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小時候,為了買一臺電視機,媽媽爸爸努力了好久好久,攢了好長好長時間的錢。那時候,以為 “有電視,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
長大后,才發現:曾經我們高攀不上的家電,可能如今根本沒人買。
![]()
比如下面這 7 種 “突然消失” 的家電,過去加錢都有人搶著要,現在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快看看,你中招了幾個?
![]()
上世紀 90 年代,松下 CRT 電視在國內市場的市占率曾高達 70%,一臺 29 英寸的機型售價相當于普通職工三個月的工資,卻依然供不應求。
這種以陰極射線管為核心的電視機,屏幕越大機身越厚重,54 英寸的機型重量可超過 100 公斤,移動時需要全家合力。
![]()
2009 年成為 CRT 電視的轉折點,奧維咨詢數據顯示,當年其銷量雖仍占市場 27%,但同比暴跌 58%,而液晶電視銷量近乎翻倍。
隨著 TCL、海信等品牌加速液晶技術落地,CRT 電視的缺陷愈發明顯:功耗是同尺寸液晶電視的 3 倍,屏幕分辨率僅 480P,且存在輻射隱患。
2013 年,國內主流家電賣場基本停止 CRT 電視進貨,曾經的 “客廳霸主” 逐漸退出市場。如今,它們更多出現在舊貨市場,均價不足百元。
![]()
2003 年松下推出 “VIERA” 系列等離子電視時,曾被視為畫質革命的引領者。
這種技術能實現更高的動態對比度,在播放體育賽事時拖影更少,2007 年松下電視銷售額突破 1 萬億日元,等離子機型貢獻了六成以上營收。
當年一臺 50 英寸等離子電視售價超過 2 萬元,仍是高端家庭的標配。
![]()
轉折發生在 2009 年,松下斥資 6000 億日元收購日立、先鋒的等離子業務,全力押注該技術,而三星、索尼則轉向液晶路線。
隨著 LED 背光技術成熟,液晶電視不僅厚度縮減至 3 厘米以內,功耗比等離子降低 40%,價格更是逐年下探。
2013 年,松下被迫宣布退出等離子業務,此時其等離子電視生產線已連續三年虧損。到 2024 年,全球等離子電視出貨量趨近于零,成為技術路線選錯的典型案例。
![]()
1996 年,愛多 VCD 以 “2000 元擁有家庭影院” 的口號打開市場,巔峰時期年銷量突破 200 萬臺,甚至出現經銷商帶著現金排隊提貨的場景。
2001 年 DVD 影碟機取代 VCD 后,索尼、先鋒等品牌的高端機型售價超過 3000 元,依然占據家電賣場的核心展位。
![]()
2005 年起,在線視頻平臺開始興起,而 2010 年后智能手機與智能電視的普及,徹底終結了影碟機的生命周期。人們不再需要購買單價 15-30 元的光盤,只需聯網即可獲取海量內容。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 年國內影碟機銷量較峰值下降 92%,2020 年主流電商平臺已難覓全新機型。如今,二手市場的 DVD 影碟機均價僅 30-50 元,多數已淪為懷舊收藏品。
![]()
上世紀 80 年代末,雪花牌立式雙門冰箱是 “三大件” 升級的標志之一,容積多在 150 升左右,售價相當于普通家庭半年的收入。
由于制冷技術有限,這類冰箱耗電量極大,每天耗電超過 2 度,且冷凍室容量僅占三分之一,難以滿足多食材儲存需求。
![]()
2008 年起,三門冰箱、對開門冰箱開始普及,容積普遍突破 250 升,耗電量降至每天 0.5 度以下。2015 年后,十字對開門、法式多門等新型號占據市場主導,搭載變頻技術與分區存儲功能的產品成為主流。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數據顯示,2024 年立式雙門冰箱在國內市場的占比已不足 3%,僅在小型出租屋等場景偶見身影。
![]()
2007 年諾基亞 1110 創下全球銷量 2.5 億部的紀錄,這款按鍵式功能機僅支持通話與短信,卻憑借耐摔耐用的特性,成為街頭巷尾的標配。
當時高端功能機如摩托羅拉 V3 售價超過 5000 元,仍是商務人士的身份象征。
![]()
2010 年 iPhone 4 進入中國市場后,智能手機開始快速普及。觸摸屏操作、移動互聯網接入、APP 生態等優勢,讓功能機的短板暴露無遺。
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13 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比突破 80%,2018 年功能機出貨量不足千萬部。
到 2024 年,除針對老年群體的極簡機型外,傳統按鍵功能機基本退出消費市場,諾基亞等老牌廠商也已轉型智能設備領域。
![]()
上世紀 90 年代,小天鵝雙缸洗衣機是許多家庭的第一臺洗衣設備,洗衣缸與脫水缸分離,需要手動轉移衣物,每次洗衣耗時超過 1 小時。
即便如此,一臺雙缸洗衣機售價近千元,仍是不少家庭的 “年度大件采購”。
2005 年起,全自動波輪洗衣機開始普及,無需手動操作即可完成洗漂脫全過程,售價逐漸下探至千元以內。
![]()
2010 年后,滾筒洗衣機憑借節水、洗凈率高的優勢進一步擠壓市場,2024 年全國家電以舊換新數據顯示,機械式雙缸洗衣機回收量同比增長 14.83%,成為廢舊家電拆解的主要品類之一。
如今,全新機械式洗衣機僅在部分農村市場零星銷售,城市賣場已難覓蹤跡。
![]()
上世紀 70 年代,紅燈牌電子管收音機是比電視更常見的家電,一臺售價相當于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需要憑票購買。
這種收音機體積龐大,重達數公斤,依靠電子管放大信號,收聽節目時會發出輕微的電流聲,卻是當時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
![]()
80 年代晶體管收音機的出現讓電子管機型開始衰落,而 90 年代后的半導體收音機更以輕便、省電的優勢迅速普及。
2000 年后,MP3、手機音樂功能逐漸取代了收音機的娛樂屬性,2010 年智能音箱興起后,傳統收音機徹底邊緣化。
2024 年供銷合作總社數據顯示,電子管收音機已成為廢舊家電中最稀有的品類之一,規范拆解量不足全年總量的 0.1%。
![]()
這些家電的退場,背后是技術迭代與消費升級的必然。
隨著高能效、智能化成為家電行業的主流趨勢,2024 年我國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零售額突破萬億元,其中智能家電零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
曾經的 “高攀不上” 終成 “無人問津”,而這種更替恰恰見證了家電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歷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