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艾文
據消息人士向《空天力量雜志》(Air & Space Forces Magazine)透露,,美空軍正探討將B-21改造成攜帶數十枚空空導彈的空中平臺,與F-22、F-35等隱形戰機協同作戰,以應對中國空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數量優勢。這一設想聽起來像科幻大片:一架隱形轟炸機化身“空空武庫機”,在高空“甩”出導彈,橫掃敵方戰機。然而,轟炸機打空戰,靠譜嗎?
![]()
中國空軍讓美軍睡不著覺
這事還得從中國空軍說起。近年來,殲-20隱形戰機批量上天,霹靂-15空空導彈射程遠得嚇人,再加上中國在亞太建起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讓美軍的老大地位有點晃悠。美軍兵棋推演2035年臺海沖突,發現自家戰機航程不夠、導彈有限,根本打不過中國靠本土優勢甩出的幾百架四代、五代機。更別提中國還可能拿老舊飛機改無人機,專門耗美軍的導彈庫存,把美軍打到“彈盡糧絕”。
F-22、F-35這些隱形戰機雖然牛,但彈艙小,帶不了幾枚導彈,持久戰就抓瞎了。而B-21,載彈量13噸,航程9500公里,隱身性能頂尖,簡直是天生的“火力擔當”。美軍設想讓它裝幾十枚AIM-120或AIM-260導彈,火力頂得上4-6架F-35,配合前線戰機打“獵人-殺手”組合拳,試圖靠數量和隱身翻盤。
轟炸機變“導彈貨車”的野心
美軍這腦洞不是憑空來的,而是憋了一肚子火想破局。他們想讓B-21當“制空武庫機”,邏輯是這樣的:
1、隱身+火力=完美搭檔:B-21繼承了B-2的飛翼設計,雷達反射截面積(RCS)小得像“隱形幽靈”,還能塞一堆空空導彈,彌補戰機火力不足的短板。
2、組團作戰,省錢又高效:B-21掛上先進數據鏈,跟F-22、F-35、甚至無人協同作戰飛機(CCA)組網,戰機負責找目標,B-21負責“甩導彈”,讓昂貴的隱形戰機少冒險,性價比拉滿。
3、恐嚇對手,玩心理戰: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的馬克·岡辛格直言,B-21帶點空空導彈,能讓敵方戰機犯怵,搞不清楚這轟炸機是來炸地還是來打空,逼對手多猜幾手,決策更亂。
美空軍還順手掀了桌子,直接說:“別老糾結啥是戰斗機,啥是轟炸機!”F-15E扔炸彈算不算轟炸機?B-21帶空空導彈為啥不能算戰斗機?這話聽著像耍賴,其實是想模糊分類,方便項目上馬、預算到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這想法聽著帶勁,但細扒扒,問題一大堆:
1、技術沒跟上:B-21要變“導彈貨車”,得改彈艙發射系統,還得跟前線戰機實時連線,技術活兒又多又復雜,現在連個雛形都沒有。
2、錢緊、產能低:B-21一臺6.5億美元,造得慢得像擠牙膏,2020年代年產才7-8架,2030年代可能到20架。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急得跳腳:轟炸機本來就不夠,你還拿去打空戰?戰略任務誰干?
3、導彈不夠用:就算B-21能裝導彈,倉庫里也沒貨!AIM-120缺口巨大,AIM-260還沒量產,2024年35億美元買了一堆AIM-120,可兵棋推演說7-9天就打光了,B-21再能裝也沒用。
4、風險不小:B-21隱身雖強,但要是被反隱身雷達或電子戰鎖定,高價值目標分分鐘變靶子。指揮鏈路一斷,整個體系就癱了。
翻老賬:這套路美軍不是第一次玩
B-21“制空”不是啥新鮮點子。2004年,美軍想給B-1B裝F-22發動機和AIM-120,弄個B-1R截擊機,結果沒錢沒技術,胎死腹中。2011年,蘭德公司建議B-1B帶“愛國者”導彈打中國戰機,也沒下文。B-21隱身性能更好,理論上靠譜點,但老問題還在:技術難、錢不夠、導彈少。
美軍還想了別的招,比如DARPA的“長射”項目,搞個一次性無人機背導彈,省錢但不耐用。還有人提議用B-21的技術造個簡化版無人飛翼,成本低點,但這些都是“畫餅”,實戰效果誰也不知道。
戰略焦慮還是預算表演?
B-21“制空”構想,核心是美軍對中國空軍崛起的焦慮。美軍想靠體系作戰和技術創新保住空中優勢,還可能順手刺激軍備競賽,逼中國砸錢跟進。這體系看著牛,實際上一旦網絡被干擾,B-21就成“啞巴”。中國可以加速反隱身技術或超遠距導彈研發,甚至搞出自己的“制空大平臺”,比如空警-3000預警機帶一堆導彈,直接剛正面。
這事還有個味道:預算博弈。美空軍一邊喊著要“三位一體”核力量,一邊還得養F-35、F-47、CCA,錢緊得要命。B-21“制空”聽著高大上,實際可能是拉預算的噱頭。網友都吐槽了:“這不就是印度式操作?PPT滿天飛,落地沒個影!”就像印度那位部長說的:“計劃有了,預算有了,就差造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