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O深度】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智能家居曾被視為現代生活的標志,承載著人們對便捷、智能生活的無限憧憬。然而,近期外媒的一篇報道揭示了一個引人注目的趨勢: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棄智能家居設備,轉而回歸經典的按鈕或旋鈕來操控家電。
![]()
根據美國房地產門戶網站發布的《2026年家居趨勢報告》,租房廣告中“閱讀角”(遠離數字干擾的放松空間)的提及率比前一年增加了48%。在高端市場,這一變化同樣明顯。據《好萊塢報道》消息,洛杉磯的富裕買家現在刻意避免購買配備WiFi設備或語音控制的住宅,以逃離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家庭自動化市場和持續的數字刺激。同時,固定電話也迎來小幅回歸,一些家長用它來讓孩子遠離屏幕,而Z世代甚至將其視為復古風格的對象。
CNMO注意到,國內市場亦是如此。有部分消費者認為,一個全屋智能的家里需要三四個不同的APP來控制;智能設備不僅購買安裝成本高,學習成本也高;說是智能住宅的新房,結果是只有幾個智能開關的偽智能;說是智慧社區,結果智能設備離開了人就不能好好運作……這場轉型既有科技賦能的驚喜,也有落地應用的陣痛。
發展歷程與巨頭入局
回溯智能家居的發展歷程,它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歐美概念,但真正在國內生根發芽,卻是在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雙輪驅動下。據權威機構預測,2025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已突破1萬億元大關,預計全年將達到10170.2億元。
![]()
如今,智能家居已深度融入部分人的日常生活,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少年輕人在歸家的那一刻就開始“躺平”,享受全屋智能帶來的便捷生活。用人臉識別打開門鎖,通過手機設定好空調溫度和燈光亮度,使用智能床墊自動檢測睡眠的質量,讓掃地機器人在深夜靜音清除全屋衛生……
有意思的是,智能家居銷量暢銷背后,情緒價值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在居住空間這個高頻生活場景中,空間的使用者不再僅僅滿足于基本的居住功能,釋放壓力、撫慰情緒、自我提升等需求逐漸受到重視。智能家居憑借其智能化、個性化的特點,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們在這些方面的需求,從而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政策層面也為智能家居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提出要推動智能終端“萬物智聯”,培育智能產品生態,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終端,打造一體化全場景覆蓋的智能交互環境。
![]()
面對智能家居這片廣闊的藍海,截至目前,包括手機廠商、傳統家電廠商、互聯網公司等科技創新企業加入智能家居賽道。以海爾、美的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依托多年積累的硬件制造能力和存量用戶基礎,深耕設備互聯與場景落地;螢石網絡、綠米等新興智能家居企業,聚焦細分場景創新,以精準單品突破打開市場;而中興通訊、華為等科技廠商,憑借深厚的技術積淀,從連接、算力等底層基礎設施切入,構建全棧生態體系。
在國際市場上,智能家居領域同樣動作不斷。近日,外媒曝光了“蘋果2026年路線圖”。在公司成立50周年之際,蘋果將再啟智能家居戰略,計劃推出旗下首款“智能顯示屏”產品,包括音箱底座和壁掛版本,并同步升級Siri智能語音助手。在明年,蘋果還計劃推出智能家居安全生態系統,并帶來旗下首款“智能攝像頭”產品。蘋果的這一系列舉措,無疑將進一步加劇智能家居市場的競爭,推動行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
隨著新進入者不斷涌現,說明智能家居行業已進入差異化競爭的生態化發展階段,核心邏輯從單一產品比拼轉向生態能力與場景價值較量,不同陣營的玩家均立足自身核心優勢卡位市場,不再局限于單一產品或功能的爭奪。
痛點難題待解
盡管行業發展勢頭迅猛,但智能家居市場仍面臨諸多共性痛點。其中,互聯互通問題堪稱行業最大障礙。不同品牌設備協議不兼容、網絡連接穩定性不足、場景體驗割裂等現象屢見不鮮。工信部測試數據顯示,不同品牌設備間的兼容成功率不足65%,這意味著大量設備無法順暢地協同工作,嚴重制約用戶體驗。
此前,曾有消費者因買“5臺家電,被迫下4個手機APP”登上了微博熱搜。當事人表示,幾乎每購買一個家電產品,就需要下載一個對應的APP進行控制,就連體重秤和智能跳繩也不例外。
智能家居的成本問題也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一套基礎的全屋智能系統,涵蓋燈光、安防、窗簾、家電控制等多個方面,落地成本普遍在3萬元至10萬元。對于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除了上述問題外,“數字鴻溝”這一廣為人知的社會問題,在智能家居領域也愈發凸顯。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1億,占總人口的22%;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億,占總人口的15.6%。此外,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群體互聯網普及率僅為52.0%。
相關調研數據顯示,64%的老年人通過家中年輕一輩接觸數字生活,80%的老年人在遇到操作困難時會優先向子女求助。這意味著在智能家居的普及過程中,老年人群體面臨著較大的困難和挑戰。智能家居的操作往往較為復雜,對于老年人來說難以掌握,這使得他們在享受智能生活方面存在很大的障礙。
在近期舉辦的中興通訊“AI家庭體驗日”活動上,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大部分的企業不管是做生態,還是布局場景,很大程度仍然是用碎片化的解決方案。不同品牌設備協議不兼容、網絡連接穩定性不足、場景體驗割裂等問題,讓消費者的智慧生活期待淪為操作負擔。
![]()
有市場三方機構調研機構數據顯示,超60%的用戶曾因設備聯動失靈、網絡卡頓,放棄使用部分智能設備。這充分說明,行業亟需能打通連接、算力、場景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盡管目前智能家居尚不夠完美,存在諸多問題,但從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蘋果等科技巨頭的入局以及相關數據的積極信號來看,智能家居的缺點有望逐步得到解決。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智能家居有望真正實現讓城市治理更“聰明”、公共服務更高效、大眾生活更便利的目標,為人們帶來更加智能、便捷、舒適的生活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