要離開。
一個問題:為什么經(jīng)濟蕭條的時候,如此之多的老板、老總、董事長,需要跳樓?
因為他們已經(jīng)不適合時代、市場的發(fā)展,只能被淘汰,再無翻身的可能,所以他們只剩下“死路一條”。
這就是環(huán)境大氣數(shù),對于個人小氣數(shù)的碾壓。在時代大環(huán)境面前,每一個人,都顯得特別渺小。
比如說三年大疫,全世界死了那么多人。這些人,都被時代的大氣數(shù)碾壓,從而被帶走了,他們也不想離開,但他們不得不離開。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山。而這座山,分分鐘可以壓垮一個普通人,讓他生命就此終結(jié)。
人,因為適應環(huán)境,所以能夠生存。也因為不適應環(huán)境,所以只能離開。
![]()
三、命劫幾何,都是天意不可違。
曾仕強教授說過,什么是過節(jié)?其實就是過劫。過得了劫,那就可以過節(jié)了。過不了劫,這節(jié)就過不了。
舉個例子。今年春節(jié),這條村子還有100個人,而下一年的春節(jié),這條村子只剩下90個人。
離開的這10個人,各有各的死法,但他們都是因為過不了劫,所以不得不離開。
有的人,因為突發(fā)重病,所以離開了;有的人,因為遭遇意外,比如車禍、火災、地震等等,所以離開了。
肯定有人會說,難道這些所謂的的命中大劫,避不開嗎?
答案只有一個,避不開。所謂“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就是這個道理。要是都能避開劫數(shù),豈不是人人都長命百歲了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
四、透支過度,折損了未來的福報。
一個人的福報,并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今天多一點,明天就會少一點。
很多人都以為,今天透支了身體,沒問題,只要明天注意點,就能夠保養(yǎng)回來了。
真的如此嗎?肯定不是這樣的。今天透支了身體,等于是透支了未來的福氣。注定,未來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糕。
就跟水缸里邊的水一樣,水量是固定的,今天喝的越多,明天剩下的就越少。如此下去,水缸很快就沒有水了。
人生啊,還是要以“細水長流”為主要目的,而不是透支未來。熱烈如火,不得長久;細水長流,才能夠長長久久。
少點透支,多點保養(yǎng),適可而止,才是命長福厚的真相。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