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警方
原標題:“幫小忙”竟成“幫兇”?昭通3人被抓!
想貸款卻被要求“刷流水”
“熱心網友”邀請你領“國家補貼”
陌生客服指點“電話辦貸”
小心!這些行為背后可能
隱藏著巨大的法律風險
可能讓你不知不覺
淪為信息網絡犯罪的“幫兇”
小編帶你了解一下 昭通這3人
因為“ 幫小忙 ”被抓的案例
![]()
刷流水騙局
2025年1月,昭通市民陳某因網絡貸款被騙入局。陳某在短視頻平臺看到貸款廣告后,聯系客服并添加QQ。對方以其“流水不足”為由,要求“刷流水”方可放貸。陳某輕信謊言,將本人郵儲銀行卡及密碼通過快遞郵寄給對方指定地址。隨后,他按指令將收到的1萬元轉至陌生微信賬戶,銀行卡隨即被凍結。
貸款未果,陳某卻再次尋找“網貸”,并拉好友“下水”。 因個人銀行卡無法使用,他誘騙朋友周某某借出銀行卡,稱用于“刷流水辦貸款”,同樣將周某某的銀行卡通過快遞寄給他人。之后,他們按照客服的要求,竟將該新卡注銷并取出新收到的9萬元現金,交給了不明身份人員。
陳某、周某某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警方抓獲。
扶貧貸款騙局
2025年2月,昭通市民蔡某遭遇“扶貧補貼”陷阱。蔡某微信添加“趙姓網友”后,對方以發放“國家扶貧貸款、補助”為名,將其拉入發布小額紅包的群聊博取信任。隨后,對方誘導蔡某下載“智慧民生”APP填寫詳細個人資料,承諾十幾天后發放補助。
為完成“手續”,蔡某在對方承諾報銷路費的安排下赴成都。在賓館內,兩名所謂“專員”要求其提供身份證、銀行卡并配合多次人臉識別操作。經查,蔡某此舉導致其銀行卡被用于轉移非法資金60余萬元。
蔡某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幫信罪)被警方抓獲。
撥打電話騙局
2025年5月,昭通市民楊某某遭遇“網貸”騙局。楊某某在短視頻平臺看到貸款廣告后。隨后“客服”聯系留言咨詢的楊某某,自稱可辦理貸款,要求其提供身份證、銀行卡號及手機使用信息用于“審批”,并告知需“電話審核”,誘導其購買音頻數據線連接兩部手機,安裝不明第三方軟件。
隨后,楊某某在“客服”指令下,按要求撥打指定號碼。 當日,其手機卡因異常使用被通訊運營商封停。
楊某某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幫信罪)被警方抓獲。
認識“幫信罪”
——明知故“幫”就是罪!
![]()
法律定義:幫信罪(刑法第287條之二)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仍為其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技術支持,或者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的行為。
核心要件:“明知” + “提供幫助” (尤其是涉及“兩卡”——銀行卡、電話卡)。
嚴重后果:情節嚴重者,將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單處罰金!
持續關注
看完點亮下方
“贊”和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