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 唐婧
本賬號接受投稿,投稿郵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陸磊:強化金融機構碳核算并披露可持續信息要求
“目前我們正在制定金融機構碳核算標準,修訂金融機構可持續信息披露指南,強化金融機構有序開展碳核算并披露可持續信息要求。”9月24日,在2025年中國碳市場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陸磊表示。
陸磊指出,碳市場是形成碳定價的重要基礎制度,合理碳價能夠有效引導資源配置。從全球碳市場發展經驗來看,金融部門參與碳市場建設有助于活躍碳市場交易,提高碳定價效率,防范價格過度波動風險。人民銀行作為金融管理部門,責無旁貸地支持碳市場健康發展。
陸磊介紹,近年來,我國碳市場持續發展,覆蓋行業逐步擴大,碳定價效率不斷提高。人民銀行結合節能減排的最新要求和碳市場發展,持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為實現“雙碳”目標經濟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一是在宏觀經濟分析中,更多考慮氣候變化和綠色轉型因素。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宏觀調控和金融管理部門將氣候因素納入宏觀分析和政策制定,科學、準確、靈敏的碳價成為開展分析預測及完善政策規劃的重要基礎。人民銀行已經開展將氣候環境因素納入宏觀分析的研究探索,為相關決策提供參考,更好地支持綠色低碳發展。
二是完善可持續金融標準體系。今年6月,人民銀行聯合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制定發布了《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統一各類綠色金融產品的界定標準。人民銀行還牽頭研制重點行業的轉型金融標準,組織有條件、有意愿的地區開展試點,引導金融機構為高排放領域低碳轉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在人民銀行的推動下,中國、歐盟和新加坡聯合發布多邊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鼓勵各類主體基于目錄開發金融產品,促進跨境綠色金融投融資發展。
三是完善金融機構可持續信息披露框架。2021年,人民銀行發布金融行業標準,為金融機構披露可持續信息提供了具體的操作規范,目前正在制定金融機構碳核算標準,修訂金融機構可持續信息披露指南,強化金融機構有序開展碳核算并披露可持續信息要求。
四是支持金融機構開發綠色金融產品。人民銀行持續完善綠色金融統計和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創設碳減排支持工具。在上海,重點開展了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擴容試點,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等重點領域發展。正在加快推動上海構建綠色低碳供應鏈體系,推進中小微企業的信息披露試點及環境污染的責任險,著力搭建上海綠色金融服務平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在政策工具的帶動下,累計引導金融機構發放碳減排貸款超過1.38萬億元,全國的綠色貸款余額已經達到了42.4萬億元,綠色債券余額超過了2.2萬億元,上述指標都居全球前列。
五是組織開展氣候風險評估與壓力測試。人民銀行組織對24家銀行及部分行業地區開展了氣候相關金融風險評估和壓力測試,為制定宏觀審慎政策提供依據,提升金融機構、金融體系氣候風險的防范能力,合理準確的碳價有助于優化風險情景設計,更好評估量化氣候相關風險。
展望未來,陸磊表示,支持碳市場健康發展,持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以市場化手段助推節能減排,意義重大,前景廣闊。人民銀行將與各方一道,為實現“雙碳”目標、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智慧與力量。■
入群可參加全年至少12場精彩閉門研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