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時,大家都是奔著幸福去的,但有很多婚姻,過著過著感情就淡了,過著過著就有了嫌隙與裂痕。
可婚姻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于是,有的人選擇了湊合,有的人選擇了離開。
那么,離婚與湊合,哪一種選擇的傷害更深呢?過來人的故事,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fā)。
![]()
一
如果倒退到十年前,45歲的小雅,希望十年前的自己勇敢地離了婚。
十年前,小雅發(fā)現(xiàn)老公出軌了,這對于小雅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她一直全心全意為家庭付出,也給了老公100%的信任,卻沒想到收獲了這樣一個結果。
小雅也想過離婚。她有自己的工作,經(jīng)濟上能夠獨立。她也很要強好勝,哪怕離婚了,也能將自己的日子過好。可最終,面對天真無邪的女兒時,小雅還是退縮了,并最終選擇了原諒。
總有人說,為了孩子不離婚,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是用孩子來掩蓋了自己的無能與脆弱。但小雅是另外,她真的只是心疼女兒。
女兒出生以后,備受全家人的寵愛,哪怕是小雅出軌的老公,也是一個典型的女兒奴。一直活在蜜罐里的女兒,總是滿臉的無腦快樂。小雅實在不忍心大人之間的齷齪事,來污染女兒單純的心。
這一湊合就是十年,十年里,小雅表面上原諒了老公,但實質(zhì)上和男人早就成了假面夫妻,在外人眼里,他們是和睦恩愛的一對,但關上家門之后,內(nèi)心里的嫌棄與隔閡,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好在女兒一直活潑快樂,學業(yè)優(yōu)秀,這讓小雅受傷的心有了一些安慰。只要自己的犧牲能換來女兒的快樂,小雅就覺得一切都值。
可真相破裂得很突然。
上了大學之后的女兒,一直不愿意談戀愛。小雅委婉地提過幾次之后,開始有點著急。可當她的催促才開了個頭,女兒一句平靜的話,給了她當頭一棒。
女兒說:我不想談戀愛,男人都是渣男,就像我爸一樣。
那一瞬間,小雅呆若木雞。她以為孩子還小,察覺不到父母之間的變化,卻不知,所有的孩子都是敏銳的,他們對父母的感情變化,早已經(jīng)從蛛絲馬跡中捕捉到了真相。
![]()
二
在婚姻里熬了四年之后,當時33歲的王琪,一氣之下離了婚。
王琪和前夫是談了三年戀愛之后才結婚的。前夫比王琪小三歲,當時并不太想結婚,可王琪的年齡擺在那里,結婚生子已經(jīng)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在雙方父母的催促之下,王琪29歲這年,兩個人結婚了。一年后,女兒出生,兩個人升級成了父母。
可是,女兒的到來,成了兩個人生活的分水嶺。
母愛是原發(fā)性的,從懷孕到女兒出生,王琪很快適應了當母親的身份。可父愛卻是繼發(fā)性的,依然一副孩子心性的男人,根本沒有做好當父親的心理準備,更別提有身份上的順利轉換。
女兒出生以后,王琪成了蓬頭垢面照顧孩子的寶媽,每天累得覺都睡不夠。男人卻還是那個快樂的單身漢,除了上班下班,其他的時候,該出去娛樂,出去娛樂,該在家里打游戲,在家里打游,家里的瑣事,與他毫無關系。
這期間,王琪也無數(shù)次和男人吵過鬧過。可每次發(fā)生矛盾,婆婆就會跳出來勸架。婆婆對王琪說:你們別吵架,這些事情我來做。你也別指望他,他從來沒有做過什么事,啥也不會。
平心而論,婆婆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做事爽快麻利,也不多言多語。可正是這份大包大攬,讓男人更加沒有責任心,王琪內(nèi)心里的不滿和怨氣,也就越積越多,并遷怒到了婆婆身上。
最終,不僅夫妻關系一落千丈,婆媳之間也有了深深的裂痕。在一次因為孩子生病的事大吵一架之后,王琪沖動之下,直接提出了離婚。
可離婚之后,王琪卻后悔了。
生活從來不是爽劇,沒有那么多大女主,普通單親媽媽的日子,其實很累,很辛苦。尤其是當王琪再次走進婚姻時,她發(fā)現(xiàn),好男人真的不會在市場上流通。
![]()
有句話說,結婚是為了幸福,離婚也是為了幸福。
生活就是各種各樣的柴米油鹽,雞毛蒜皮,所有的幸福與和美,都是無數(shù)個日子磨合出來的。
婚姻的本質(zhì)是互相滋養(yǎng),互相交換價值,湊合還是離婚,關鍵看自己的核心需求。
無所謂對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