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要一箱油的滿足,還是“一箱電”的狂歡?
以前,大家也許還會糾結。
但是現在一切都變了,因為全固態電池要來了!
剛剛,固態電池兩大難題被清華團隊打破,固態電池的普及可能為期不遠了!
這是一項顛覆能源行業的技術,就像中國新能源車一樣,令人震撼的同時改變著這個世界。
![]()
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超830萬輛,同比均增長超過30%;上半年,中國在世界新能源車份額超過68%;前不久,我國新能源汽車更是累計銷售突破4000萬輛。
在國產車大繁榮下,電車滲透率甚至超過了油車,油電再次反轉。
與此同時,車用鋰離子電池出貨量暴增,同比超過50%。
種種buff疊加之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爆了:股價創新高,A股市值首次超越長期占據頭把交椅的茅臺,港股市值超過2.6萬億港元。
動力電池旺季遇上儲能爆發,這家連續8年穩坐全球第一的動力電池制造商、世界儲能霸主,想不爆發都難。
科技的宏大敘事已經開啟,作為AI時代的核心、大變局下的基石,儲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信大家已經感受到了,這場能源革命已不是未來,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在。
01
誰說續航與安全不可兼得?固態電池迎來世界級大突破。
隨著電動汽車、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和人形機器人等前沿科技領域的迸發,動力系統需求不斷提升,能量瓶頸愈發突出;儲能領域亟需一種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需求的新型電池,固態電池應運而生,而全固態電池也被廣泛視為下一代二次鋰電池的重要發展方向。
作為新型儲能方式,固態電池之所以備受追捧,一是安全,二是續航。安全主要是固態電解質提供,而續航取決于能量密度。
近期,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發文稱,張強團隊合作在固態電池聚合物電解質研究領域取得進展。其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含氟聚醚電解質,為開發實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態鋰電池提供了新思路與技術支撐。相關成果9月24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
雖說,全固態電池當下還沒有真正量產的,但各家都在這項“油電轉折”的關鍵技術上鉚足了功夫,都想成為儲能技術革命的開拓者。
是的,全固態電池如若成功量產,不管對于儲能技術還是新能源事業來說,都是一次能源本質上的重大突破。
夸張地說,絲毫不亞于又一次工業革命。
歷數每一次工業革命,科技的躍步都是從底層上撼動了整個科技樹,帶動了科技行業和生產力的基本關系,推動甚至改變了當時的社會工業,具有顛覆性質的技術。
而全固態電池“顛覆”的,恰恰是整個能源行業,能源又是未來工業發展的基礎,AI需要它,機器人需要它,新能源車更需要它。
但固態電池的量產,卻是一個困擾全球科學家多年的難題。
要知道,現在全固態電池的發展方向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和鹵化物四種路線。
當下,多數研究方向偏為硫化物,可惜還有著不小的難題和瓶頸,像離子電導率和固-固界面問題就是目前攔在全固態電池量產前的兩座大山,行業無數方案,不是靠高壓硬懟,就是復雜堆疊,結果無一例外全部卡在了“量產”上。
而此次張強團隊領銜研發的則是聚合物電解質,恰恰解決了這兩大難題,幾乎同一時間,武漢大學也放大招,解放了“鋰離子”的釋放問題,把“傳輸弱”這個大難題也給解決了。
清華解決界面,武大解決傳輸,中國兩大高校合力“破題”,全固態電池研發得以進入下一階段,不久后有望實現量產。
![]()
更安全的電池,更長的續航,儲能又得到新的政策支持,這也難怪資本市場在狂歡,電池廠商紛紛埋頭苦干,爭取做第一個“破局者”。
02
固態電池技術完成史詩級大突破,中國新能源行業也迎來大爆發,其中影響最大的企業莫過于寧德時代了。
從多次蟬聯動力電池出貨量全球第一,到市值超2萬億的民營巨頭,寧德時代可謂是完美踏對了這輪新能源大潮的歷史機遇。
2010年,中國發布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轟轟烈烈的電動車革命就此拉開帷幕。
為抓住電動車動力電池的巨大機遇,當時已是全球消費電子電池龍頭的ATL迅速成立寧德時代(CATL),殺入動力電池領域。
2015年,國內新能源車產量初步釋放,勢如春筍破土,迅猛增長?;而深耕動力電池領域多年的寧德時代不僅吃到了這波紅利,甚至利潤爆了,從0.5億凈利潤暴漲至9.3億元,正式邁入高增長的甜蜜期。
2017年,寧德時代年營收已高達200億,凈利潤增長至38.78億元;同時蟄伏六年、厚積薄發的寧德時代一舉超越特斯拉供貨商松下,動力電池全球出貨量躍居全球第一。
2018年6月,寧德時代迎來自己的高光時刻,登陸創業板,恰好“寧王”誕生于“茅臺稱王”的時代。
2022年,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以3350億元的身家問鼎中國汽車行業首富。
這一年,寧德時代在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高達191.6GWh,全球市占率提升到37.1%,連續六年蟬聯全球第一!
