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4 號那天,朋友圈和微信群異常熱鬧—— 那個總上熱搜的張子彪,就是大家常說的 “張雪峰”,好幾個平臺的賬號都被收拾了!
![]()
具體咋回事呢?也不是永封,就是抖音、快手、微博、小紅書、B 站這些主要平臺的大號,全給設成 “禁止關注” 了。有記者聯系他問這事兒,他就輕描淡寫說 “就是賬號問題”,說完就掛電話了。
這明顯是想把事兒往小了說,把人家平臺的公共調整,說成是偶然的技術故障。但大伙兒眼睛亮著呢,這話根本糊弄不了人,該問的還是得問。
簡單講就是:老粉還能瞅見他以前發的內容,新粉想關注?門沒有!雖說還有些小號沒受影響,但明眼人都看出來了,這大網紅這次是真踢到鐵板了。
消息一出來,不少之前被他舉報怕了的博主,差點沒放鞭炮慶祝。為啥啊?因為這些人之前只要敢說張子彪一句不是,就被他團隊瘋狂舉報,現在總算能喘口氣了,難怪都說 “太解氣了”。
其實張子彪栽跟頭,看著突然,其實不意外。他總靠賣焦慮、挑情緒博眼球,玩得太出格,早晚會出事。這次 “禁止關注” 說不定只是開始,后面會不會像其他翻車大 V 那樣徹底涼透,咱接著看。
那他到底為啥被收拾?網上猜啥的都有,我琢磨著,核心就是他干了三件犯忌諱的事:
第一件:把高考報志愿,搞成了 “賣焦慮的生意”
張子彪最會干的,就是把高考報志愿這么復雜的事兒,簡化成 “啥賺錢選啥”。動不動就喊 “這專業是坑!”“那專業不能碰!”,搞得考生和家長心里發慌。
![]()
更離譜的是,他一句話真能影響一個專業的招生。有高校老師吐槽,就因為張子彪在直播里點評了一句,他們專業當年的錄取分數線直接波動十幾分!你說嚇人不嚇人?老師們好幾年才建好的專業,他一張嘴就給帶偏了。
更氣人的是,他一邊制造恐慌,一邊還割韭菜。那個賣一萬多的 “夢想卡”,說是能一對一指導報志愿,結果有家長買了才發現,他團隊里真正有資質的咨詢師沒幾個 —— 這不是明擺著坑人嘛!高考報志愿關系到孩子一輩子,本來該家長、老師和孩子一起商量,現在倒好,好多家庭全聽他一個人的,能不亂套嗎?
第二件:玩 “兩面派” 沒摟住,越界了
張子彪一邊扮成 “替老百姓說話” 的良心導師,一邊又想找官方當靠山,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沒守住分寸。
最要命的一次,他在直播里回應爭議,居然說 “我們本地網信辦的領導跟我說,要查查是誰把視頻發到外網去的……” 這種私下聊的話,怎么能隨便往外說?這不光是給人家部門添亂,更是沒規矩,換誰都得生氣。
![]()
還有他說 “打仗就捐一個億” 那事兒,也挺讓人無語的。現在大家都盼著和平過日子,他倒好,張口閉口打打殺殺,把愛國當流量密碼炒 —— 這話不光老百姓聽著不舒服,上面肯定也不待見,但他因此套賺了一大筆流量。
第三件:套路玩太多,把大家的信任敗光了
張子彪做生意的套路,真是把網友當傻子耍。最經典的就是今年 5 月那出 “退網戲”:直播時哭得稀里嘩啦,說 “可能是最后一次見大家了”,好多粉絲還心疼他;結果不到一個禮拜,他就悄咪咪復播了 ……
他賣的那些高考資料吧,有學生說里面好多錯漏,想退款吧,他又拿 “密封條拆了” 當借口不給退。就這質量、這售后,誰還敢信他?
更扯的是他說 “公司賬上永遠備著一個億捐款”,可從他公司公開的情況看,這錢能不能拿出來都不一定。把 “做公益” 當口號喊,光說不練,最后大家自然就不信他了。
其實張子彪這次賬號被收拾,就是他自己作的:攪亂了教育生態,沒守住公共場合說話的分寸,還把商業誠信丟了 —— 這三件事,隨便一件都夠他喝一壺,他倒好,全占了。
這事兒也給所有靠流量吃飯的人提個醒:流量能當飯吃,但不能靠坑人、越界賺。真想長久做下去,還得靠真本事、講誠信,對大家負責。
![]()
咱普通人也得注意,別隨便信那些 “人生導師” 的話。像高考報志愿、選專業這種大事,多問問學校老師,結合孩子的興趣和情況多商量,別光聽一個博主的,免得后悔。
最后也說一句:以后別再喊他 “張雪峰” 了,他身份證上明明白白寫著 “張子彪”,就叫他本名最實在。
畢竟 “張雪峰” 是包裝出來的人設,“張子彪” 才是干那些事兒的真人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