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屆聯合國大會。會場內,以色列遭受多國指責,劍拔弩張;會場外,抗議者高舉巴勒斯坦國旗,喊反以口號。
這一歷史時刻,也門裔聯合國觀察員盧艾·艾哈邁德走上講臺,大聲呼吁:
我質疑聯合國和阿拉伯聯盟,質疑所有高舉巴勒斯坦國旗抗議的人。在我的國家,過去10年里有50萬人死亡,發生了歷史上最大的饑荒和人道主義危機,為什么沒有人關心?為什么看不到舉著也門國旗抗議的人?在另一個國家蘇丹,有超過15萬人被殺,為什么看不見有人高舉蘇丹國旗抗議?敘利亞呢?50萬敘利亞人被殺,高舉敘利亞國旗的人在哪里?
盧艾·艾哈邁德還質問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為什么阿拉伯人殺死數百萬阿拉伯人,看不到你們的憤怒?為什么你的報告188次提到以色列,卻一次沒有提到伊朗?正是這個政權訓練和資助哈馬斯、真主黨和胡塞武裝等恐怖代理人,他們已經轟炸以色列數千次了。你為什么不提也門胡塞武裝?他們花了數百萬美元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卻不管饑餓的人民。
盧艾.艾哈邁德在也門首都薩那長大。他從小就受到母親阿邁勒·巴沙的影響。他的母親是一位知識分子,致力于維護婦女權利,曾獲包括多倫多大學榮譽博士學位在內的多項榮譽。為此,伊斯蘭恐怖組織對阿邁勒·巴沙發出恐怖威脅,并向也門民眾發出一封公開信,要求舉報她和家人的住址,致使全家人不得不流離失所。
在母親影響下,盧艾·艾哈邁德也踏上對抗恐怖主義的道路。2014年,盧艾·艾哈邁德應瑞典一家基金會的邀請,獲得了舉辦講座的機會。他來到哈爾姆斯塔德,并在那里生活了四年。他申請并獲得了政治庇護,后來又獲得了瑞典國籍。
![]()
遭綁架殺害的以色列人質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起恐怖行動,屠殺上千名猶太平民并綁架了200多名人質。以色列向加沙發起反擊行動后,阿拉伯世界以“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人”為由,向以色列發出強烈譴責。
隨即,盧艾·艾哈邁德在社交媒體發聲,為以色列辯護:
作為阿拉伯人,我們需要明白,以色列和西方不是我們的壓迫者或敵人。我們阿拉伯人是我們自己最大的敵人。我們阿拉伯人是我們最大的壓迫者。我們阿拉伯人殺害和壓迫的人民比西方和以色列所能做到的多一百萬倍。
不是以色列在我母親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把她嫁出去了,是我的民族這樣做。
過去十年來轟炸也門并造成40萬人死亡的不是西方或以色列,是我們阿拉伯人做到了。
不是以色列在東方和西方植入了伊斯蘭極端主義,它是我們的清真寺,是我們崇拜的書籍,是我們追隨的伊瑪目,是我們學習和教導的東西。
不是西方強迫我們像對待商品一樣對待女性,這是我們自己人的所作所為。最重要的是,不是西方或以色列不珍視阿拉伯人的生命,是我們阿拉伯人不珍惜人的生命。
如果我們不承認我們是問題所在,我們拒絕進步,我們需要改變--那么改變永遠不會發生,血液會繼續流淌,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和平。當我們不尊重自己時,我們怎么能指望世界和國際社會尊重我們?
盧艾·艾哈邁德從小就經歷恐怖主義迫害,他對極端宗教政權的認識極為深刻。他擺出詳細事實和數據,指出了極端伊斯蘭主義對阿拉伯民族的危害。
在聯合國發言中,艾哈近德通過也門、蘇丹、敘利亞等國民眾所遭受的災難,指出國際社會對以色列的不公。國際社會以譴責以色列、聲援巴勒斯坦為政治正確,卻對恐怖主義災難置若罔聞。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形勢,勢必會對人類文明造成巨大危害。
![]()
也門內戰,為炸死的兒童挖掘墓穴
網上還有這樣一個帖子:
尼日利亞的基督徒幾乎占該國人口的一半,他們和平生活,從未屠殺別人,從未挖地道、藏武器、發射火箭彈,也從未劫持人質、發動戰爭,然而這個和平的群體卻遭到伊斯蘭極端組織的無情殘殺,他們的教堂被燒毀,他們的男女老少僅僅因為自己的信仰而慘遭屠殺。世界對此有何反應?沉默!
為什么沒有國家向他們提供援助?為什么沒有人為他們抗議?為什么沒有大學示威?為什么沒有全球的憤怒?沒有媒體的報道?沒有為他們派出救援船隊?為什么歐洲各國領導人與加沙那些屠殺者、劫持人質的恐怖分子站在一起,連人質都還沒有回家,就急于承認他們的國家?
昨天看到一個消息,當地時間9月30日,阿富汗塔利班為推進“道德管控”,在全國范圍內斷然掐斷了互聯網。
自塔利班禁止六年級以上女孩入校后,線上課程成為女性獲取知識的唯一途徑。流亡丹麥的阿富汗記者瓦希達·法伊茲說:“我妹妹原本每天跟著海外老師上網課,現在網斷了,她只能抱著電腦哭。此前她還常吐槽家鄉網速慢,現在才知道,哪怕是卡頓的視頻通話,都是奢侈的希望。”
![]()
見不到天日的阿富汗婦女
對于發生于阿富汗的這場災難,很少見到媒體報道,更難以看到歐洲、拉丁美洲那些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領導人發聲譴責。
他們看不到發生于世界各地的災難,他們的目光只盯準了以色列。
為了救出被恐怖集團綁架的人質,以色列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狀態,陷入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正如同在歷史上,猶太人曾遭受來自歐洲各國的抹黑和歧視。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法國一名見習上尉軍官德雷福斯以間諜罪遭逮捕,被判處無期徒刑,而這一判決沒有任何確鑿證據,只因為他是一個猶太人。在審判者看來,猶太人連基督都能出賣,還有什么不能出賣呢?
這個判決激起法國作家左拉的憤怒,他勇敢站出來,用手中的筆為德雷福斯鳴不平,撰寫了著名的文章《我控訴》,揭露了反猶主義對猶太人的歧視和迫害。他在文中發出警告:“若不消除反猶太主義,法國便會因此而死亡。”
左拉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去世100多年后,在法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再一次掀起反猶主義浪潮,而包括法蘭西在內的歐洲文明正遭受滅頂之災。
就像100多年前,法國作家左拉為遭迫害的猶太人勇敢站出來一樣,在這歷史至暗時刻,需要更多像盧艾·艾哈邁德那樣的義士站出來,為以色列辯護。不要忘了那個古老的預言,咒詛以色列的必被咒詛,祝福以色列必被祝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