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亂世,就是比拳頭硬的時代。成年皇帝尚且不能保證一定能坐穩皇位,更何況是一個只有七歲的小孩皇帝?我們現在之所以對后周高看一眼,主要是因為后周世宗柴榮太過于優秀了,因為他的優秀,讓很多人在下意識里忽視后周其實也是一個五代政權,忽視了后周的立國根基其實并不比五代的其他四代要強多少。
![]()
那么,柴榮如果不重用趙匡胤,轉而托孤給其他忠臣,就能避免柴宗訓的皇位被權臣給篡了么?
不好意思,答案非常殘酷,不可能!
因為,從中唐藩鎮割據以后起近兩百年,中原就是亂的!不知兵,不立恩信的孺子,能單靠血緣就保住地位的,根本沒有成功的案例。這和大一統王朝傳承是完全不同的。柴宗訓在當時局面下,沒有一絲能保住皇位的可能性。因為在當時除了趙匡胤之外,還有大把的人,同樣對皇位蠢蠢欲動,這些人一樣有可能把柴宗訓取而代之。
前面說過了,柴榮只是郭威老婆的侄子,他的血統并不比張永德(郭威女婿)、李重進(郭威外甥)要強多少。柴榮可以繼承皇位,他們憑什么不能上位?
所以,即使沒有趙匡胤,也會有錢匡胤、孫匡胤會冒出來篡位。柴宗訓的皇位,天生就注定了要被篡。柴榮想通過托孤給忠臣的辦法來給小兒子鋪路,這是不可能的。他當時唯一可行的傳位途徑,只能是把皇位傳給強者。最起碼的,也應該是把皇位傳給成年的柴氏宗親,而不是傳給自己的兒子。
![]()
后來趙匡胤上位,他的頭號培養對象也是弟弟趙光義,而不是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這其中的道理,也是因為趙匡胤明白兒子太小了,鎮不住場子的這個道理。
當然了,趙匡胤重用弟弟也有副作用,就是后來趙光義尾大不掉,趙匡胤也拿他沒有任何辦法。最后趙匡胤之死,民間對此議論紛紛,都說是被趙光義給害的。
但是,不管怎么說。北宋從五代亂世中給走出來了。趙匡胤的作用居功至偉,趙光義的功勞也非常大。試想,如果當初不是這哥倆交替上位坐皇帝,穩住了局勢。北宋會不會也是第二個后周呢?
總的來說,柴榮傳位給兒子,而不是培養兄弟繼位(柴榮有四個兄弟),這是一開始就在大方向上的錯誤。如果連這個大方向都搞錯,那么柴榮在臨終如何布置儲位問題,都必然是徒勞無功。
不過,如果柴榮能多活十幾年,一直活到柴宗訓能順利接掌大權,他傳位給兒子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只是很可惜,柴榮的命太薄了,而他的野心又大,既想撿芝麻,又不想丟西瓜,這怎么可能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