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閨蜜家串門,剛進門就聽見她們兩口子在吵架:
起因,不過是老公忘了買她交代的菜。
兩個人聲音越變越大,閨蜜拍著桌子喊話,閨蜜老公也突然情緒爆發。
而他們5歲的兒子,正縮在沙發角落里,抱著毛絨玩具,眼睛紅紅的看著父母。
看到我上門做客,孩子怯生生地拉了我的衣角,小聲說道:“阿姨,你能不能讓爸爸媽媽別吵了?”
![]()
看到這一幕突然覺得很心酸,孩子怯懦的樣子,實在太讓人心疼。可這樣的事情,卻是生活中的常態,很多家庭都曾有過類似的情況:為了輔導作業的事吵,為了家務分工吵,甚至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吵起來。
很多父母吵完架之后,自己可能氣消就忘了。卻沒有想過,孩子早把這些刺耳的話、猙獰的表情都偷偷記了下來。
今天想跟大家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別再當著娃的面吵架了!你以為只是夫妻間的小矛盾,對孩子來說卻不一樣,這是一場看不見的災難。
![]()
在吵架這件事上,父母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因為娃不是空氣,他會把生活中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牢記在心里。
很多父母可能會說:孩子還小,又聽不懂大人在說什么,能有什么關系呢?
可事實上,孩子遠比父母想象的要更加敏感。父母在吵架時說得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會在他心里留下痕跡,進而帶來更多的傷害。
![]()
這些不必要的傷害,娃真的承受不起
第一個:會讓孩子陷入恐懼不安
對娃來說,家本該是最安全的港灣,爸爸媽媽是他最依賴的人。
可當父母當著他的面大喊大叫、摔東西的時候,孩子就會有“家就要散了”或者“爸爸媽媽不愛我了”這樣的念頭。
有的孩子更是被嚇到躲起來哭,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整夜都睡不著,總是擔心自己被父母丟下。甚至,還會以為是自己不夠好,才導致爸媽吵架的想法,默默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
![]()
第二個:會讓孩子學會用吵架解決問題
孩子可能在學習方面沒那么優秀,但在模仿方面,卻遠超成年人。
時不時就看到父母當著自己面吵架,孩子也會無形中開始學習。以后跟身邊人相處時,也會試著用同樣的方法去解決。
跟同學相處遇到矛盾,只想著用吵架、動手的方式。就連跟家人說話時,語氣也會特別沖,習慣性指責對方。因為身邊父母的相處模式就是這樣,他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學會了錯誤的相處方式。
![]()
第三個: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心理
長期在吵架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性格和心理一定存在很多缺陷。
要么變得特別膽小自卑,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總是怕自己做錯事惹別人生氣;要么變得特別叛逆冷漠,對身邊的人和事不感興趣,甚至還會跟父母對著干。
主要是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完全感受不到所謂的關心和愛,他們的心理就會變得敏感,性格也會深受影響。跟別人相處,總是擔心被對方討厭,很難跟別人建立健康的人際關系。
![]()
想避免當著娃面吵架,記住這 3 個“管用招”
知道當娃面吵架有傷害,但是絕對想不到會有這么大的傷害。要是父母再不改正的話,真的要把孩子一輩子都賠進去,這難道是父母愿意看到的嗎?
既然這樣,那從現在開始就控制好情緒,相信父母只要找到方法,就能在生活中減少很多不必要的矛盾,給孩子一個相對安穩的家庭環境。
![]()
1、學會暫停
任何時候都不要讓情緒沖昏頭,感覺快要跟另一半吵架的時候,就先讓自己深呼吸,慢慢讓暴躁的情緒冷靜下來。
這個時候就別硬碰硬了,可以選擇去另外的房間待一會兒,等到情緒真的平復后再跟對方溝通,說不定之前的問題就解決了。
![]()
2、學會換方式
成年人要明白,吵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還容易把自己氣出病。倒不如換一種方式處理問題,和吵架比起來,其實好好說話更有用。
遇到矛盾時,別一上來就指責對方,換一種說辭效果會更好。好好說話不僅能減少夫妻生活中的矛盾,還能給孩子做好榜樣,讓他知道如何跟別人友好溝通。
![]()
3、學會事后補
若是哪天真的忍不住當娃面吵架了,那也請在事后認真反省,尋找補救的方法。很簡單,就誠實地告訴孩子之前因小事吵架,跟娃道歉。
對了,請一定不要忘了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吵架不對,但愛你是真的!以后再遇到問題,我們會私底下好好溝通。
![]()
寫在最后:父母每一次當孩子面吵架,都是在拿他們的身心健康開玩笑。對孩子來說,他需要的并不是什么物質,而是父母平和的心態,以及充滿愛意的生活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