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是《三國》迷,但《三國的星空第一部》確實把我看爽了。
關于《三國》,我的認知都是零零散散不成系統,得知該片的編劇是易中天之后,這才買票看完了電影。
看完后,不得不說一句——
果然還得是易中天。
![]()
印象當中,易中天老師總是在央視電視臺上,身穿藍色中山裝,繪聲繪色講解著《三國》。
他總是能把老生常談的故事講得險象環生,十分精彩,且無論是切入角度和剖析都自成一派,令人耳目一新。
而這部《三國的星空》,得益于易中天的執筆,竟然讓我這個門外漢第一次體會到了“看懂三國”的爽感。
這種爽,是真真正正理解了故事,理解了角色,理解了三國的爽。
![]()
而動畫片的形式,也讓電影有著更廣泛的年齡受眾,不只是我,就連電影院里的孩子們也都會跟著電影劇情或高興,或悲傷,或激動到鼓掌。
再看口碑——
雖然電影還沒開分,但首頁滿屏的好評也證明電影口碑絕對穩了。
“對小孩而言最好的三國啟蒙!”
“帶著少年氣的曹操。”
“動畫片形式能夠充分調動視聽上的想象力。”
![]()
寓教于樂,天馬行空,你沒見過的曹操
看完《三國的星空》第一感想就是一個字:
這種“新”體現在多個方面。
首先說劇情,不同于其他關于三國的影視劇,一上來就開始科普歷史,講解局勢,恨不得把所有人物、關系、派別都塞到你的腦子里。
一下子就炸成漿糊,也喪失了繼續觀看的耐性。
![]()
而本片則是采用了類型片的方式,專門挑出了曹操與袁紹兩個角色,把故事講精,講生動,講得有意思。
曹操與袁紹從小穿一條褲子長大,一起闖禍,也一起挨罵。
但四世三公的袁紹顯然在地位上比曹操更高一級,性格也更高傲,更自負。
![]()
東漢末年,劉協被送上皇位,百姓對董卓的專政怨聲載道,而曹操意氣風發,誓要匡扶漢室,為討伐董卓出一份力。
可另一頭,作為他盟主的袁紹卻對他的夢想態度輕蔑,不以為然——
這也是本片最“顛覆”的地方。
![]()
在以往的作品中,曹操的形象總是“白面奸臣”,多疑,狡詐,唯利是圖。
然而,本片卻將視角破天荒轉向了另一面,試圖探究一個千百年來無人解答的問題:
曹操是怎么變成這樣的?
既然是奸臣,又為何能夠在袁紹的壓力以及群雄逐鹿的亂世之中,找到了一群誓死效忠自己的親友,還打下了半壁江山?
而片中,年輕時的曹操,也曾熱血沸騰,懷揣夢想。
![]()
“諸君北面,我自向西!”
他起兵討伐董卓,敗了,也曾失意過,但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繼續匡扶漢室。
而隨著董卓被呂布殺死,劉協進入洛陽,曹操借勢將劉協送入許縣,這正是三國中的經典典故“挾天子以令諸侯”。
可在片中,曹操確實真為了天子著想。
![]()
本片打造了完全不同的曹操,一個心懷夢想的曹操,一個赤誠熾熱,甚至有些一根筋的曹操。
他自詡流星,能在劃過天際時留下一道熒光,這一輩子就值了。
而這不僅顛覆了以往的所有印象,也為千百年來的三國故事提供了另一個可能:
或許,這是真的?
