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吉物流的港口船長王敬榮被同事戲稱為“精算師”,他憑借艙位測算、航程優化和規則解讀等過硬本事,把“提質增效”轉變成“真金白銀”。
7000車位、7800車位、9200車位,船越造越大,貨物也越來越雜,轎車、SUV、工程機械、馬菲貨;大的小的、方的圓的、高的矮的……5頁Excel表格密密麻麻列著上百種貨物,8個裝卸港口各有規矩:這層甲板限高只能裝轎車,那層禁放電動車,超重機械得升艙,大件貨必須壓主甲板……
![]()
外行看一眼就頭暈,王敬榮卻像玩魔方(參數丨圖片)般游刃有余:“SUV塞中層,小轎車擠縫隙,超高機械用升降甲板!”他盯著3D船圖,手指不停地在鍵盤上翻飛,每件貨物都被精準定位,連備件角落都不放過。“艙里浪費一立方米,公司就少賺一立方米。”最終配載圖傳到碼頭時,工人們直豎大拇指:“王工這手‘空間魔法’,硬是把貨艙塞出了效益!”
![]()
看似簡單的“拼積木”,實則需要硬核的大腦、專業經驗的積淀才能做到艙位利用最大化,航次收益上臺階。
歐盟碳稅政策實施前夕,航運圈人人絞盡腦汁。王敬榮卻貓在資料室,對著五花八門的歐盟法規傻笑:“有了!即使繞路先去英國,算上時間、油耗,也比繳納來程的碳稅劃算。”次日晨會上,客戶在視頻會中質疑:“先去英國會大大延后我們歐盟貨物的到港時間,我們的貨物將不得不繳納高昂的新稅率,絕對無法接受!”王敬榮不緊不慢點開航線規劃軟件:“先去英國確實會繞道500多海里,但是,我們從現在開始全速航行,經過推算,輪船的預抵時間還可以提前1天。”他眼神堅定地看向視頻中的客戶:“貴司的貨物上了安吉的船,我們定能使命必達。”最終,這條“S形航線”讓安吉在首輪碳稅季省下數十萬美元。
![]()
書記微評
作為一名中共黨員,王敬榮在提質增效攻堅戰中始終沖鋒在前:他用工程師的精密計算艙位,以航運老兵的敏銳捕捉規則漏洞,將“提質增效”化作可量化的行動,是新時代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關鍵時刻站得出”的生動寫照。
上汽安吉物流黨委書記 陳茜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