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子:電影熱映,揭開 "隱形瘟疫計劃" 面紗
2025年9月18日,電影《731》在全國各大電影院的公映,引起了社會轟動。該電影片采用冷峻寫實的藝術手法,還原侵華戰(zhàn)爭時候,日本關東軍第731部隊打著“防疫”和“給水”的名義,在東北哈爾濱平房基地從事細菌武器研發(fā)、人體實驗和大規(guī)模生物戰(zhàn)部署的真實歷史。
![]()
二 靈感:黑死病史料催生的惡魔野心
網友們在電影中,看到石井四郎招呼助手,穿著防護衣,把成千上萬只染有鼠疫的跳蚤,統(tǒng)統(tǒng)裝入陶瓷彈殼。這些帶著跳蚤的陶瓷彈殼,就是石井四郎與731科研團隊研發(fā)的鼠疫陶瓷炸彈。
鼠疫陶瓷炸彈的存在,不是虛構的,卻是真實還原當年石井四郎制定鼠疫征服世界的計劃。在哈爾濱平房731研究基地的石井四郎,就向借用鼠疫炸彈做戰(zhàn)場的殺傷性武器,讓整個歐亞大陸重新陷入中世紀黑死病的噩夢之中,把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和大東亞共榮圈的版圖,伸及到全世界。
1929年,博士畢業(yè)的石井四郎在歐洲各國游歷,考察各國生化武器的研發(fā)狀況。當石井在圖書館,翻閱中世紀的1348年歐洲鼠疫(黑死病)的史料,看到當時黑死病的爆發(fā),使歐洲大約有2500萬-5000萬人口死亡,幾乎把整個歐洲社會給摧毀。
![]()
石井四郎看到這些資料時候,卻缺乏善良之心,沒有醫(yī)學科學家對黑死病中逝去生命的悲憫。他眼中看到的不是災難,卻閃爍著軍事狂人的光芒,獲得非凡戰(zhàn)略啟示:
“一場瘟疫就能讓一個文明癱瘓……如果我們掌握這種力量,是不是能把世界都征服?”
石井四郎就認為,既然數百年前鼠疫,能使歐洲社會生靈涂炭。經過現代醫(yī)學技術“優(yōu)化”的鼠疫病菌,必將成為日本征服世界的利害武器。
電影中,石井四郎在日記本上寫下“鼠疫,帝國未來的希望”。這一句臺詞,并非是藝術上的虛構。
![]()
在真實歷史中,從歐洲游學和考察完畢的石井四郎,就利用在歐洲搜集的細菌戰(zhàn)研究情報,對日本軍部內部大肆鼓吹“細菌武器是低成本、高效率的制勝法寶”,甚至游說細菌武器是摧毀戰(zhàn)爭根基的強有力武器。在軍國主義橫行的時代,這一套罪惡的理論獲得日本各方的認可,為后續(xù)“隱形瘟疫計劃”的推進奠定了基礎。
石井四郎的理論,在軍國主義狂潮中獲得上日本軍部的支持,巨額經費和資源隨之而來。之后,1932年石井四郎在東京成立細菌研究室,1933年哈爾濱成立“關東軍防疫給水部(731本部)”,部隊對外稱“加茂部隊”。石井四郎的代號是“東鄉(xiāng)大尉”,正是取自他崇拜的東鄉(xiāng)平八郎元帥—一個日本海軍元帥,以甲午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戰(zhàn)功聞名,借用其名作為代號,足見內心對軍國主義偶像的崇拜。
之后,在短短六年時間內,在日本軍部支持和舉國財力的支撐下,石井四郎搭建一個細菌武器研究生產基地,也就是731部隊。在真實的731部隊中,鼠疫研究被列為最高優(yōu)先級。部隊本部的西側、西北側、北側、東北側,分布排列著大量的動物和昆蟲飼養(yǎng)室,在這里無數老鼠、跳蚤被培育為鼠疫菌的 “載體”。
![]()
在倉庫中,存放著毒株、植物樣本,這也是研究鼠疫傳播與變異的 “原材料”。在電影中,當網友們看到科研人員穿著白大褂,在密封實驗室里用針管向老鼠注射鼠疫菌的畫面,這也是731部隊成員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
雖然731部隊把已知的各類細菌和傳染病都研究透徹,但唯獨為鼠疫菌“情有獨鐘”。因為石井四郎認為,只有鼠疫才能實現“用瘟疫摧毀敵國”的野心。
731部隊還專門安排攝影班成員,如把鼠疫實驗的過程拍攝成影片,借此記錄研究成果,借此方便成員的“交流學習”。所以,當網友們看到電影《731》中,大禮堂里播放著實驗影片,石井四郎和高層研究人員圍坐,討論研究成果的情節(jié),完全取決于真實的歷史。