![]()
就像是演員王慶祥看完電影后忍不住對易中天夸了一句:
“歷史上一直想給曹操翻案,您把曹操的案翻過來了。”
而這種顛覆,不僅給三國迷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對于那些不了解三國的人,甚至是孩子來說,也極大降低了看電影的門檻。
大可以當成一部熱血番來看。
![]()
刪繁就簡,節奏緊湊,把三國拍出了熱血味兒
兩個主角的性格差異早就在兒時埋下矛盾伏筆,長大后,袁紹不理曹操,曹操只能自己一路前行,一直到與袁紹同時封侯,終于拉響了兄弟鬩墻之戰。
二人明爭暗斗幾個回合,但編劇都隱去了劉備、呂布、袁術等分支,只保留兩位主角的歷史節點。
這就使得電影的故事主線邏輯清晰,節奏十分緊湊。
我敢說,看完電影后的孩子肯定會對曹操的經歷,以及曹操和袁紹的關系有了全面認知,而這是書本上的文字無法取代的。
![]()
更值得一夸的是,電影中對戰爭戲有著極為詳細的描寫。
以往的古裝片,表現戰爭就只是射箭、爬爬城墻就結束了。
而本片中對于曹操生涯至關重要的“官渡之戰”有著教科書級別的展示——
從曹操布置的長蛇橫掃偷襲,再到天狗食月的意外,后來袁紹圍而不打企圖耗死曹操,卻因為軍中內亂,劇情泄露,被曹操先后偷了烏巢和大本營....
最終拿下這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整場戰爭的邏輯清晰,環環相扣。
不用書本教,孩子看完電影基本就都懂了。
緊張的節奏之余,還時不時會有一些小幽默。
曹操吐槽袁紹的那句“他們是真的狗”,現代感十足的臺詞一出來,全場的小朋友都笑翻了。
![]()
而動畫片的形式也讓電影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
官渡之戰令人血脈憤張,而夢回洛陽,沙盤演繹等等畫面又讓人心馳神往。
滿天繁花灑滿洛陽,云中樓宇鱗次櫛比,鏡頭一轉,曹操又突然在手中把玩宇宙,星河入夢。
有意思,真的挺有意思。

51家博物館合作,把專業進行到底
用動畫片演繹三國,用類型片拆解曹操與袁紹。
但別以為《三國的星空》是來玩的,論專業硬核,同樣也拿得出手。
電影中,每一處背景,每一個道具都是有實物考證的,這來源于足足51家博物館的文物。
比如曹操身穿的那身盔甲。
頭盔來自徐州博物館的漢代甲胄,而身甲取自淄博博物館的藏品。
![]()
還有片中曹操的小狗,也不是創作者憑空杜撰的,而是來自內蒙古博物館的漢代彩繪陶狗。
原版甚至更Q萌。

就連一閃而過的路人,都是來自于徐州博物館的真實陶俑形象。
![]()
而電影從劇情,再到服化道,主角的衣食住行,每一處都經過創作者的層層比對,和易中天老師的嚴控篩選后的結果。
找資料過程中甚至還有小驚喜。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詞叫“膾炙人口”,事實上,東漢時期就有人在吃“生魚片”了。
這道菜就叫“魚膾”,是中國人發明的。
![]()
![]()
這就不得不講講袁紹請曹操吃飯的這場戲。
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他們吃的是生魚片,BBQ,番茄火鍋,而喝的是清酒,海鮮羹湯。
而這一些美食,都是在當時真實存在的。
誰說古代沒有美食了?中華五千年的美食底蘊,在這一刻突然具象化了。
![]()
最后
從三國局勢,到曹、袁關系,再到官渡之戰,再到博物館中的一切。
《三國的星空》將教科書上的黑白文字,轉變成了大銀幕上躍動的歷史銀河,在易中天老師的筆下,講述了一個從未聽聞過的三國故事。
故事新,畫面新,想象力也很新。
這是一部對于三國迷、路人、孩子都非常友好的電影,你能看到對曹操、袁紹的全新演繹,也能看到那些在博物館中的歷史文物,重新回到東漢煥發生機。
![]()
![]()
合理推測,大膽想象。
將目前已經驗證的,在博物館出土的文物,配合創作者的大膽想象,通過動畫一筆筆繪制在大銀幕上。
這就是《三國的星空》存在的意義。
也是歷史題材被影視化的意義。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