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有的人死輕如鴻毛,有的人死卻重如泰山,這句話在郭永懷的事跡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現,為了護住研究資料,在能夠生存的情況下他堅定選擇用身體作為“護盾”,付出生命給祖國留下了珍貴的研究資料。
而在郭永懷的好友中有一人名叫錢學森,他與郭永懷一樣,將生死置之度外,只為在祖國需要時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對美國“不放行”的想法,哪怕備受磨難他也絲毫不懼,在中國科研實驗瓶頸時,他與郭永懷都堅定地選擇歸國,如此偉大的兩位科研人員你對他們了解多少呢?
![]()
說到錢學森大家對他想必已經十分熟悉了,他不僅是我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獲得者,更是有著“中國航天之父”的美譽。
作為我國優秀的科研人才,錢學森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作為家中的獨子其父錢均夫將所有的期許都放在了兒子身上。
而錢學森并沒有因為優渥的家境就整日不務正業,相反他與許多“公子哥”不同,不喜歡花天酒地卻鐘愛在科學海洋中盡情學習。
他早期原本是鐵道部交通大學一名普通的機械工程學院的學生,然而在后來祖國的變遷和他國的侵犯中他改變了自己的學習目標。
在1935年9月他就獲得了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學習的機會,在那時中國對于航空領域是處于“空白”的狀態,錢學森的這次機遇不僅僅是針對他自己,更是給祖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錢學森在學習過程中非常刻苦,不僅成為了著名科學家馮·卡門的得意門生,還先后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以及航空、數學博士學位。
![]()
年僅28歲就成為了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在接下來的時間內他可謂是“風生水起”,事業愛情雙豐收,在1947年與著名軍事家蔣百里的女兒蔣英結為了夫妻。
然而隨著他的成功潛在的危險也接踵而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誕生,此時錢學森也明白到了他報效祖國的最佳時期。
![]()
可就當他滿心歡喜準備歸國時,美國卻以各種將其扣押,在監獄中甚至還對他進行精神折磨,短短一個月內他就瘦了30斤左右。
不僅如此為了避免他將重要資料帶回國,美國還強行扣押他的行李,其中就包括了800公斤左右的書籍和筆記本。
![]()
好在最終他被監禁的消息和強烈歸國的意愿都被中央的得知,周總理親自出面與美方接洽,最終以11名被抓捕的美國飛行員作為交換條件,錢學森才得以順利登上了歸國的游輪。
不過在未踏上祖國山河之前一切危險都還并未消散,為了確保丈夫的安全蔣英甚至不惜告訴兒子,如果有危險他就必須沖上去替父親擋子彈。
![]()
身為母親說出這樣的話她的內心又何嘗不是備受煎熬,但她明白錢學森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這張照片就是錢學森夫婦歸國后拍攝的,此時的蔣英雖然面露喜悅但卻也十分憔悴與疲憊。
由此可見這場歸國的風波不僅僅是對錢學森的一次巨大考驗,對于蔣英來說也同樣如此,她在登上游輪的那一刻,就已經做好了隨時為丈夫犧牲的準備。
![]()
用自己的生命給中國的科研事業換一個未來,不得不說蔣英也是一位十分“偉大”的女性,錢學森在歸國后就將自己的畢生精力投入到科研當中,蔣英則從不抱怨,一心照顧家庭與孩子。
憑借著眾多科研技術人員的不懈努力,原子彈爆炸成功,這一天榮耀不僅僅是屬于中國的,更是屬于錢學森這樣的科學家,以及在背后默默支持他們的家人與愛人。
這張珍貴的老照片中展現的都是我國優秀的科研人才,他們三位被并稱為“三錢”,錢學森是“中國導彈之父”、錢偉長是“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三強是“中國原子彈之父”。
他們三位都在我國“兩彈一星”的研究中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我國的科研事業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可以說正因有他們的堅持付出,中國導彈、原子彈的研發與發射才能朝前邁進至少20年的時間,他們讓中國的科研領域能夠登上國際舞臺,讓列強不再敢輕視中國。
