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panese politics enters its heavy-metal phase
高市早苗帶來全新氣象——但隱憂已然顯現
![]()
新當選的自民黨黨首高市早苗在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后慶祝
圖片來源:蓋蒂圖片社(Getty Images)
2025年10月7日
若為日本政壇配一段背景音樂,那長期以來都該是輕柔、平靜的氛圍音樂。但隨著10月4日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當選執政黨自由民主黨(LDP,簡稱“自民黨”)黨首,日本已步入“重金屬”時代。曾是重金屬樂隊鼓手的高市早苗,將于下周出任日本首相,成為現代日本首位女性領導人。她行事高調、秉持民族主義立場且極具爭議性,與全球政壇的潮流相契合。
然而,高市早苗并非反體制的煽動者。作為一名資深議員,她推崇瑪格麗特·撒切爾,在議會任職多年。她之所以能贏得自民黨議員及普通黨員的支持,是因為他們認為她最有可能保住該黨日漸松動的執政地位。自民黨主導日本政壇已70年,如今正面臨來自極右翼新興政黨的挑戰,例如倡導“日本優先”議程的“再生黨”(Sanseito)。
為抵御這些勢力,高市早苗計劃推行其導師——2022年遇刺的前首相安倍晉三政治理念的“強硬升級版”。問題在于,她會更像安倍任期短暫且成效不佳的第一任期(彼時安倍的意識形態色彩過于濃厚),還是更像其第二任期(彼時安倍是位老練、務實的政治操盤手)。
高市早苗的上臺伴隨著幾大風險。她的經濟政策本質上仍是“安倍經濟學”,核心為“三支箭”:財政擴張、貨幣寬松與結構性改革。但“安倍經濟學”本是為應對通縮困境而設計,如今日本面臨的局面卻是通脹率持續高于日本央行2%的目標。高市早苗的政策主張將加劇通脹壓力、進一步加重預算負擔,并削弱日元匯率。這或許會讓股票投資者滿意——他們樂于見到財政刺激政策與日元貶值,但會引發債券市場動蕩;且若缺乏大膽的結構性改革,日本的潛在經濟增長率也無法得到提升。
在國際舞臺上,高市早苗需把握微妙的“多重節奏”。她與安倍一樣,對戰爭歷史持修正主義觀點,且常參拜靖國神社——該神社供奉著日本戰死者亡靈,其中包括戰犯。這一立場能吸引日本民族主義右翼群體,但若她行事不慎,可能會破壞日本與韓國近期的和解進程,并擾亂與中國的關系。在對美關系上,她會不滿前任首相與唐納德·特朗普達成的、帶有強制色彩的5500億美元關稅與投資協議,但日本的安全依賴美國保障,她無法因過度阻撓該協議而觸怒這一安全盟友。
在國內,高市早苗是一位引發分歧的“文化戰士”。她反對已婚夫婦保留各自姓氏——這是女權主義者關注的標志性議題。她還利用民眾對外國人日益增長的擔憂情緒做文章。短期內,這或許能讓部分保守派選民重新支持自民黨,但長期來看,煽動民粹主義風險極高。其結局可能會像許多重金屬音樂會一樣,以“火光四射”收場。
但這樣的結局并非不可避免。高市早苗在諸多方面都代表著令人耳目一新的改變。日本政壇長期由世襲政客主導,而她并非如此,而是憑借自身努力嶄露頭角。她是一位潛心研究政策的專家,直率的談吐風格也深受選民喜愛。盡管她并非女權主義者,卻打破了一道重要的“玻璃天花板”——日本上一次由女性執政已是1000多年前的事了。
此外,結構性力量也應會對這位新首相形成制約。中國日益堅定的立場,以及朝鮮與俄羅斯新建立的同盟關系,意味著日本沒有資本在歷史問題上與韓國糾纏不休。自民黨目前領導的是少數派政府,需擴大執政聯盟規模,或與反對黨合作才能推行政策。若想在首相這一高位上站穩腳跟,高市早苗需學會如何與“樂隊”協調配合。■
說明:本號刊發來自各方的文章,是為了獲得更全面的信息,不代表本號支持文章中的觀點。由于微信公眾號每天只能推送一次,無法即時更新,本站目前在騰訊新聞發布最新的文章,每天24小時不間斷更新,請收藏以下地址(請完整復制),隨時刷新:
https://news.qq.com/omn/author/8QIf3nxc64AYuDfe4wc%3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