在731部隊實驗基地本部大樓二層中間,播放重要的實驗影片,供各研究班高層觀看。如在實驗過程中,有突破性進展或者棘手問題,影片都會直接送到石井四郎的辦公室,由他單獨與其他成員進行研討。
![]()
三 突破:陶瓷炸彈如何讓跳蚤 "活著" 上戰(zhàn)場
731部隊經常以各類細菌做慘絕人寰的人體實驗,但石井四郎一直認為鼠疫菌是“王牌”。道理也是非常簡單,鼠疫桿菌毒性烈、傳染性強,且能通過跳蚤媒體,在老鼠—跳蚤—人之間恐怖瘋狂傳播病菌。
但是,如何將鼠疫有效投放在敵方,這是日軍731部隊面臨的重大難題。731部隊的科研人員在模擬實戰(zhàn)研究中發(fā)現,將赤痢菌、傷寒菌、霍亂菌、鼠疫菌、炭疽菌等裝在飛機鐵彈中投擲大地,除了炭疽菌之外,其余細菌都幾乎因空氣阻力和高溫,在沒抵達地面之前就死亡。
因此,731部隊的科研人員總結,為了減少細菌的死亡率,必需在 500 公尺以下低空投擲,但這樣一來,飛機極易成為 “移動靶子”,且細菌散布面積也會大幅縮小。
因此,電影中的石井四郎就發(fā)出怒吼:“必須找到能讓鼠疫菌‘活著’抵達戰(zhàn)場的載體!”這也道出了當時731部隊的核心訴求。
![]()
AI制作
經過一番反復實驗的研究,731部隊研究人員終于發(fā)現傳播鼠疫的最佳媒介——跳蚤。為了讓跳蚤在投擲過程中存活,需要一種特殊的彈殼。
當時,731部隊研究人員經過一番研發(fā),總結跳蚤承載的特殊彈殼,最佳方案是兩種:陶瓷炸彈和硅藻土炸彈。
陶瓷炸彈,外殼為低溫燒制陶土,用特殊釉面隔絕高溫,內部多孔,一般都是容納數千只跳蚤,落地時候,就碎裂釋放無數跳蚤,鼠疫跳蚤成活率超 80%。
硅藻土炸彈,由于外表的透析性,自然能更好保護跳蚤生命力,跳蚤存活率更是再提升 30%,1945年初才完成試制。
經過一番比較,石井四郎總結陶瓷彈殼具備一定的透氣性,能保證跳蚤在高空投擲過程中的存活率。當投擲在空中陶瓷炸彈里的跳蚤,如黑沙一般灑向地面,尋找新的宿主,在目標區(qū)域里從而引爆一場人工鼠疫,乃是最佳方案。
![]()
電影中,科研人員興奮對石井四郎匯報“跳蚤存活率達標”的時候,石井四郎哪一種扭曲的笑臉,就是這一群惡魔們?yōu)橹妵髁x野心,漠視生命的真實寫照。
四 瘋狂:2 噸跳蚤背后的罪惡產業(yè)鏈
在解決了鼠疫傳播載體的問題后,石井四郎的野心并未就此止步,他提出了一個更加瘋狂的計劃……
伴隨1944年太平洋戰(zhàn)場日軍的失利,日本預感蘇聯(lián)可能參戰(zhàn),石井四郎的細菌戰(zhàn)計劃變?yōu)楦訕O端和瘋狂:一旦蘇軍進攻滿洲,就向西伯利亞草原大規(guī)模投放鼠疫跳蚤,制造區(qū)域性瘟疫,阻斷進攻路線,進而用鼠疫炸彈改變世界格局。
這個計劃的實現,需要眾多感染鼠疫的跳蚤,以及形成完成的鼠疫炸彈的產業(yè)鏈。于是,石井提出一個駭人聽聞的目標:繁衍2噸(約3億只)感染鼠疫的跳蚤,這樣能造出數量劇多的鼠疫炸彈,進而能用鼠疫病菌改變世界。
![]()
因此,當時731部隊在中國東北下達了“增產300萬只老鼠”的指令。于是,當時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哈爾濱、海拉爾、林口等地設立50余個地方,設立細菌輸送點和捕鼠站,強征民眾參與“愛國捕鼠行動”,目標是在半年內繁殖或捕捉2噸以上活鼠,用于培育跳蚤。
據森村誠一《731 部隊真相》記載,哈爾濱、長春每月收集大約數萬只老鼠,通過專列運往平房基地。
當時,石井四郎也號召日本國內民眾大力捕鼠,再將老鼠運到中國東北,目標是將鼠疫跳蚤繁殖數量提升到 2 噸以上。在影片《731》中,網友們可以看到中國勞工被迫在平房火車站,卸下一車車老鼠籠子,以及搬運刻有“海拉爾”“孫吳”字樣的木箱,這些箱子內裝的正是鼠疫菌培養(yǎng)皿。可悲的是,他們對籠中之物——老鼠的真實用途一無所知。
![]()
AI制作
史料也記載,當時中國勞工也回憶,每次火車進站,都有中國苦力拉著馬車去卸裝著老鼠的籠子。誰要是踩死一只老鼠,輕則被打,重則消失,也就是被槍斃!
