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一張娃哈哈內部流出的通知,把飲料圈炸了個底朝天。
通知里寫得清清楚楚:從2026年銷售年度起,公司將不再使用“娃哈哈”商標,而是啟用新品牌“娃小宗”。
對無數消費者來說,娃哈哈不僅僅是一個飲料品牌,更是一種伴隨成長的記憶。
![]()
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怎么可能?娃哈哈還能不用娃哈哈的名字?
可事情確實發生了,娃哈哈方面解釋得很直接:因為商標使用存在法律風險,在現有股權架構下,誰也沒法單獨決定娃哈哈的使用權。
為了避免公司經營隨時踩雷,只能換個名字走下去。
這背后,矛頭直指一個人:宗慶后的女兒、現任接班人宗馥莉。
01
宗馥莉并不是臨時起意,早在去年,她旗下的宏勝飲料就開始申請注冊“娃小宗”等系列商標。
從名字看得出,她是要把自己放到品牌最顯眼的位置。
“娃小宗”的“宗”,就是宗家的宗。
更關鍵的是,宗馥莉給“娃小宗”定下了一個極高的目標,年銷售額要做到300億,相當于娃哈哈現有體量的八成。
![]()
換句話說,她要用新品牌,硬生生復制出一個“娃哈哈”。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宗馥莉要冒著風險去換掉一個已經做了三十多年的金字招牌?
“娃哈哈”這三個字,看似屬于所有人,但在現有的股權結構下,它并不是宗馥莉能完全掌控的。
國資、職工持股會和家族其他成員,每一方都握有話語權。
只要其中有人搖頭,商標的使用就可能陷入爭執,對一個要全盤接手企業的人來說,這幾乎就像頭頂懸著一把劍。
![]()
相比之下,“娃小宗”就不一樣了。
它是她親手注冊、親手布局的新品牌,沒有歷史包袱,也沒有外部股東的掣肘,只要她愿意,就能全權掌控方向。
站在她的角度,這其實就是一個選擇題:
要么被困在“娃哈哈”的名字里,永遠提心吊膽;
要么干脆自己立個牌子,從零到一重新開局,宗馥莉顯然選了后者。
02
換標只是表面動作,真正讓人驚訝的,是娃哈哈體系里一連串的關停。
今年7月,上海娃哈哈飲用水有限公司突然接到集團通知:因商標授權到期,公司必須停產。
這家公司是宗慶后堂弟宗偉打理的,已經在上海做桶裝水二十多年,從來沒虧過錢。
![]()
2024年還投了2000萬擴產,當年營收1.27億,凈利潤超2600萬,照理說,這樣的公司應該被好好扶持。
可偏偏在最順的時候,被叫停了。
沒幾天,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直接查封工廠,徹底停擺,宗偉無奈地說:“我們多次想聯系宗馥莉溝通,但始終聯系不上。”
被逼無奈,公司只好自己注冊了“滬小娃”商標,試圖自救。
類似的情況,并不只發生在上海。
據公開信息,娃哈哈過去一年里,已經關閉了十幾家地方工廠,其中不少都是由家族成員或老員工掌控。
同時,原本屬于這些工廠的業務和利潤,被轉移到了宗馥莉控制的宏勝系公司。
![]()
工廠關停的同時,娃哈哈的渠道也在重組。
娃哈哈天貓旗艦店,之前一直是宗慶后老部杜建英家族的人在運營,今年起,換成了宏勝集團旗下的新公司負責。
表面看只是換個運營方,但實際上是渠道控制權的轉移。
要真正理解宗馥莉的每一次決策,必須先看清娃哈哈背后的股權格局。
表面上,上城區國資委持有 46% 的股份,是名義上的第一大股東;
宗馥莉本人則直接掌握 29.4%;
剩下的 24.6% 屬于職工持股會。
乍一看,好像三方勢力均衡,但實際上,這里面的力量對比并不簡單。
因為宗馥莉對職工持股會擁有實質控制,這意味著,算上她的直接持股,她在關鍵投票環節能左右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
換句話說,雖然國資背景強大,但娃哈哈真正的“掌舵人”,依舊是宗馥莉。
表面上,她的地位不算絕對穩固。
特別是“娃哈哈”商標的使用權,必須股東一致同意,這就意味著,只要國資方不同意,她就沒法隨意決定。
更復雜的是,宗慶后去世后,圍繞遺產和信托的訴訟接連不斷。
杜建英的三個子女在香港和杭州打官司,爭奪宗慶后在海外設立的21億資產,香港法院甚至一度支持了他們的訴求。
這種情況下,宗馥莉要在“娃哈哈”的框架里獨立做事,幾乎不可能,于是她選擇換標、關廠、重組,也十分合理。
03
和父親不同,宗馥莉更愿意用切割的方式來治理公司。
宗慶后講究“家族合力”,親戚和老部下在娃哈哈體系里有不少位置。
宗馥莉則反其道而行之,她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逐步把家族成員從工廠里請出來,讓企業去掉濃厚的“宗家印記”。
第二步,她不再把未來押在“娃哈哈”這個老牌商標上,而是力推“娃小宗”,希望用新品牌重新定義年輕消費群體。
更關鍵的是,她把目光放在現代企業治理上,引入職業經理人和資本運作,讓公司運轉方式擺脫父輩那套人情與家族關系的邏輯。
你說有風險嗎?那也是有的。
![]()
最大的風險來自品牌本身。
“娃哈哈”已經沉淀成一代人的國民記憶,如今換成陌生的“娃小宗”,消費者能不能接受,還是未知數。
這不僅考驗市場認知,也考驗她對年輕人需求的精準判斷,與此同時,渠道的磨合同樣棘手。
換標意味著重新定價、重新鋪貨,經銷商要重新適應,投入的成本和時間遠比想象中大。
更復雜的是股權層面的牽制,國資的態度仍然曖昧,職工持股會內部也曾爆出訴訟矛盾,隨時可能冒出新的阻力。
換句話說,這不僅僅是一次品牌升級,而是一場“破舊立新”的豪賭。
![]()
娃哈哈三十多年打下的江山,在宗馥莉手里迎來劇烈的轉折。
這是一次冒險,但也是一次必然。
因為在如今的格局里,宗馥莉如果不“另起爐灶”,就永遠無法完全掌控這個龐然大物。
未來,娃哈哈會不會逐漸淡出?“娃小宗”能不能真正成為新的國民品牌?
答案還遠未揭曉。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