短短12年時間,全球市占率從0到37.1%,凈利潤從數千萬到300億,寧德時代幾乎是新能源行業最大的贏家。
23年AI的爆火,帶飛了光伏和儲能,因為儲能是能源變革和電力轉型的關鍵一環。
寧德時代也借助AI的東風,營收利潤創新高!
2023年,“寧王”凈利超440億同比增長43.58%,營收首破4000億元。
如果說AI的基礎是算力,那么新能源汽車的基礎就是電池和儲能;恰好,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市場份額無可爭議的保持著全球第一!
2024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達37.9%,連續8年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寧德時代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市占率36.5%,連續4年蟬聯世界第一!
去年,寧德時代重磅發布的天恒儲能系統給儲能行業帶來巨大驚喜,4維真安全、5年零衰減、6MWh級特征,單位面積能量密度提升30%,整站占地面積減少20%,可量產、可交付。
電池行業的變化是隨著技術而突變的,而寧德時代的技術領先優勢也是客觀存在的。
在電池技術研發、專利儲備層面,寧德時代是絕對的第一,這一切都基于寧德時代強大的研發投入。
2020年,寧德時代研發費用高達35.69億元,占到扣非凈利潤的83%;2021年寧德時代研發投入76.91億元;2022年,寧德時代研發費用增至155.1億元,同比增長101.66%;2023年寧德時代研發投入近184億元;寧德時代2024年研發投入為186億元,占全年營收的約11%。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計研發投入超過800億元,專利申請及授權量達4.3萬件。
數百億真金白銀的投入,為寧德時代筑起深厚技術壁壘的同時,更帶來業績的暴漲。
2024年,?寧德時代歸母凈利潤507.45億元,同比增長15.01%;
2025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實現收入1788.86億元,同比增長7.27%;實現歸母凈利潤304.85億元,同比增長33.33%。
能源是科技運行和發展的基石,而手握“能源命脈”的寧德時代,無疑是目前資本市場最耀眼的存在。
截止9月30日收盤,鋰電龍頭寧德時代A股股價402元/股,盤中甚至一舉突破408元/股,創歷史新高,總市值超1.83萬億元,“寧王”只用了7年時間就超越了“茅王”;寧德時代港股報571.5港元/股,盤中股價達573港元/股創歷史新高,市值超過2.6萬億港元。
![]()
寧德時代這次登頂,并不是偶然。動力電池旺季遇上儲能爆發,外加固態電池技術的新突破和政策的大力支持,多重buff疊加,想不火都難!
03
寧德時代的高速成長只是中國儲能行業的一個縮影,就像中國新能源汽車只是中國新能源行業的代表一樣。
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突破1288.8萬輛,同比增長34.4%和35.5%,實現“雙千萬”跨越。
2024年,中國儲能產業爆發式增長,75家上市公司總營收突破2萬億。儲能電池出貨量占全球市場的90% 以上,儲能系統出貨量占70% 以上。
中國2024年末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突破1億千瓦時,近五年累計增長了20倍,是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
隨著新能源快速發展,系統調峰、電力保供壓力不斷增大。作為重要的靈活性調節資源,新型儲能作用日益凸顯。
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25日,已有27個省區市就136號文承接細則出臺文件或征求意見,各地結合電力供需格局與產業基礎出臺的實施細則呈現顯著差異,這種分化正深刻重構儲能行業的發展邏輯與競爭格局。
可以看出,中國新型儲能行業處于關鍵轉型,預計到2027年,中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將達到1.8億千瓦以上,未來五年裝機量有望突破3億千瓦。
年初時,多家企業公布全固態電池量產時間表,2027年成為一個關鍵節點,目前產業化進程呈加速勢頭,將驅動材料體系和設備環節迭代升級的需求增長。
未來十到二十年,誰掌握了能源技術,無疑誰就能引領未來。
新能源車也是一樣,安全穩定的同時,當續航突破1000公里、補能快過加油時,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還守得住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