同時,石井四郎在731大本營的動物飼養(yǎng)場:飼養(yǎng)15000余只老鼠,用于專門培養(yǎng)跳蚤。同時,安裝6臺滅菌爐等滅菌設備,75噸細菌培養(yǎng)原料被運往牡丹江643支隊。在第五部,專門訓練細菌武器操作員,教授如何利用風向、溫度控制鼠疫瘟疫疾病的傳播。
電影中,小販王永章被日軍以“健康檢查”為名騙入實驗室,親眼目睹了鼠疫炸彈的恐怖:跳蚤與老鼠都混養(yǎng)在恒溫箱中,然后細菌通過空氣循環(huán)系統(tǒng)擴散……
1942年,15名中國囚犯被綁在柱子上,被爆炸鼠疫炸彈釋放的帶菌跳蚤感染,然后任由帶菌跳蚤叮咬,直至全身潰爛而死。這些場景,正是731部隊“安達野外實驗場”的真實寫照。
![]()
五 終結:幽靈鼠車與未追責的罪魁
1 幽靈鼠車
史料記載,石井四郎計劃是在蘇聯(lián)對日宣戰(zhàn)時,將2噸鼠疫跳蚤投放到西伯利亞,讓歐洲重現十四世紀黑死病的慘狀。影片中,講述石井四郎是想用陶瓷鼠疫炸彈,實現轟炸美國西海岸的“夜櫻計劃”,進而占領全世界。
萬幸的是,在日本臨近投降時候,石井四郎的硅藻土炸彈才剛剛研制成功,還沒來得及投入戰(zhàn)場。陶瓷炸彈雖然具備實戰(zhàn)能力,卻因戰(zhàn)局的惡化,也沒能大規(guī)模使用。
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相繼在日本的工業(yè)城市,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8月9日,蘇聯(lián)對日本宣傳,蘇聯(lián)紅軍出兵東北,駐扎在日本關東軍潰敗。8月10日起,731部隊開始倉皇潰逃。
![]()
于是,出現了一副非常具有諷刺意味一幕,那就是在1945年8月13日,一列裝載著數萬只老鼠的火車駛抵平房火車站。可是,在站口卻沒出現日本人接應的身影。原本應接運老鼠的日本軍,看到國家投降成定局,早就逃跑了。于是,停留在哈爾濱平房這一列“幽靈鼠車”,成為諷刺石井四郎鼠疫炸彈征服世界夢想破產的象征。
2 未追責的罪魁
當石井四郎知道天皇宣布日本戰(zhàn)敗消息之后,為了銷毀細菌武器研究的證據,就下命令銷毀一切實驗材料、槍殺關押的實驗活人,焚燒建筑。之后,用汽油燒死了一切用在實驗,帶著病菌的動物。但是,這些攜帶病菌的小型動物(如老鼠、兔子)在混亂中逃脫,隱匿在哈爾濱民間的廢墟和荒野,為當地留下了疫情擴散的隱患。
731部隊的罪魁禍首—石井四郎,卻因將大量研究數據交給美國,最終未被追究戰(zhàn)爭責任。美日這一骯臟交易的存在,使得731部隊的許多真相被刻意掩蓋,至今沒被發(fā)現。
![]()
《731》電影的結尾,就是當日本天皇宣布無頭件投降之后,731的科研人員慌亂地銷毀實驗基地里陶瓷彈圖紙的場景,這也是還原那一段被刻意模糊的歷史。之后,在電影末尾,就是堆積如山的實驗報告、彈殼碎片,以及幸存者含淚的控訴……
這一切并非藝術加工,卻是鐵一般事實,這些證據都存在今天哈爾濱的731部隊罪證陳列館內。當觀眾們看著陳列館內銹跡斑斑的陶瓷炸彈殼、泛黃的實驗報告,以及3000余名受害者的名單,令我們想起在電影結尾,幸存者高呼自己名字:“我不是馬路大,我是王永章、我是林素賢……”
這一切都是遇難者用名字來證明自己乃是人的存在,并不是日本實驗室內中,冰冷毫無人性的編號。可惜,在哈爾濱平房的泥土里,還埋著許多未被發(fā)現的活人殘骸,都是不知姓名……
當罪魁禍首石井四郎,在日本故鄉(xiāng)安享晚年時候,可惜那些被槍殺埋在地下的3000多個“王永章”,沒擁有說出自己名字的機會……
![]()
結語
可以看到,從東京研究室到哈爾濱平房的本部,從陶瓷彈的研制到 300 萬只老鼠的捕捉,石井四郎妄圖想借用鼠疫炸彈,妄圖重演黑死病席卷世界,實現日本軍國主義擴張野心的夢想。但這一切,最終因日本戰(zhàn)敗破滅。
令人憤恨是,日本政府長期對 731 部隊犯下的罪行都是回避態(tài)度,很多史料至今未公開。這一切,都證明日本試圖抹去這一段罪惡的歷史。
電影《731》上映的意義,不僅是還原一段歷史,更是為了告誡后人,對罪惡的警惕是永不能消失。任何踐踏生命的科學技術,最終走向瘋狂的自我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