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李在明要求徹底打擊韓國國內反華集會】【中國游客對拉動韓國經濟非常重要】【中國駐韓國大使館】
對于當前的韓國來說,中國游客無異于財神爺一般的存在,但現在,財神爺卻被韓國人自己給擋在門外了。
![]()
日前,韓國總統李在明公開表示,韓國國內的反華游行嚴重損害了韓國國家利益和形象,“低劣且有損國格”,“必須被徹底清除”。
從李在明的用詞能看出,他對于韓國內部的反華勢力已經是忍無可忍的程度了。事實上,但凡是個明眼人都能看出,韓國反華勢力的壯大對于其自身來說,純粹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眾所周知,韓國經濟眼下的困境并不輕松。出口連續低迷,內需不振,消費市場遲遲未能回暖,青年失業率居高不下。李在明政府上臺后,雖喊出了要“復興經濟”的口號,但手里真正能用的牌并不多。
此時,中國游客的回流,被視為韓國經濟復蘇的關鍵一步。韓國央行的研究數據很清楚:每增加100萬中國游客,就能拉動韓國GDP增長0.08個百分點。不要小看這0.08個百分點,對于一個增長乏力的經濟體來說,這是實打實的救命數字。
更重要的是,游客不僅僅是“走馬觀花”,他們是真金白銀的消費群體。數據顯示,單個中國游客在韓平均消費額高達數百萬韓元,從購物、美妝到酒店、餐飲,幾乎覆蓋了韓國城市消費的方方面面。就像李在明在講話中提到的那樣:“一個游客就可能消費數百萬韓元,如果再增加一千萬游客,效果堪比巨額出口。”
![]()
而當前中國正值國慶和中秋雙節,在這個長假期之中,出國旅游的中國游客數量會大大增加,為此,韓國政府早在9月就出臺了對中國團體游客的免簽政策,三人以上團體可免簽入境停留15天,目的就是要借國慶黃金周“迎來一波消費熱潮”。
但現在,這些屢禁不止的反華游行,讓韓國政府的用心和準備全都功虧一簣。近期,韓前執政黨不斷鼓動反華情緒,其黨派議員金文洙公開表示,李在明的對華免簽入境政策,是“以公共安全為代價的危險賭博”。他甚至借機炒作,聲稱該政策可能帶來“犯罪團伙滲透、傳染病傳播”等風險。
甚至還有人附和稱,中國游客涌入韓國“會增加公眾焦慮和恐懼”,在他們的煽動下,韓國多個地方出現了反華游行,尤其是在明洞等旅游熱點區域,不少中國游客遭到了言語騷擾和侮辱。
在這樣的環境下,在韓國旅游的中國游客人身安全受到了極大威脅。對此中國駐韓國大使館做出了嚴正表態,我大使館發言人表示,韓國部分人士煽動反華的行為不得人心。
同時,中國大使館發出重要提醒,希望在韓和擬來韓的中國游客保持高度警惕,注意人身安全。并嚴正要求韓方保護好在韓中國人員的人身安全。
![]()
大使館的這番表態,無疑將這個問題推上了外交層面,這等于是公開宣布,韓國目前的社會環境對中國游客并不安全。
這對于旅游業來說,是一記致命打擊,因為旅游市場最忌諱的就是“不安全感”。游客寧愿花更多的錢去日本、泰國、新加坡,也不愿意冒險去一個可能遭受歧視和攻擊的國家。
正因如此,李在明才會表現出罕見的強硬。他直接把話挑明:絕不能對那些侮辱和誹謗游客的行為置之不理,必須制定根除歧視性行為的對策。
但問題在于,韓國社會的反華情緒并不是今天才出現。多年來,韓國部分媒體和政治勢力為了政治選票也為了迎合美國,不斷炒作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在輿論場上埋下了敵意的種子。當經濟陷入低迷時,這些被壓抑的情緒就容易被極右翼勢力點燃,最終演變成街頭的反華集會和示威。
如今,李在明的強硬表態雖然可能會暫時起到一些緩解作用,但這些反華示威已經在中國游客中造成心理陰影,而且短時間內難以消除,預計未來幾個季度,中國赴韓游客規模很難達到韓國方面的預期。
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也算是韓國自食惡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