除了他們三位以外還有一個人,他不僅是錢學森的至交好友,更是“兩彈一星”的絕對守護者,他是科研領域的“戰士”,他用“以身殉國”訴說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對科研的忠誠。
這個人就是郭永懷,他與錢學森一樣有過留學的經歷,是我國著名的應用數學家、空氣動力學家,不僅如此他還為中國近代力學事業奠定了殷實的基礎。
錢學森對他有著極高的評價,美國曾夸贊錢學森“一人可頂五師”,但在他得知郭永懷不幸去世以后悲痛的表示“他一人可頂兩個我”。
這是他對摯友的認可,也是他對摯友離世的悲痛展現,郭永懷雖然名氣沒有錢學森那么大,但他的功績卻也不可小覷。
兩人都是師從馮·卡門,在美國時兩家也是經常往來,新中國成立以后郭永懷也和錢學森一樣迫切的希望能夠回到中國,為祖國的科研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1955年8月美國取消了中國學者出境的禁令,在得知這一消息后,郭永懷迅速處理了自己在美國的一切事務,次年9月就帶著妻女毅然選擇歸國。
因為深知郭永懷的能力,所以當錢學森得知他歸國以后也立馬向他發出邀請,本就想著為國貢獻的郭永懷自然不會拒絕,就這樣他成為了中科院力學所的副所長。
兩家人也延續了在國外的那份珍貴情誼,這張照片拍攝于1960年,此時錢學森夫婦和郭永懷夫婦一同暢游頤和園,讓我們看到了科研人員在閑暇時期的日常生活是何模樣。
作為他們的妻子除了日常支持外,個人的實力也不容小覷,蔣英是中國聲樂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郭永懷的妻子李佩則是有著“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之稱。
這張照片就是郭永懷和李佩在1956年9月歸國時所拍攝的,此時兩人正站在“克利夫蘭總統號”的輪船甲板上。
盡管此時他在國外早已有了穩定的工作,待遇也十分豐厚,但他始終心懷祖國,寧愿放棄高薪穩定的工作也要突破重重障礙回到祖國的懷抱。
而他的夫人李佩為了支持他也同樣放棄了許多,不僅如此在歸國以后郭永懷投入了科研的工作中,原本能夠前往外事局工作的李佩為了照顧家庭和女兒,忍痛放棄了外事局的工作。
轉頭成為了郭永懷背后的女人,用自己小小的身軀為他撐起家庭的重任,直到后來逐漸穩定后李佩才開始投入到工作中,而她剛開始工作就建立了中關村。
讓當時的中關村地區不僅有地治病還有地方上學,夫妻二人雖然聚少離多但感情生活卻一直非常好。
李佩從不過問郭永懷的工作,只在背后默默付出,哪怕不能時常見面,李佩也總會在一些細節上給予郭永懷深切的關懷。
就好比在郭永懷的衣服里永遠都會裝著一顆蘋果,這不僅是李佩對他身體的擔憂,更是她對丈夫無聲的關懷。
在工作中郭永懷專心致志,這張照片就是他與眾多科研人員在一起研究討論時所拍攝的,照片最右邊帶著眼鏡的就是郭永懷,在他身邊的就是錢學森。
兩人的情誼從國外一直延續,工作中兩人是合作無間、相互成就欣賞的最佳拍檔,在生活中兩人更是惺惺相惜的至交好友。
只可惜這份相互成就的情誼在1968年被迫停止了,而這一次也讓錢學森失去了這位親密無間的好友。
在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這對于國家和人民來說都是值得舉國歡慶的好消息,而這其中就少不了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與堅持。
大眾都在歡呼雀躍時科研人員卻要收起歡樂的情緒繼續馬不停蹄的整理科研數據,也正是在這期間郭永懷不幸離世。
1968年12月5日,郭永懷在實驗結束后帶著科研數據資料乘機返回北京,然而就在即將降落時意外卻發生了,飛機不幸失事。
因為即將降落所以飛行高度并不高,原本還有一線生機的郭永懷卻選擇放棄存活的希望去“搶救”科研資料。
最終在人們發現他的時候,他正和警衛員趴在一起,而在他的身下正是被保存完好的重要科研數據。
郭永懷用生命詮釋了自己對信仰和熱愛的忠誠,他深知一個國家可能有無數個郭永懷,但這份研究資料卻是異常珍貴,寧愿貢獻出自己的生命也要為祖國保留下這份“財富”。
雖說他是血肉之軀但他鋼鐵般的意志卻震撼了每一個人,因為他的付出郭永懷也成為了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唯一一位犧牲者。
不僅如此他也是唯一一個以“烈士”身份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他的“以身殉國”讓我們看到了身為科研人員的堅守與剛毅。
生命或許會消散,但他的功績卻會被世人永遠銘記,在中國航天事業的建設中,錢學森與郭永懷攜手并進近30年的歲月,他們的互相托舉向我們展現了科研界的“伯牙子期之交”。
郭永懷是錢學森眼中的“天才”,也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每一位科研人員的付出都值得我們傳頌與贊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