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太子趙竑穿著簇新的太子冕服站在府門前,府里的下人已經備好儀仗,只等宮里的迎駕隊伍來。
昨天夜里宋寧宗趙擴駕崩的消息傳來,按祖制,他這個太子該即刻入宮繼位,可等了快一個時辰,街上連個太監的影子都沒有。
殿下,要不要派人去宮門問問?貼身侍衛低聲提醒,趙竑皺了皺眉,心里泛起一絲不安。
![]()
他被立為太子三年,這三年里他看著寧宗被權臣史彌遠架空,看著朝堂上的人對史彌遠唯唯諾諾,卻從沒想過自己的登基之路會出岔子。
直到辰時過半,一輛不起眼的馬車從街角駛來,下來的不是迎駕的禮部官員,而是史彌遠的親信鄭清之,趙竑的心才沉了下去。
趙竑能當上太子,本就是寧宗無奈之下的選擇。
寧宗在位期間前后有過九個兒子,可沒一個活過三歲,到了嘉定十四年,寧宗已經五十四歲,再不立儲朝堂就要亂了。
大臣們反復上奏,寧宗才從宗室里挑了兩個人:一個是趙竑,太祖趙匡胤的十世孫,當時在湖州做知州。
另一個是趙昀,血緣更遠,只是個不起眼的宗室子弟,被史彌遠養在府里教讀書。
![]()
趙竑性子剛直,看不慣史彌遠獨斷專行。
有一次,史彌遠派親信送了些奇珍異寶給趙竑想拉攏他,可趙竑當著眾人的面把寶物扔到地上,還說:
史相公要是再敢弄這些東西來,我就奏請陛下治他的罪!
這些話很快傳到史彌遠耳朵里,史彌遠留了個心眼,趙竑要是真當了皇帝,自己肯定沒好果子吃。
相比之下,趙昀就聽話多了,史彌遠讓鄭清之教趙昀讀書,每次都叮囑鄭清之好好教他,將來他要是有出息,咱們都能沾光。
趙昀也懂分寸,從不議論朝政,對史彌遠畢恭畢敬連說話都不敢大聲。
![]()
史彌遠看在眼里,心里早就動了換太子的念頭,只是沒找到合適的機會——直到寧宗病危。
隨著寧宗在福寧殿駕崩,消息第一時間傳到史彌遠耳里,他沒通知任何大臣,直接帶著親信入宮找到了楊皇后。
楊皇后是寧宗的第二任皇后,深得寧宗信任,寧宗性子軟弱,后宮的事幾乎全由楊皇后說了算,連前朝的一些小事楊皇后也能插上手。
史彌遠知道要換太子,必須得楊皇后點頭——沒有她以先帝遺旨的名義背書,這事根本成不了。
太子趙竑剛烈,要是他繼位,恐怕會對娘娘不利,史彌遠的開門見山讓楊皇后愣了一下,
她和趙竑沒什么交情,也知道趙竑看不上史彌遠,可換太子是大事,她一時沒敢答應,先帝立太子天下人都知道,怎么能說換就換?
![]()
史彌遠早有準備,他讓人把趙昀帶到楊皇后面前,趙昀一口一個娘娘,史彌遠又在一旁說:
趙昀懂事,要是他繼位,娘娘還是后宮之主,將來還能享盡榮華,要是趙竑繼位,他連老臣都容不下,還能容得下娘娘嗎?
楊皇后沉默了半晌,她心里清楚自己的地位全靠寧宗的寵愛,寧宗沒了,要是新帝不待見她,她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當天夜里史彌遠讓人偽造了一份先帝遺詔,又讓禁軍統領把守住宮門不準任何消息泄露出去。
上午,趙竑終于等不及帶著幾個侍衛直奔皇宮,到了宮門,禁軍卻攔著不讓進,說史相公有令,沒他的手諭任何人不得入宮。
趙竑又氣又急正要發作,鄭清之跑了過來笑著說:殿下別慌,宮里正在準備登基大典,史相公讓我來請您進去。
![]()
趙竑跟著鄭清之往里走,一路上沒看到迎接太子的儀仗,到了大慶殿門口,里面傳來百官朝拜的聲音。
趙竑心里一緊,快步走進去,然而眼前的一幕讓他如遭雷擊:
大殿中央趙昀穿著皇帝的龍袍,正接受百官的跪拜,而史彌遠站在一旁,手里拿著那份先帝遺詔。
史彌遠轉過身:殿下,先帝有遺詔立趙昀為新帝,你怎么來了?
趙竑盯著史彌遠手里的遺詔,又看了看一臉惶恐的趙昀,突然明白過來自己被耍了,他想沖上去爭辯,卻被身后的侍衛按住動彈不得。
此時楊皇后從屏風后走出來,手里拿著寧宗生前常用的玉璽說,趙竑,你要是識相,就乖乖跪下朝拜新帝,不然別怪我不客氣。
![]()
趙竑看著楊皇后,又看了看底下不敢抬頭的百官,知道自己大勢已去,他被迫跪了下來,對著趙昀磕了個頭——
這一磕,磕碎了他三年的太子夢。
趙昀登基后就是宋理宗,他知道自己的皇位是史彌遠給的,所以登基后事事都聽史彌遠的。
史彌遠繼續掌控朝政,甚至比寧宗時期更專權,而趙竑呢,史彌遠沒殺他,只是把他封為濟王打發到湖州去,不準他再干預朝政。
可即便這樣,史彌遠還是不放心。
1225年,湖州有個叫潘壬的人打著擁立濟王的旗號起兵,雖然很快就被平定,史彌遠還是借機賜死了趙竑,連他的家人都沒放過。
這場皇位更替看起來沒流血,卻給南宋埋下了更大的隱患。
![]()
史彌遠掌權到去世期間排除異己、任用親信,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理宗雖然在史彌遠死后親政,試圖挽回局面。
可南宋的國力已經在寧宗、理宗兩朝的權臣掌控下日漸衰落,后來蒙古崛起,南宋連抵抗的力氣都沒有,最終在1279年滅亡。
有人說,寧宗要是有個親生兒子就不會有這場政變,也有人說趙竑要是能收斂性子,不跟史彌遠硬碰硬,或許就能順利繼位。
可歷史沒有如果,從那以后,南宋的皇帝要么是傀儡,要么無力回天,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參考資料:
1. [元] 脫脫等:《宋史·寧宗紀四》,中華書局1977年版
2. [元] 脫脫等:《宋史·理宗紀一》,中華書局1977年版
3. [元] 脫脫等:《宋史·史彌遠傳》,中華書局1977年版
4. [宋] 李心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一·寧宗立儲》,中華書局2000年版
5. [宋] 周密:《齊東野語·卷一·紹熙內禪》,中華書局1983年版
6. 何忠禮:《南宋史稿》(政治編·皇位繼承部分),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7. 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南宋史研究論叢·第三輯·史彌遠專權研究》,杭州出版社2008年版
8. 湖州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湖州市志·大事記·南宋部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